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
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jù)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教給他們科學的識字方法,并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識字能力,使他們樂于識字,輕松識字。
一、豐富課內(nèi)識字形式,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樂學
1.演示法。低年級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單憑教師的講述很難對某個字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shù)剡\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nèi)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具體。
2.猜謎法。它可以運用字理,也可以運用奇特聯(lián)想或其他方法。但由于孩子年齡小,謎語要難易適度,啟發(fā)性強。如“田里跑到田外,不能當作古字猜(葉)”“空山中間一方田(畫)”等。
3.歌訣法。歌訣的要求是簡易上口,可以繼承前人的歌訣,也可以師生自編自用?!巴晾锫?,木帛棉,日月明。合手拿,分手掰。手遮目,看得清。人失足,跌下臺?!睂W生讀得朗朗上口,饒有趣味,記起來也就輕松多了?!蹲R字八》中“天氣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這些朗朗上口的語句,讓學生把句中出現(xiàn)的“晴、清、蜻、睛”這些生字輕松記住了。教師可以延伸出“泡”為什么是“氵”的,還有哪些字含有“包”,學生很快聯(lián)想到“炮、抱、跑”,啟發(fā)學生自己編歌訣。這樣的識字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樂于識字,易于識記,還讓學生掌握了識記生字的方法。
4.追溯字源講解法??茖W地分析漢
字理據(jù),可以使學生不僅學得興趣盎然,而且記憶深刻。比如“宀”“冖”“穴”這三個部首,形相似,學生很容易混淆。這時,教師適時地進行講述,追溯字源?!板病?,音mián,像房屋形,構字就與房屋有關,如“安、牢、家”,古人認為家里有豬便是富裕了,所以家下面“豕”就是指豬。“冖”,音mì,像一塊布巾向下披覆蓋東西的樣子,是“帽”的初文,所以大多表示蒙蓋的意思,如“冤、冠”。穴,像古人居住的山洞,上面的“宀”是房屋形狀,兩個“口”形是洞頂?shù)膸r石塊,后來演變成“八”形,“穴”在構字中表示窖洞、窟窿等意思。
二、拓寬識字空間,體驗成功,讓學生愛學
生活時時處處皆學問,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讓學生在生活中隨處識字,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識字教學中,我經(jīng)常問學生:“哪些字你已經(jīng)認識了?在哪見到的?”學生會告訴我,在看電視看動畫片的時候認識了什么字,跟媽媽逛街時認識了哪些字,有些字是去商場超市買東西時從食品包裝袋上認識的,還有的是看班里小朋友的名字時認識的。
把識字和“生活”這個大課堂相聯(lián)系,引導學生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利用社會、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識字資源隨時隨地進行識字,讓學生在愉快的生活中不知不覺地認字,認識的不再是一個個枯燥的符號,而是充滿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字。學生感受到生活是識字的大課堂。會識字,就會生活,識字的興趣進一步得以增強,不僅識字量有了顯著的提升,還提高了自主識字的能力。
三、轉變教學方式,自主創(chuàng)新,讓學生會學
授之以魚,只供他餐;授之以漁,終生受益。因此,我在教學中,逐步教給學生正確的學法,先扶后放,嘗試讓學生自己做小老師,自己想,自己說。出示生字,先問問,誰有好辦法來記住它。
如教學“恨”字,一個個“小老師”踴躍發(fā)言:“把‘狠的‘犭換成‘忄就是‘恨。”
“‘恨都是從心里開始恨的,所以用‘忄。”
“我想到了‘很多的‘很,也可以換偏旁?!薄?/p>
學生妙語連珠,都能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識記辦法。涉及的方面也很多,諸如生字結構、生字的偏旁部首、書寫時的注意點,甚至細致到寫時多一點、少一點、多一撇、少一撇之類的筆畫錯誤,以及形近字和同音字相混淆所產(chǎn)生的錯誤等等。這樣的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發(fā)散思維。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識字教學中,我們應該傳授正確的、科學的漢字知識,遵循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以多元的學習方式去探索追求,使他們輕松愉快地識記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