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道德同一性

2017-04-12 12:44王曉峰
關鍵詞:道德行為圖式特質(zhì)

王曉峰,李 丹

(上海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上海 200234)

論道德同一性

王曉峰,李 丹

(上海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上海 200234)

道德同一性是一種尋求超越自我的道德,其本質(zhì)是一種對道德的自我認同和自我超越。道德同一性的核心問題包括哲學基礎、本質(zhì)特征、認知視角和發(fā)展視角。認知視角需要整合特質(zhì)、圖式、敘事和領域四個成分,發(fā)展研究則涉及目標、情境影響和心理功能。道德同一性未來的研究應整合多種理論和方法,完整地回答道德同一性的本質(zhì)、內(nèi)容、結構、功能、發(fā)展、機制等問題。

道德同一性;自我;個體

道德同一性是關于個人如何思考自身和愿意成為什么人的自我概念,是道德理想與個人同一性的整合,在某種程度上是將道德價值注入個人的自我感。[1]布雷西(Augusto Blasi,1980)最早將道德同一性作為一個特別的研究視角,提出連接道德判斷與行為之間的橋梁是道德自我。道德同一性是個體對自身的思考和愿意成為什么人的道德自我概念,是個體出于道德追求,對自己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的定位和期待,是關于個人道德形象和道德身份感的社會自我概念圖式。[2]之后,莫里(Thomas B R Murray)進一步探討了道德同一性的本質(zhì),提出成熟的道德同一性具有四個特征:統(tǒng)一性;有信念特征;連續(xù)性;有自我認知特征。[3]從道德同一性的概念來看,道德同一性是一種社會自我概念圖式。[4]道德價值由自我意識激發(fā),由個人道德定向指引,形成一種自我連續(xù)感。這種連續(xù)感隨著個體的發(fā)展而逐漸凝結成一系列道德特質(zhì)。這些特質(zhì)與其他特質(zhì)相聯(lián)系,組成了個體獨特的道德自我概念。道德同一性統(tǒng)合道德自我感、道德價值、道德特質(zhì),使其成為整體,繼而體現(xiàn)出道德信仰。道德同一性個體會堅持其道德信仰并據(jù)此做出行為選擇和自我評價。

一、道德同一性的概念

道德同一性是個體自我同一性的核心成分,又稱道德核心(Moral Centrality),它使個體能夠?qū)€人價值(agentic value)和關系價值(communal value)很好地整合到一起。[5]其中,個人價值是指個體關注提升個人的動機,如社會權力、物質(zhì)財富和個人成就;關系價值是指關注提升他人的動機,如提升他人的福利、促進社會公平、改善環(huán)境。研究發(fā)現(xiàn),個體的關系價值可以顯著正向預測道德行為,而個人價值則顯著負向預測道德行為。后來的研究進一步發(fā)現(xiàn),相比普通人,道德榜樣更多地整合個人價值和關系價值,而且這種整合在他們的生命故事敘事和個人奮斗目標的描述中出現(xiàn)更多。[6]佛瑞姆(Jeremy A Frimer)等人在另一個研究中比較了歷史人物榜樣組和歷史人物非榜樣組,結果發(fā)現(xiàn)榜樣組能更好地整合個人價值和關系價值,更可能將個人價值作為一種手段以最終實現(xiàn)關系價值。與此相對比,非榜樣組不僅關注更多的個人價值,而且將個人價值作為其最終的目的。[7]

在道德同一性的發(fā)展過程中,個人價值和關系價值是兩個分離的動機系統(tǒng)。最初,兩個系統(tǒng)同時且獨立發(fā)展,存在內(nèi)在的持續(xù)張力,卻不會出現(xiàn)大的問題。隨著發(fā)展的進行,當兩個系統(tǒng)發(fā)展到需要競爭個體的資源如時間、注意時,開始出現(xiàn)沖突,最終導致不平衡。最容易出現(xiàn)不平衡的發(fā)展時期是青少年和成人早期。道德同一性內(nèi)部一旦出現(xiàn)不平衡,個體通常會采用四種方式來恢復平衡:一是倒退回早期的模式;二是拋棄關系價值而只關注個人價值;三是拋棄個人價值而只關注關系價值;四是整合個人價值和關系價值。前三種模式都是道德發(fā)展的停滯,只有最后一種模式是適應良好的精細化整合,這種復雜的整合將促進成熟的道德同一性的形成。[5]

