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蘇
【關鍵詞】參與課堂;教學效率;互動交流;多媒體;數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60-0070-01
要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使其獲得更全面、綜合的發(fā)展,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就此做一點思考和闡述。
1.鼓勵互動交流。
活躍的課堂氣氛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學生與教師或同伴在積極的氛圍中進行互動交流,他們的思路會被打開,思維將發(fā)生碰撞,有時甚至會呈現驚人的效果。教師應鼓勵學生對書本上或教師所講的內容進行質疑,在聽課過程中積極動腦思考,主動與教師和同伴進行互動交流,努力提高課堂參與度。例如:教學蘇教版二上《乘法的認識》時,可以采用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的方式。在認識乘法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加法的角度進行理解,提出問題:每個盤子里有2個蘋果,3個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個蘋果?學生列出算式:2+2+2=6(個)。教師追問:5個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個蘋果?學生列出算式:2+2+2+2+2=10(個)。教師繼續(xù)提問:8個盤子呢?學生列出算式:2+2+2+2+2+2+2+2=16(個)。教師追問:大家有沒有覺得這樣寫起來很麻煩?那怎樣來表示更簡潔呢?從而引出乘法。如此教學,學生將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大膽互動、交流,他們的印象會更深刻,感悟會更透徹。學生帶著困惑和疑問參與到課堂中來,有助于提高他們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效率。
2.有效利用多媒體。
隨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有效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使數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在課堂上也將更加積極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音頻、視頻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從而激發(fā)他們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例如:教學蘇教版五上《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后,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我國古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中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半廣以乘正從”,鼓勵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小組中相互討論、思考:如何理解“半廣以乘正從”?它與我們所學的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公式及其推導方法有什么異同?教師在課前收集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數學資料并用多媒體的形式展現出來,幫助學生對已學知識及時進行總結、歸納和鞏固,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
3.開展參與性的數學活動。
除了在數學課上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yǎng)和方法指導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后進行拓展。教師可組織學生組成小團隊,開展團體活動。活動內容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及其認知基礎,在活動時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邀請同學參與。例如:教學蘇教版五上《小數的意義》以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去超市或銀行等地搜集小數,把搜集到的資料匯總,并思考:(1)小數經常出現的地方是哪兒?(2)所有的小數位數都一樣嗎?為什么?(3)通過調查,你對小數有哪些認識?(4)你對超市員工或銀行經理有哪些建議?在思考、交流和探究過程中,有助于學生獲得數學學習的愉悅感和成就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有效地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增加師生、生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將會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蒼梧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