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良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材的更新和評價方法的進一步改革,初中英語教學逐步擺脫了“聾啞癥”現(xiàn)象,但是,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始終沒有徹底打破,初三畢業(yè)時,不少學生仍難就熟悉的話題用英語進行口語交流,部分學生的英語時間能力很差,而提高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前題是首先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只有聽得懂,才會說得出,用的上,因此,如何盡快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聽說問題;有效途徑
筆者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體會和從事初中英語教學的實踐,就如何轉變思想觀念,嚴格執(zhí)行課標要求,改革教學方法,抓好初中英語聽說訓練的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和作法。
一、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途徑
語言首先是有聲的。聽是學習語言的源泉和基礎。聽得清,才有??煞拢牭脺?,才能說得對。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要求重視聽說訓練和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這是科學的,是符合語言教學規(guī)律的。實踐中,如何加強對學生的聽說訓練呢?筆者認為:
(1)切實抓好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學生初學英語,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鮮感,因而對學習懷有極大的興趣。教師應抓住這一良好的開頭,把學生的好奇心逐步培養(yǎng)成愿聽愛說的習慣,使學生從學英語的一開始就逐步養(yǎng)成靜聽別人說英語的習慣,勇于用英語回答以及提問,模仿錄音的習慣。教師則用流利動聽的口語,配備上實物、圖片以及表情動作,給學生造成深刻的語言印象,并努力使聽說訓練從小處著手,創(chuàng)造學生開口的機會。比如,引導學生自覺運用禮貌語言:Hello,Good morning,I'm sorry,Thank you,etc.還可以從最簡單的課堂教學用語著手,重復使用:Read after me,Look at the black board…等組織教學,學生聽多了,不僅聽懂,而且也能說幾句,好奇心就得到暫時的滿足。這時教師可有意識地將課堂上的機械聽說擴展到課余生活中去,使學生的好奇心升華為一種講英語的興趣。興趣的增長,必然給學生帶來強烈的求知欲。因此,抓好英語教學的起始關,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開展聽說訓練的重要一步。
(2)堅持課前三分鐘講英語。把每節(jié)課開始后的三分鐘固定為講英語的時間,讓全班同學輪流作簡短的值日報告。具體作法是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由點到面逐步鋪開的方法。值日生報告內容從短小淺易,分階段逐漸過渡到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采。這樣做,首先應由教師編寫代表性的報告范文,印發(fā)給學生,選定幾名語音語調好一點的學生當值日示范,然后全班同學輪流值日。報告內容可以是學校生活,小故事和自由談話等。最初可按如下幾個程式進行:“I'm on duty today,Today is Monday.Tt's Sunny today.we are all here…隨著句型,詞匯的增多,學生還可按當天實際情況增加內容。教師要給予引導鼓勵,并有計劃地進行鞏固所學知識的口語訓練及一些交際性訓練。這種簡單的英語報告盡管僅占幾分鐘,但對渲染課堂氣氛,發(fā)揮學生的模仿力和創(chuàng)造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為口語訓練提供了場所。它是鞏固課堂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3)課文教學堅持聽說領先法。把聽說訓練同課文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每教新的課文時,堅持讓學生先聽錄音,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所聽內容回答問題。教師提問必須有一般問句,也有特殊問句,內容有簡單的,也有復雜的。這樣可以讓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真正達到培養(yǎng)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目的。
講課文時,教師不僅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而且力圖使自己的語音語調準確規(guī)范,富有表現(xiàn)力。學生提問或回答教師的問題也盡可能地使用英語。新課文講完后,要求學生背誦課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歸納大意進行復述或表演出課文內容。這種形式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最佳方式。課文教學還可堅持聽寫訓練,聽寫的內容可以是課文中的單詞,短語,句子或課文縮寫。這也是強化聽力訓練。
(4)建立課內外活動小組,加強語言實踐。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為開展語言實踐活動,可建立課內外活動小組。課內活動小組,每四人一組,由前后兩張課桌組成,在課堂上進行問答,對話和表演。課外活動小組可根據(jù)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年齡特點,在課后組織講故事,朗誦,猜謎語,學唱英語歌,英語文藝演出,出英語墻報,英文打字,舉辦英語知識競賽等等。這些活動可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又可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聽說英語的能力。除上述各方法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考慮每周開設一節(jié)聽力課,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聽力訓練。利用錄音、廣播電視等現(xiàn)代化手段來促進學生的聽說訓練,擴展他們的語言環(huán)境。平時可要求學生之間試著用英語交流,以鍛煉說的能力。還應改革考試方法,有筆試,口試,聽力測驗等內容。這樣,多方位地開展聽說訓練,就是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組成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學來說居于主導地位。實踐證明,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不能偏廢。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的根本條件是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和業(yè)務水平。一個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忠于教育事業(yè),熱愛本職工作,熱愛每個學生。同時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具備過硬的基本功。英語教師的基本功是:聽說能力,課堂用語,朗讀,板書,唱歌,畫簡筆畫,簡稱聽、說、讀、寫、唱、畫、演。教師還要善于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原理,根據(jù)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技巧,排除學生在英語聽說中的心理障礙,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比如,教師上課提問的技巧,應隨時注意學生的心理和情緒,提問時,面要廣,又要有重復面。問過的同學還可再問,使所有學生都處于積極的備問狀態(tài)。課堂上千萬不要有“被遺忘的角落”,要選擇合適的問題,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堅持每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特別對有害羞心理,不敢開口的少數(shù)學生,更要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他們大膽開口??傊釂柕募记桑褪且獱幦≌疹櫭恳粋€學生的情緒,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使教學場面生動活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活躍學習氣氛。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啟發(fā)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二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才能使中學英語教學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