阿奎諾(Karl Aquino)和瑞德(Americus Reed II)最初將道德同一性界定為:“在整個自我概念中個體將道德特性體驗為自我概念的核心部分?!彼麄儼训赖峦恍苑譃閮蓚€維度:一是內(nèi)隱維度,即自我對道德特質(zhì)的內(nèi)在認同,它與自我價值感的“內(nèi)在自我”相對應,如“做一個有如上品質(zhì)的人會讓我感覺很好”;二是外顯維度,表現(xiàn)為個人希望在人際互動中表現(xiàn)自我擁有道德特質(zhì)的程度,以及這些特質(zhì)是否在外顯的行為表現(xiàn)中與公共的“外在自我”相對應。[8]

在新近的研究中,他們借鑒了拉普斯利(Daniel K.Lapsley)和納維茲(Darcia Narvaez)的社會認知概念框架去定義道德同一性。[9][10]他們認為道德同一性是一種自我認知圖式,是由一套相互關聯(lián)的一般性的道德特質(zhì)所組成。道德同一性的這種自我認知圖式具有激活的特性,某些情境可以提高或者降低個體道德同一性圖式的激活性。阿奎諾和瑞德在早期研究中主要通過測驗證明具有較高道德同一性的被試傾向于報告參與更多志愿活動和捐贈活動。后來的研究則使用實驗手段操控道德同一性,例如,通過讓被試寫出自己曾經(jīng)完成的道德行為來啟動道德同一性。結果發(fā)現(xiàn),提升被試的道德同一性,導致他們有更多的意愿犧牲自己的時間做慈善;親社會行為傾向也會得到提升,被試更愿意將稀缺資源分給外群組的成員。[9][11][12]

施倫克爾(Barry R. Schlenker)闡述了有關正直的理論,他發(fā)現(xiàn)道德同一性理論體系中最重要的是正直(Integrity)。他將正直定義為個體遵從基于原則的倫理體系,個體相信該體系中的道德原則可以指導日常行為。與此相對,情境因素、行為結果、理性判斷并不重要。正直感強的個體相信遵從自己的道德原則不僅使自己有價值,而且這種遵從本身反映了自己的本質(zhì)。有價值感和確定自己是誰,正是道德同一性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施倫克爾的研究表明,正直感與自我報告的反社會行為有顯著的負相關,與自我報告的幫助行為、自愿行為有顯著的正相關。[13]正直感強的個體在描述他們心中的榜樣時,更多地認為榜樣是遵從原則、誠實和互惠的。當個體需要在原則與結果出現(xiàn)沖突的情境中做出判斷時,正直感強的個體會基于倫理原則做出決定而不考慮結果。以下因素可能促使個體更加遵從道德原則:第一,個體有意做出道德行為,這種行為出于個體的自由選擇,并且個體認識到這些道德行為對于自我意識的重要性;第二,觀察和學習到的榜樣;第三,語言的引導使得個體采用或者強化了這種道德原則導向的行為方式;第四,道德行為后產(chǎn)生積極的道德情緒。[14]

二、道德同一性的三種假設

與道德同一性概念相聯(lián)系的是個體的一整套目標、價值、觀念、承諾和標準,這些元素都服務于人類的福祉和公正。前文中所提到的佛瑞姆、阿奎諾和施倫克爾等研究者,雖然他們所進行的道德同一性研究最終的研究對象都是個體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為,但其道德同一性概念背后的理論視角存在很大差異。

第一,道德同一性的動機驅(qū)動假設。在佛瑞姆和沃克的模型中,個體的互惠和普世價值是最終的動機,那些基于個人價值的行為最終也服務于互惠和普世價值。個人價值和關系價值這兩個系統(tǒng)各自獨立發(fā)展,直到成人早期兩者整合成為可能。一旦整合完成,道德同一性就相對穩(wěn)定。[5]在該模型中,道德同一性這一概念暗含了“應然”的性質(zhì),即道德同一性是個體道德發(fā)展的終極目標,或者是必然階段。因此,這種假設下的理論旨趣在于人,即道德同一性發(fā)展成熟的人是什么樣的?我們可以說它是一種人本主義的道德同一性理論。

