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敏
【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新課程改革要求學校要創(chuàng)設有效課堂,拒絕做一些無用功,浪費老師的時間,也浪費了學生的青春,耽誤學生的前途。所以學校開辦創(chuàng)新課堂不僅是對老師負責,對學生負責,更是對國家負責。開展初中化學有效課堂,不僅是一句話的事情,更要付諸于行動。
【關鍵詞】有效課堂 情景教學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05
開展初中化學有效課堂,對學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初中生多數(shù)都是在十三四歲的年紀,對世界充滿著好奇,化學本身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我們要想在課堂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們好奇心這一點。化學是從初三開始學習的,往往初三的同學都面臨著中考的壓力,新增一門新的學科可以充分提起同學們的學習欲望,種種的條件都暗示著對初中化學教學的有利性。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創(chuàng)造有效課堂呢?下面我就以我自己的化學課堂教學經(jīng)驗來談談我自己的觀點。
一、充分準備教材知識
我們上課所用的教材,就是通過把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生活現(xiàn)象,轉(zhuǎn)化成文字理論或者一些小實驗來的,教材雖然來源于生活,但是也切不可以大意,充分準備好教材上的知識才能夠使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充分為學生解決問題,并且教會學生新的知識,所以老師在上課之前認真?zhèn)湔n才會讓化學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眾所周知,教學工作涵蓋了“備、講、批、輔、考”等一系列過程,其中備課是教學工作的基礎。也就是說,備課的質(zhì)量會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果。由于初中化學知識相對簡單,教師要想達到有效的教學,就應該立足于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之上,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充分地分析,并制訂出周密的教學計劃,指出教學重點及難點。此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概述7篇”充分體現(xiàn)學生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這樣便于及時了解學生存在的不足,并體現(xiàn)在教案中,以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利用情景教學
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初中學生所特有的貪玩的特性,化學本來就是一門好玩的學科我們可以利用情景教學,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在學習中玩樂,如此,學生不知不覺的開心的學完所學的任務,還可以幫助初三學生放松學習的壓力。有效教學課堂構建的基本要求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學生的大腦就像一泓平靜之水,針對性的教學情境如同投入其中的一粒砂石,瞬間可激起思維的浪花,拓寬學生的思維,從而使其處于最佳思維狀態(tài)。學生的情緒非常高漲,而且精力也比較集中,這是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的好時機。問:是何種物質(zhì)使燒杯A中液體變成紅色的?經(jīng)討論主要有三種不同的意見,第一種是蒸餾水將酚酞溶液變成紅色;第二種認為大燒杯上有某種物質(zhì)將酚酞溶液變成紅色;第三種則認為B燒杯中的物質(zhì)揮發(fā)后進入燒杯A中,從而使酚酞溶液變成紅色。此時揭曉答案,然后引導學生去驗證,通過該種方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構建有效課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化學教學理念和方法都發(fā)生了改變,有效課堂的構建要求充分尊重和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因此應當在這方面多下工夫,初中化學教學創(chuàng)新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三、利用實驗教學
化學課本身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初中階段的孩子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只是他們能力有限,化學剛好是一門通往科學的學科,也就成了孩子們探究世界的起點,充分利用學生好奇的心態(tài),利用實驗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更是可以讓學生加深對這個知識點的印象,以此達到高效教學,有效課堂的理想效果。就化學課程而言,以實驗為基礎,不少化學概念與規(guī)律需要通過化學實驗得以理解與深化。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靈活運用化學實驗這一手段,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與實驗能力、科學探索能力,并讓學生在趣味實驗中感受化學的魅力與趣味,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熱情。
首先,巧用演示實驗,營造神秘、愉悅的學習氛圍,對引發(fā)學生化學學習熱情、操作指導、思維啟發(fā)、加深知識理解、發(fā)掘化學規(guī)律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組織學生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合作學習精神。如教學“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時,教師可演示趣味實驗“跳動的硬幣”,以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探秘欲望。而后呈現(xiàn)可樂汽水,提問引思:可樂中出現(xiàn)的氣泡是什么氣體?學生猜想假設,不少學生會想到是二氧化碳,再討論交流,說說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并選取有關器材,設計實驗方案,歸納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繼續(xù)誘導,進入后續(xù)探究性學習活動。討論分析,明確實驗方案。而通過學生實驗,可訓練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觀察思考能力、評價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四、走近學生
走進學生的群體之中去,是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每一位老師都是從學生時期的過來人,所以,老師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心理,讓老師成為學生群體的一份子,而不僅僅是個老師而已。一個負責任的老師不是只會上課,也會關注學生的成長,心理健康等等問題。只有老師走進學生的群體中去,才會發(fā)現(xiàn)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究竟存在什么樣的問題,才好對癥下藥,解決根本問題。教師與所教的學科知識有一定的連帶關系。如果學生喜歡上某位教師,那門學科的教學質(zhì)量就會明顯提高。要讓一位老師走近學生,讓學生接受老師和他們在一起,喜歡上這位老師,那么這位老師首先一定要在學生面前樹立完美的形象。
教師欲在學生面前樹立完美的形象,首先要有淵博的知識,課堂教學有深度、廣度。這就需要教師認真?zhèn)浜妹刻谜n,課后還要做好自身的“充電”工作。其次,轉(zhuǎn)變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主宰著課堂,學生不敢對所學的知識“插嘴”“多話”。這種課堂,貌似師道尊嚴,但學生的內(nèi)心不敬佩教師,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也沒有調(diào)動起來,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與學生平等、共同開展合作學習,因此,要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教學課堂。老師走近學生也是創(chuàng)設有效課堂的一種重要方式。
創(chuàng)設有效課堂對于大家來說都是有利的事,讓老師不再那么辛苦的教學,讓學生也輕松地學習。創(chuàng)設有效課堂是每一位老師應盡的責任,在初中的化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課堂也不是一兩句話的事,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努力創(chuàng)新,總結經(jīng)驗,讓我們的課堂越來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