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
摘要:學生要想掌握讀書方法,語文教師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向學生滲透閱讀方法,教會學生去理解課文,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領悟閱讀方法,指導他們反復練習,這樣會慢慢地掌握閱讀方法,具備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 閱讀興趣 閱讀方法 閱讀氛圍
學生學習語文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閱讀和寫作,如果沒有閱讀的能力就不可能寫好作文??梢?,提高閱讀能力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只有對閱讀產(chǎn)生了興趣,才能更好地提高寫作能力,才能發(fā)自內(nèi)心的變被動為主動的去閱讀。所以,這就需要老師想辦法去誘發(fā)并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這也是訓練他們愿意去閱讀的第一步。誰不喜歡聽好聽的的話呢?學生也一樣,平時教師應該多鼓勵他們?nèi)ラ喿x,對于他們做的好的地方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并且讓愛讀書的孩子在同學們面前談談讀書的心得,展示一下他們讀書的成果,還可以定期舉辦各類主題競賽,如成語接龍賽、詩王競賽、故事大王賽、手抄報賽,以此來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
這樣,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就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他們就會愿意去讀書,樂于去讀書,從書中感受讀書帶給他們的快樂。
二、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1.略讀法。讓學生有選擇性的、有側重的閱讀書籍,書中內(nèi)容也要有選擇性的閱讀,以便以后在學習和生活中學以致用。
2.精讀法。讓學生對所選的文章中的內(nèi)容逐句逐段的仔細閱讀,并且邊讀邊思考,文章寫了什么,告訴了讀者什么,你從中學到了什么,讓學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有的文章語言優(yōu)美,情節(jié)生動,很有積累的價值。在讀的過程中指導學生全身心地學習文章中的寫作方法,對于語言優(yōu)美的句子,情節(jié)生動的段落更要做到精讀,可以邊讀邊思考,讓學生集中精力投入到作品中來,不僅要求學生用心去讀,同時在書上做上批注,把精美的詞句段進行摘抄積累,甚至要背誦下來。這樣日復一日,學生不僅培養(yǎng)了閱讀的興趣,還積累了大量的文學素材,豐富了頭腦,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
3.默讀法。默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文章不發(fā)音地快速地讀。這就需要學生在讀文章的時候,高度集中精力,有速度的去閱讀并快速的吸收消化文章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里獲取較多的信息。
4.速讀法。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文章快速的了解其大概內(nèi)容。這就要求學生在讀文章的時候能夠快速的閱讀,而且要精神集中不能有絲毫的分散注意力,同時還要做到能夠快速的讀懂消化文章的內(nèi)容。這時候不需要學生去字斟句酌的讀書。所以教會學生進行速讀,是保證學生高質量的有實效的一種閱讀方法。
5.寫讀后感。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讀書,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引導他們讀完書后要寫一些讀后感,把自己在讀書的過程中所想到的、所感悟到的寫一寫,通過這樣的方法來交流讀書體會,也可以通過寫讀后感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想法。長此以往,學生養(yǎng)成了閱讀的好習慣,閱讀能力會大幅度的提高的。
6.積累詞匯。小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必不可少的是要積累詞匯量。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所寫的作文中詞匯量非常貧乏,導致意思表達不出來,于是我在語文教學中注重加大學生詞匯量的積累,給詞匯進行分類,并讓孩子把這些分類的詞匯進行積累背誦,理解詞匯的意思,體會這些詞的區(qū)別,運用所積累的詞匯說話造句,方便以后的運用。
三、將閱讀方法滲透在閱讀教學中
學生要想掌握讀書方法,語文教師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的向學生滲透閱讀方法,教會學生去理解課文,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領悟閱讀的方法,指導他們反復的練習,并且讓他們進行應用實踐,這樣就會慢慢的掌握閱讀方法,具備閱讀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做到:
(1)讀前提出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就需要把指導學生閱讀一項作為教學目標寫到教案中去,把教學閱讀的過程設計出來。教師在備課時應將讀書方法的指導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寫進教案,并設計出實施步驟和方法等。
(2)讀中進行指導。教師在教學閱讀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主要應該針對學生閱讀中遇到的困難或不懂的地方,應對所閱讀文章的重難點給予點撥并進行啟發(fā),教會學生處理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3)讀后總結法。教師在教給學生閱讀后,一定要引導學生進行回顧學習的過程,讓學生養(yǎng)成總結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說說是如何讀懂文章的句子、段落的,文章的寫作目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分段來寫文章的,如何來表達思想感情,等等。光學會還不行,還要引導并鼓勵學生把所學到的這些閱讀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取,做到學有所用,進行閱讀實踐,學生逐漸地能形成獨立閱讀的能力。
四、為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條件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為學生提供閱讀的機會,創(chuàng)設幽靜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一個舒服的、幽靜的環(huán)境中讀書。
1.圖書室是學生讀書的最好場所,學校應該有一個圖書室,教師可以利用閱讀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去圖書室進行閱讀,學校的圖書室會給學生帶來快樂,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學生們可以盡情的在書的海洋里遨游。
2.班級可以設立一個圖書角,課間時間學生可以盡情的讀書,還可以成立一個讀書小組,比賽閱讀。班級書籍的管理可以安排幾個小管理員,做好借書還書的記錄。把圖書分類貼上標簽,這樣便于查找所需要的書籍。為了讓班級的書籍更加豐富起來,可以動員學生把家里的書帶到學校來,大家可以交換著閱讀。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的調動起來,在大家的影響下,班級的讀書氛圍會越來越濃。
3.學生讀書不能盲目跟從,教師應該經(jīng)常為學生提供讀書的素材,一定要緊緊結合教學,讓學生有目的的讀書。平時的作業(yè)也要盡量減少,每天留一些閱讀的作業(yè),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讀書。
五、家長要為學生營造閱讀的氛圍
學生一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里度過的,那么怎樣讓孩子在家里喜歡上閱讀呢?這就成了所有家長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了。要想讓孩子在家隨時都能閱讀到書籍,家長就應該動腦筋想出合理的有效的辦法激發(fā)孩子閱讀的興趣。在家里可以在孩子能接觸到的地方放一些他們喜歡的書籍、報紙、雜志或刊物,還可以在墻壁上粘貼上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激勵他們?nèi)プx書,讓他們受到閱讀的熏陶。
俗話說,言傳勝于身教。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也是重大的。這就需要家長給孩子做好榜樣,家長也要有讀書的習慣,孩子看到爸爸媽媽也在讀書,自然而然對他也就起到了榜樣的作用,他就會去模仿你的樣子主動去讀書,這樣家里就會營造出一種濃濃的讀書氛圍。
家長除了給孩子做讀書的榜樣,還可以利用節(jié)假日的時間帶著孩子去圖書館、書店看看書、買買書,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他會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在看書買書,他也會產(chǎn)生一種買書的沖動,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要拒絕他,即使你認為這是沒用的書,也不要拒絕,因為只要他所選的書內(nèi)容是健康的,就可以給他買,孩子買到了自己喜歡的書,他的讀書興趣才會逐漸培養(yǎng)起來。
總之,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堅持不懈地有恒心,只有這樣才會提高閱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師.2010.
[2][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第二版).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3]兒童發(fā)展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4]鐘惠芬.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教育,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