第二,道德同一性的認知圖式假設。在阿奎諾的道德同一性理論中,他并沒有探討道德同一性發(fā)展的關鍵期。在阿奎諾的理論體系中,道德同一性是不穩(wěn)定的,且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他假設道德同一性是一種道德認知圖式,這種認知圖式的形成可以使個體更快識別環(huán)境中的道德信息,快速進行道德判斷,從而采取最合理的道德行為。[8]這種理論假設旨在認知結構對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識別。它關注兩個方面:一是敏感性,即哪些因素使得道德同一性這種認知結構反應更快,研究的任務在于盡量找到這些外界影響因素。二是穩(wěn)定性,即在不同的外部環(huán)境因素或者外界環(huán)境因素變化中道德同一性認知結構反應的相似性,研究的任務在于找到反應的穩(wěn)定或者相對穩(wěn)定模式。我們可以說它是一種認知行為的道德同一性理論。

第三,道德特質(zhì)中心假設。應該說施倫克爾的理論體系兼有上述兩者的特征。他不強調(diào)目標、價值、觀念,其側(cè)重點在于行為和行為基于原則的一貫性。他初步探討了道德同一性的發(fā)展,卻并沒有特別強調(diào)發(fā)展的關鍵期。雖然施倫克爾認為道德同一性作為一種道德的自我系統(tǒng)是相對穩(wěn)定的,但他和阿奎諾一樣認為道德同一性是一種圖式,情境會對圖式的可激活性產(chǎn)生影響。[14]我們可以說它是一種基于特質(zhì)的道德同一性理論。

三種理論探究的角度各異,極大地推進了道德同一性的研究。但這三種理論存在兩個共同的缺陷:一是缺乏對道德特質(zhì)的清晰界定,二是缺乏對道德同一性發(fā)展的清晰回答。

幾乎每一種道德同一性理論都會涉及道德價值、道德目標、道德特質(zhì)等諸多概念,例如佛瑞姆和沃克的個人價值和關系價值、施倫克爾的正直倫理行為準則。在引用較多的阿奎諾和瑞德(2002)編制的道德同一性問卷(Moral Identity Measure,MIM)中,他們最終使用9個特質(zhì)來測量道德同一性,這些特質(zhì)即關愛的、有同情心的、公正的、友好的、慷慨的、助人的、勤勞的、誠實的和善良的。

在討論道德同一性的時候,必須重視對道德特質(zhì)的界定,而且這種界定應該不是隨意的。特別是要關注個體對道德行為的某種一貫的承諾(Commitment)。正是道德行為的一貫承諾形成了道德特質(zhì)。從這一點來看,道德特質(zhì)是道德發(fā)展心理學所必須關注的核心方面。因為道德特質(zhì)是個體道德發(fā)展結構(形式)與內(nèi)容的雙發(fā)展的結果。結構和內(nèi)容兩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缺乏對道德特質(zhì)的界定同樣會導致道德同一性研究的空洞化。

道德同一性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后天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不斷發(fā)展的。哈迪(Sam A. Hardy)等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的積極回應、鼓勵獨立和命令監(jiān)督與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發(fā)展有顯著的聯(lián)系。[15]自我感是道德動機的根源。當兒童有了基本的道德規(guī)則后,在行為中便開始有了動機和自我責任感,并學會反思自己的人格與行為是如何影響他人的,開始把自己看作道德的。通過與同伴、父母和他人的互動,兒童不斷發(fā)展對道德的理解力,這標志著道德與自我的整合。這種整合的最高峰是在青少年與成人時期,有些個體圍繞道德利益中心已經(jīng)建構了整合的同一性。[16]

以往研究大多著眼于對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影響因素的研究,并未深入探討道德同一性發(fā)展本身。許多關于道德榜樣的研究回答了道德同一性的最終狀態(tài),卻并沒有探討個體如何發(fā)展到這種狀態(tài)。[5][17][18]道德同一性與自我同一性這兩個概念有密切的聯(lián)系。根據(jù)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森關于自我同一性概念,青少年自我發(fā)展的核心是意識的發(fā)展。這種意識具有自我確認、自我整合和自我指引的功能,即自我同一性。[19]埃里克森的理論將自我同一性與青少年的發(fā)展危機緊密相連,而在前述有關道德同一性的論述中,道德同一性這一概念似乎并未與道德發(fā)展形成密切的聯(lián)系。

三、關于道德同一性的幾個核心問題

1.道德同一性的哲學基礎

道德心理學橫跨兩個領域,一個領域是規(guī)范倫理學(normative ethics),另一個領域是實證心理學(empirical psychology)。[20]從研究的結果來看,道德心理學的實證研究成果最終為道德教育服務,道德心理學是從“應然”到“實然”再回到“應然”的不斷循環(huán)往復過程。

