李翔翥
高中語文(必修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有《荊軻刺秦王》一文。該文有句云:“給貢職如郡縣”。教材給出的解釋為:“象秦國的郡縣那樣貢納賦稅。給,供?!睆闹锌梢钥闯鼋滩膶ⅰ柏暵殹苯忉尀椤百x稅”。但這句話中兩個關鍵的字“貢”“職”,教材沒有單獨注釋,尤其是“職”字教材沒有給出解釋,這里姑且予以補釋。
先說“貢”字。這個字的意義較好把握?!墩f文·貝部》的解釋是:“貢,獻、功也。從貝,工聲。”就是說:“貢,進獻;努力所從事的工作?!彼浴柏暋北居小矮I”義。清王筠《說文句讀》云:“貢、獻同義?!?/p>
“貢”的常見義項有:其一,進貢;進獻方物于帝王。作動詞使用,這是“貢”的基本義,通常指向君主或朝廷進獻物品。何謂“方物”?“方物”就是本地產(chǎn)物;土產(chǎn)。關于“貢”的基本義,我們舉幾例子:
《漢書·地理志上》云:“厥貢漆絲?!?/p>
又,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云:“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p>
又,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七:“福建例貢荔枝?!?/p>
其二,指“貢稅”或“貢品”,作名詞使用。即向君主或朝廷進獻的物品。如《史記·商君列傳》云:“發(fā)教封內,而巴人致貢?!?/p>
基于上,則“給貢職如郡縣”之“貢”當取名詞“貢稅;貢品”義較為合適,因該句前已有動詞“給”字。
再說“職”字。“職”亦有“進貢”義。如顏延之《赭白馬賦》云:“五方率職,四陜人貢。”《文選》李善注引《漢書》日:“古者諸侯以時人貢?!边@里“職”、“貢”相對成文,“職”“貢”應該同義,即取“進貢”義。
“職”字還有“應納的賦稅或貢物”之義。如,《周禮·夏官·大司馬》云:“施貢分職,以任邦國?!编嵭ⅲ骸奥殻^賦稅也。”
又,《淮南子·原道》云:“四夷納職”,高誘注:“職,貢也?!?/p>
由此可見,“貢”“職”同義。
正因為“貢”“職”同義,所以兩字常連用。皆有“貢品”“貢物”“貢稅”“貢賦”“賦稅”諸義。文獻中“貢職”連言的例子也常見。如,《莊子·漁父》:“工技不巧,貢職不美?!?/p>
又,唐韓愈《請上尊號表》:“四面輻輳,各修貢職?!?/p>
由于“貢”“職”同義,故此“貢職”也可以說成“職貢”。對此,《漢語大詞典》有“職貢”詞條,并解釋為:“古代稱藩屬或外國對于朝廷按時的貢納。”這實質上就是“職”或“貢”,即“貢賦”“賦稅”等。文獻中“職貢”的例子也習見。如,《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魯之于晉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p>
又,《后漢書·孔融傳》:“是時荊州牧劉表不供職貢?!?/p>
綜上所述,“給貢職如郡縣”句中的“貢職”,系同義復用,即“貢”“職”皆作“貢品”;“貢物”;“貢賦”;“貢稅”或“賦稅”解釋。這樣以來,就誠如教材所給出的翻譯:“象秦國的郡縣那樣貢納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