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萍
摘 要: 高中英語是高中階段的重要課程。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高中英語教學已經(jīng)有了顯著的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逐漸被淡化,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眾多英語教師共同的追求。本文立足于當前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在新課程背景下中英語教學改進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英語;問題;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使教師的教學觀念有了很大變化, 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學習和研究, 廣大教師逐漸認識到了以學生為本的重要性, 他們在教學過程中開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 注重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 注重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雖然英語教學新理念已經(jīng)開始變成教師的實際行動, 在課堂教學中逐漸發(fā)揮了作用, 但是高中英語教學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 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學模式落后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 雖然高中英語教師能夠接受新的教學理念, 但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 有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能把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等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過程, 也很少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仍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 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課、記錄、回答, 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不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不能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教師擔心新的教學方法會影響教學進度, 擔心學生不配合而影響教學效果,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 而對他們的學習方法和策略缺乏有效指導, 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致使課堂氣氛沉悶, 缺乏應有的活力, 以及和諧的氛圍.
2、過分追求形式化的教學模式
在英語教學中, 有的教師注重把新的教學理念引入到教學過程, 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式學習統(tǒng)統(tǒng)應用到課堂教學中, 把課堂充分交給了學生, 使英語課堂氣氛活躍, 學生的參與程度很高。但由于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 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 表面上看著很熱鬧的課堂, 學生卻沒有學到多少知識, 沒有達到拓展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發(fā)散思維的教學目的。
3、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新性不足
有的教師對新教材和教學大綱的理解不夠, 在教學過程中完全講解課本內(nèi)容,只有呆板的內(nèi)容傳授, 沒有知識的創(chuàng)新。教師缺乏開發(fā)和利用教學資源的意識, 教學內(nèi)容僅限于課本及練習冊等, 致使課程資源單一。另外, 有的教師不能充分駕馭教材, 不能充分發(fā)揮教材的價值和作用,對新課程標準下的英語教材掌握不夠、把握不準, 不能突出教學難點和重點, 導致教學目標不能實現(xiàn)。
4、過分注重升學率
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 現(xiàn)階段, 高考仍然是改變學生命運的唯一途徑, 升學率是衡量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的唯一標準, 對學生和英語教師來說提高成績是唯一的目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 通過大量作業(yè)和習題讓學生鞏固和掌握知識, 根本不會花費大量時間去體驗和實踐新的教學方法; 而學生為了能夠考取理想的學校也不會把寶貴的時間花費在探索、體驗新方法上, 只能采取“ 拿來主義” , 從教師那里獲取知識, 以便節(jié)省更多時間。這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培養(yǎng)非常不利, 更不可能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了。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改進策略分析
針對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我們教師必須進行深入研究, 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改進措施, 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1、全面提升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
在實施新課程標準過程中, 教師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教師要緊緊抓住新課程改革帶來的機遇, 積極應對新的挑戰(zhàn), 認真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掌握其精髓,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 以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來確保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一是教師要通過培訓來提高專業(yè)知識技能、學習教學新理念和新方法, 把體驗式、主動參與等先進的教學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 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二是教師要堅持自學, 豐富專業(yè)知識, 更新知識結構, 要把自己的教學理論靈活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并能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情景, 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科學組織英語教學活動, 把教育教學理念與教學過程有機結合起來, 進而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果。
2、重視教學總結和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總結和反思, 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 使自己的教學行為更加科學合理; 要解放思想, 積極和同事進行交流與溝通, 學習其他教師好的經(jīng)驗和做法, 通過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達到共同發(fā)展; 要通過網(wǎng)絡來學習和借鑒校外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 并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 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學模式, 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3、創(chuàng)新和完善評價機制
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能激發(fā)教師的積極性, 促進教學目標順利完成。學校不能把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學質(zhì)量的唯一標準, 不能把分數(shù)作為教師的獎懲依據(jù)和教學評價指標, 應當通過加強過程性評價、多樣性評價和多元化評價方式來完善評價制度和激勵機制; 要注重過程性評價方式的應用, 使教師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通過學校、教師本人、其他教師以及學生評價來擴大評價的主體范圍和評價的多樣性;通過評價促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 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
總之, 新課程改革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內(nèi)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高中英語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 通過多種途徑更新知識結構, 提升自身綜合素質(zhì),進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能力, 為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華. 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口].考試周刊,2 0 1 3 ( 8 5 ).
[1]李魚新. 課程背景下對高中英語教學的思考口]. 東方教育,2 0 13 ( 6 ).
[3] 劉淋凈.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英語教學的研究分析山. 中國校外教育,2 0 1 2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