從理論溯源上看,道德心理學與道德哲學有密切的聯(lián)系,從道德哲學中吸取理論來設定道德心理學的基本假設和基本概念是許多道德心理學研究者的做法??聽柌裨诔浞治盏赖抡軐W、倫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基礎上,開展了有關道德判斷的心理學研究。同樣,柯爾伯格的學生特里爾(Elliot Turiel)等人也是在充分吸收哈馬貝斯的交往理性和建構主義哲學思想后提出了領域理論(Domain Theory)。領域理論將兒童和青少年的社會認知區(qū)分為道德領域(Moral Domain)、習俗領域(Conventional Domain)和個人領域(Personal Domain)。該理論認為兒童和青少年的道德發(fā)展處在與其他領域問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領域理論極大地擴展了道德心理學的研究,成為道德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方向。

因此,道德同一性理論如果繼續(xù)深化發(fā)展則必須具有堅實的哲學基礎。這需要清晰地闡明其基本假設和基本概念,從而確立道德同一性在道德心理學中的位置。

2.道德同一性的本質(zhì)特征

道德同一性是一種尋求超越自我的道德,其本質(zhì)是一種對道德的自我認同和自我超越。個體的道德行為是一種自我強化。[4]同樣是道德行為,道德同一性個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道德行為和普通的道德行為有什么區(qū)別呢?從經(jīng)驗的角度,人們往往從突出性和持久性來做區(qū)分,比如舍身救人、長期從事助人工作等。但這樣做只是把握了兩種道德行為的表面特征,而且還割裂了它們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實際上,從道德行為來看,兩者可能并沒有截然不同的區(qū)別,比如車上讓座、隨手拾起垃圾等。它們既可以是道德同一性個體所表現(xiàn)出的道德行為,也可以是普通的道德行為。因為,從行為本身和發(fā)展過程來看,兩者是密切聯(lián)系的:首先,道德同一性個體的道德行為基于普通的道德行為。沒有對道德規(guī)則的遵守、對道德價值的體驗、對道德行為的踐行,則不可能形成成熟的道德同一性。其次,道德同一性指向內(nèi)在的完善。這主要是指心理過程和心理結構,它們共同支配了道德行為。因此,僅僅從道德行為的表現(xiàn)和結果來看待兩者的區(qū)別是不夠的。

道德同一性的個體與普通個體的道德行為具有本質(zhì)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五個方面:

(1)“必須”與“應該”的區(qū)別。普通的道德行為主要是基于外在約束(規(guī)范)和內(nèi)在約束(利益判斷)所做出的行為,帶有某種“必須”的道德性質(zhì)。而道德同一性則是對規(guī)則的超越和對個人利益的自愿犧牲,具有“應該”的道德性質(zhì)。

(2)遵守與創(chuàng)造的區(qū)別。普通的道德行為是遵守和判斷,而道德同一性所表現(xiàn)出的道德行為是一種創(chuàng)造。[21]這和以往對道德榜樣的研究結果相一致,道德榜樣對自己道德行為的描述更多是基于一種道德敘事。[17][18][22]在這樣的道德敘事中,道德榜樣基本沒有對規(guī)則的描述和對利益的思考,而主要是對主體間的生命境遇表現(xiàn)自發(fā)的關照。

(3)被動與主動的區(qū)別。被動在這里有兩層含義:一層是消極的被動。例如前文提到的必須和遵守,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消極的被動。也就是說個體是基于內(nèi)部或者外部的道德規(guī)則迫不得已才做出的道德行為。另一層是積極的被動。個體此時內(nèi)化了外部的道德規(guī)則,按照內(nèi)部的道德要求做出相應的道德行為,普通道德行為具有更多被動的含義。而道德同一性個體的道德行為與以上兩者不同,其不在意是否遵守規(guī)則、是否按照要求完成,而是開始主動建構自身的道德標準。

(4)增強與超越的區(qū)別。增強是道德行為量的變化。例如,普通道德行為主要關注的是道德行為的數(shù)量,以及道德行為與道德規(guī)則、道德要求的符合程度。而道德同一性個體的道德行為更關注質(zhì)的變化,也就是道德行為超越了簡單數(shù)量的增加或與某個規(guī)則的符合程度,而朝向主體間性——一種人與人相互間的關照、理解和責任。

(5)有限與無限的區(qū)別。普通道德行為涉及規(guī)則和利益,具有時間性,因為具備了這樣的性質(zhì),所以我們才能對道德情境和道德行為進行道德判斷、道德推理。而道德同一性是一種精神超越,沒有時間性,是永恒的。

對道德認知、道德情緒和道德直覺的研究都涉及時間這個因素,對道德同一性的研究較易回答它的最終狀態(tài),卻不易描述它的變化過程。如果不在哲學上對兩者進行區(qū)分,則容易導致以下結果:

第一,道德榜樣道德行為的平庸化。如果不進行區(qū)分,容易對道德榜樣的道德行為做平庸化解釋。例如,尤尼斯(Youniss James)引述了對二戰(zhàn)期間冒險營救猶太人的非猶太人進行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問及為什么會冒著生命危險搭救猶太人時,這些人并不一定能進行高深的道德推理,但其言談卻表現(xiàn)出高度的道德同一性。例如,他們認為,這樣做是很自然的事情,是別無選擇的,“我這樣做是為了我自己,我就是我想成為的這種人”。[23]如果我們就此認為這不過是普通人處于情境壓力下做出的自然反應,那么將會造成很嚴重的誤解。實際上,道德榜樣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道德人格特質(zhì)、一般認知反應圖式和自我概念敘事,這種整合的結果便是道德榜樣所做出的道德行為。這是一種行為創(chuàng)造和精神自由。所以我們不能把道德榜樣所做出的解答定義為一般性的道德敘事,而是一種高尚的人類道德美德的表達。普通人所做出的道德行為則不同,即使做出了道德行為,產(chǎn)生了積極的道德情緒,也是一種偶然,并非行為創(chuàng)造和精神自由。

第二,道德教育偽善化。如果不進行區(qū)分,將成熟道德同一性所表現(xiàn)的道德行為和認可的道德價值列入一般的道德教育內(nèi)容中,則會錯誤地拔高道德教育的要求,易導致道德偽善的產(chǎn)生。一般性的道德行為主要是基于對規(guī)則的認識和利益判斷而產(chǎn)生,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標是能夠在認識彼此利益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幫助他人、服務他人,在對規(guī)則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強調(diào)如何遵守規(guī)則、變革規(guī)則以促進個體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良性運轉(zhuǎn)。個體在不斷地對利益、規(guī)則作深刻認知、實踐和反思中才能形成較為成熟的道德同一性。如果忽略這樣的發(fā)展過程,拔高要求,則會使個體無法完成道德教育的要求,進而導致道德教育內(nèi)容口號化??谔柣膬?nèi)容不僅使教育目標無法真正實現(xiàn),還會逐漸銷蝕原本已經(jīng)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道德判斷標準,導致道德標準的虛無化和迷?;?/p>

第三,道德同一性研究的停滯和倒退。如果不加以區(qū)分,道德同一性的研究可能只會關注道德特質(zhì)的數(shù)量、道德行為的影響因素方面,容易忽略道德特質(zhì)的性質(zhì)、發(fā)展的關鍵期和發(fā)展的動力等方面。這樣,道德同一性研究的獨特性將會喪失,必將失去它在道德心理學研究體系中的理論地位。

3.道德同一性的認知視角

根據(jù)麥克亞當斯(Dan P. McAdams)的道德人格特質(zhì)研究,道德同一性可以分為道德同一性特質(zhì)、道德同一性圖式和道德同一性敘事。[22][24]道德同一性特質(zhì)是指道德同一性結構中的傾向性特質(zhì),它是穩(wěn)定的、去情境化的,其語義含義在不同個體上是相同的,因此通過測量所得的結果可以比較不同個體在道德同一性特質(zhì)上的差異。

道德同一性圖式是包括動機、策略、加工進程、反饋環(huán)節(jié)等的認知整體結構。道德同一性圖式受到情境影響。個體不僅面對不同環(huán)境會有不同的目標、實施手段、應對策略,而且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即使面對相同的情境,也會因為價值取向、利益取向不同而激活和調(diào)用不同的反應圖式。

道德同一性敘事是個體對其道德同一性的主動建構。道德同一性敘事不僅涉及對道德情境的回憶、評價和理解,還涉及進一步形成的敘事鏈,更重要的是個體將對個體生命中關涉道德同一性的意義加以理解、提煉、加工,從而形成含有主題性的生命故事。

這三種劃分對應了目前道德同一性的三種研究視角。要想充分地研究道德同一性這一概念的本質(zhì),則需要這三個視角有機、系統(tǒng)的綜合。其中,道德特質(zhì)是道德同一性中最穩(wěn)定的部分,類似于人格特質(zhì),是個體道德心理發(fā)展的“結晶”,因此,道德特質(zhì)支配著成熟道德同一性所表現(xiàn)出的自動化的道德行為,使道德行為成為一種習慣。道德同一性圖式是道德同一性中的認知成分,具有結構化特點,是個體道德心理發(fā)展、建構的結果,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但這種穩(wěn)定性不同于道德特質(zhì),其穩(wěn)定性的作用在于形成一種能夠?qū)ν饨缧畔⑦M行綜合加工處理的結構。道德同一性圖式的本質(zhì)在于其反應性和功能性,它必須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同時具有變化性,否則不足以完成各種道德信息加工處理任務。道德敘事是道德同一性的動力成分,它是個體自覺或者非自覺的一種道德努力。其努力的目的在于將個體與道德有關的生活經(jīng)歷、情緒感受、情感表達、生命經(jīng)驗進行整合,以觸發(fā)生命體驗,展現(xiàn)生命意義,進而提升個體自身的生命價值。道德敘事是個體對生命道德潛能實現(xiàn)整合、體悟和超越,超越了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這種三分的研究框架,將完整的個體和完整的人類生活納入到道德發(fā)展的視野中。

若要深入研究道德同一性還需在研究中涉及非道德因素。社會領域理論為我們提供了研究的第四種視角。領域理論認為正是道德領域、習俗領域和個人領域具體的社會認知內(nèi)容的相互作用才促進了兒童的道德發(fā)展。道德同一性是道德自我認同的最終狀態(tài),體現(xiàn)了整合性、連續(xù)性和確認性;而道德自我認同是道德同一性的過程。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個體道德的發(fā)展過程中,認同一直是核心的心理機制。從對象上看,個體會認同父母、認同同伴、認同學校;從內(nèi)容上看,個體不僅會認同道德價值和規(guī)范,也會認同社會習俗、規(guī)則和要求,還可能認同小群體內(nèi)同伴的行為、興趣和喜好。因此,我們需借鑒領域理論,從更廣闊的社會認知的角度來探究道德同一性。

總之,道德同一性理論發(fā)展的認知視角需要整合四個成分:特質(zhì)、圖式、敘事和領域。其中,特質(zhì)是人格穩(wěn)定成分,負責自動化反應;圖式是認知結構化成分,負責道德信息的加工處理;敘事是動力成分,負責道德同一性心理結構變化發(fā)展的能動力量;領域是文化成分,是道德同一性心理結構建構與發(fā)展的社會文化影響因素。

4.道德同一性的發(fā)展視角

道德同一性理論的整合是為了更好地發(fā)展理論。道德同一性的發(fā)展視角涉及具體的幾個問題:

(1)道德同一性發(fā)展的目標

對道德同一性發(fā)展目標的研究是理論發(fā)展的起始點,也是關鍵環(huán)節(jié)。研究者應明確,成熟道德同一性的個體行為表現(xiàn)是什么?也應當清楚在道德同一性的發(fā)展序列中,每個階段的本質(zhì)特點及影響因素是什么?研究者既需要研究穩(wěn)定形態(tài)的道德同一性的心理結構和加工內(nèi)容,也需要研究處于發(fā)展變化過程中的道德同一性要素的動態(tài)組合和演變。

(2)道德同一性發(fā)展的情境影響因素

要確定影響道德同一性發(fā)展的情境影響因素有哪些?以及具有怎樣的影響程度和方向?在道德同一性研究中,仍有很多因素沒有得到深入探討,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情景影響因素研究是理論發(fā)展的切入點。在以往的兒童道德發(fā)展和自我同一性研究中,沖突和危機一直是研究的重點??聽柌窭玫赖聝呻y故事考察被試在道德沖突中的推理,來獲得被試的道德發(fā)展階段。沖突意味著與道德相關的情境因素的不協(xié)調(diào),這種不協(xié)調(diào)要求個體對此做出反應。這不僅需要個體具有相應的認知結構,同時也導致個體認知結構和行為的改變。對于發(fā)展研究而言,危機則是一個比沖突更大的概念。它不僅包含情境因素的不協(xié)調(diào),而且影響時間更長;更重要的是它對于個體發(fā)展具有“關鍵期”的意義。道德同一性的發(fā)展與自我同一性的發(fā)展類似,也與危機有關。道德同一性危機與自我同一性危機的差異在于:自我同一性的危機主要與自我有關,是青少年自我連續(xù)、自我統(tǒng)合的完成與失?。欢赖峦恍缘奈C主要與社會交往有關,是青少年晚期、成人早期的個體將社會交往的道德原則、道德價值進行整合的完成與失敗。兩者都是發(fā)展的概念,都涉及社會、人之間的相互作用。自我同一性更多地涉及自我意識、自我形象和自我定位;而道德同一性更多地涉及道德的普遍原則,如他人的福祉和社會的公正。這意味著,道德同一性危機中的情境影響因素可能更多,群體相互作用的因素可能更多。

(3)道德同一性發(fā)展的心理功能

心理功能的研究是理論發(fā)展的落腳點。道德同一性具有動機的功能,能夠促使道德行為的發(fā)生。除此之外,道德同一性也存在其他功能,諸如,塑造人格,調(diào)節(jié)道德價值,甚至調(diào)節(jié)個體的行為方式、情緒表達或知覺經(jīng)驗。[25][26]沃克和佛瑞姆的研究發(fā)現(xiàn),道德榜樣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關愛型道德榜樣,另一種是勇敢型道德榜樣。[17]關愛型道德榜樣是長期從事慈善事業(yè)或者社區(qū)自愿服務的人;而勇敢型道德榜樣是在危機時刻挺身而出的人。關愛型道德榜樣具有更強的養(yǎng)育性特質(zhì)(traits of nurturance),其奮斗目標更多是為了下一代,在其人生故事中呈現(xiàn)更多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他們的另一研究使用聚類分析概括了三類道德榜樣:關系型(communal)的道德榜樣有更強的養(yǎng)育性特質(zhì);深思熟慮型(deliberative)的道德榜樣對不同的經(jīng)驗持更開放的心態(tài);普通型(ordinary)的道德榜樣和前兩類比人格特征并不明顯。[18]這些結果表明,有些道德榜樣能夠長期專注于道德事業(yè)(moral career),主要源于穩(wěn)定的人格傾向。

但是,僅僅研究榜樣的道德同一性心理功能是遠遠不夠的。道德榜樣在人群中數(shù)量太少,并不是這一類研究理論價值有限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在于,我們需要系統(tǒng)的研究來闡明道德同一性心理功能對于個體生命發(fā)展的作用和意義。只有這樣,這一概念的理論獨特性才能存在,研究者才可以用這一概念指導現(xiàn)實,并被現(xiàn)實檢驗。

總之,道德同一性是一種尋求超越自我的道德。道德同一性不僅作為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之間的一種中介因素進入心理學的研究視域,而且促使研究者從整合的視角來看待道德心理的研究對象。道德同一性整合了認知、情感、動機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用更廣泛的理論視野來說明道德行為,給研究者提供了廣闊的視野。道德同一性未來的研究應進一步整合道德哲學、領域理論、發(fā)展心理學、認知神經(jīng)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完整地回答道德同一性的本質(zhì)、內(nèi)容、結構、功能、發(fā)展、機制等問題。

[1] Na’ilah Suad Nasir, Ben Kirshner.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Moral and Civic Identities[J].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2003, 7(3).

[2] Blasi A. Bridging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ac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0, 88(88).

[3] Thomas B R M.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Z]. Greenwood Press, 1997.

[4] 萬增奎. 道德同一性的心理發(fā)展與建構[D]. 南京師范大學, 2008.

[5] Frimer J A, Walker L J. Reconciling the self and morality: An empirical model of moral centrality development[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9, 45(6).

[6] Frimer J A, Walker L J, Dunlop W L, et al. The integration of agency and communion in moral personality: Evidence of enlightened self-interest[J]. J PersSocPsychol, 2011, 101(1).

[7] Frimer J A, Walker L J, Lee B H, et al. Hierarchical integration of agency and communion: a study of influential moral figur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2, 80(4).

[8] Aquino,K.a(chǎn)mp; Reed,A.The Self-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

[9] Aquino K, Dan F, Reed A, et al. Testing a social-cognitive model of moral behavior: The interaction of situational factors and moral identity central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mp; Social Psychology, 2009, 97(1).

[10] Aquino K, Mcferran B, Laven M. Moral identity and the experience of moral elevation in response to acts of uncommon goodn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mp; Social Psychology, 2011, 100(4).

[11] Reed Ii A, Aquino K, Levy E. Moral Identity and Judgments of Charitable Behaviors[J]. Journal of Marketing A Quarterly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2007, 71(1).

[12] Smith I H, Aquino K, Koleva S, et al. The Moral Ties That Bind. Even to Out-Group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4, 25(3).

[13] Schlenker B R, Weigold M F, Schlenker K A. What Makes A Hero? The Impact of Integrity on Admiration and Interpersonal Judgmen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8, 76(2).

[14] Schlenker B R. Integrity and Character: Implications of Principled and Expedient Ethical Ideologies[J]. Journal of Social amp; Clinical Psychology, 2008, 27(10).

[15] Hardy S A, Bhattacharjee A, Reed I A, et al. Moral identity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The case of adolescent parental socialization[J].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10, 33(1).

[16] Nucci L P. Education in the Moral Domai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7] Walker L J, Frimer J A. Moral personality of brave and caring exemplars[J]. J PersSocPsychol, 2007, 93(5).

[18] Walker L J, Frimer J A, Dunlop W L. Varieties of Moral Personality: Beyond the Banality of Heroism[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0, 78(3).

[19] 埃里克·H·埃里克森. 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M].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5.

[20] 楊韶剛. 道德心理學的哲學思考——論心理學與倫理學的會通與融合[J]. 心理學探新, 2004, (3).

[21] 唐代興. 道德與美德辨析[J]. 倫理學研究, 2010,(1).

[22] Dan M A. The Redemptive Self: Stories Americans Live by[J]. 2006.

[23] Youniss J, Yates M. Youth Service and Moral-Civic Identity: A Case for Everyday Morality[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999, 11(4).

[24] Mcadams D P. The moral personality[J].Personality Identity amp; Character, 2009.

[25] 陳瀟, 江琦, 侯敏,等. 具身道德:道德心理學研究的新取向[J].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4, (6).

[26] 葉紅燕, 張鳳華. 從具身視角看道德判斷[J]. 心理科學進展, 2015, (8).

(責任編輯:何云峰)

OnMoralIdentityTheory

WANG Xiaofeng,LI Dan
(Education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Moral identity is a kind of social conceptual schema of active self-transcendence. Its core issues include philosophical basi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cognitive perspective an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the four components should be integrated: trait, schema, narrative and domain. The future study of moral identity should also be integrated with a variety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to answer the essence, content, structure, function, development and mechanism of moral identity.

moral identity, self, individual

B82-02

A

1004-8634(2017)05-0037-(07)

10.13852/J.CNKI.JSHNU.2017.05.005

2017-01-13

“中國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價值觀的理論模型構建”2017年度上海學校德育理論研究與決策咨文課題

王曉峰,遼寧鞍山人,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上海政法學院學生處心理咨詢中心,主要從事教育與發(fā)展心理學研究。李 丹,福建福州人,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教育與發(fā)展心理學研究。

猜你喜歡
道德行為圖式特質(zhì)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癡顛狂怪”特質(zhì)
山東漢畫像石鋪首銜環(huán)魚組合圖式研究
圖式思維在現(xiàn)代室內(nèi)裝飾設計中的應用
論馬克思主義的整體性特質(zhì)
從驅(qū)動-路徑圖式看“V+上/下”的對稱與不對稱
抓住特質(zhì),教出說明文的個性
遠和近
論《三字經(jīng)》與兒童道德行為的培養(yǎng)
論黑格爾的道德行為歸責理論
審美心理圖式與文學鑒賞
浙江省| 耒阳市| 潮州市| 天峨县| 仙游县| 大化| 丹江口市| 武城县| 富平县| 黄骅市| 文昌市| 饶阳县| 常熟市| 阳西县| 瑞丽市| 嵩明县| 静宁县| 海伦市| 旌德县| 永修县| 闽侯县| 杭锦旗| 铜山县| 清河县| 西宁市| 大英县| 巨野县| 恭城| 十堰市| 金溪县| 保德县| 留坝县| 桐柏县| 新乐市| 闸北区| 东安县| 黑水县| 弥渡县| 思茅市| 长武县| 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