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蕾
【摘要】關注留守兒童的問題不應只是解決他們吃穿住等生存問題,而應更多地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幫助留守兒童做更好的自己是目標與責任。具體應該從這三方面努力: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鼓勵留守兒童主動與父母溝通;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做他們成長的引路人。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庭;學習;身心發(fā)展
2015年6月,在貴州畢節(jié)七星關區(qū)田坎鄉(xiāng)發(fā)生了4名留守兒童在家中死亡的悲??;2016年,有關校園欺凌的報道再次引發(fā)了社會對留守兒童生存命運和困境的深深關切和擔憂。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達6100多萬,其中獨居的兒童超過200萬。幾年來,發(fā)生在留守兒童這一群體中的問題日益增多。關注留守兒童不再只是簡單解決他們吃穿住等生存問題,而應更多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留守兒童將來能否成為身心健康、對社會有用的人,與我們的教育對策有很大關系。
一、留守的成因及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已得到快速發(fā)展,但是由于地理和歷史等方面的原因,不同區(qū)域的經(jīng)濟發(fā)展很不平衡。農(nóng)村人地矛盾尖銳,在市場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的推動下,大量農(nóng)村剩余勞動力為改變生存狀況而選擇外出務工,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nóng)民走入城市,但因入學政策、戶籍制度以及生活成本等原因,無法把子女帶在身邊就近上學或生活,因而在廣大農(nóng)村就產(chǎn)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但因無法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行為容易出現(xiàn)偏差;由于家庭教育管理的缺失,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表現(xiàn)為學習興趣不強,成績較差,意外傷害問題更為凸顯。由于親情的缺失,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更為突出,很大一部分表現(xiàn)出內(nèi)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性格內(nèi)向,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沖動易怒等,從而引發(fā)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留守,讓孩子失去更多的來自父母的關愛和教育,父母教育的缺位對留守兒童的成長會帶來諸多的影響。留守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事實已無法改變。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幫助留守兒童做更好的自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與責任。那么我們應如何幫助留守兒童從困境中走出來,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呢?
二、幫助留守兒童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及對策
(一)走進留守兒童的內(nèi)心,用愛融化那顆柔弱而堅硬的心
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詳細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及生活現(xiàn)狀、父母的教育程度、監(jiān)護人的管理能力等,這樣才能理解留守兒童的一些看似不正常的表現(xiàn),比如不合群,不完成作業(yè),衣著不整潔等。看到留守兒童的不良行為,我們不能急于批評,而應放下姿態(tài),蹲下來,跟他們友好交談,仔細了解背后的原因,不要因我們的不了解而簡單粗暴地對待他們,否則容易引起他們的對抗情緒。我們應主動走近留守兒童,用愛去融化那顆因缺少父母的關愛而變得堅硬的心,從而讓留守兒童信任我們。我們應多鼓勵留守兒童主動與父母溝通,幫助留守兒童與父母拉緊這條親情線,讓他們能感受到即使父母不在身邊照顧自己,但父母從未停止對自己的關愛和期盼。
我記得剛接手現(xiàn)在這個班時,班上的許多男生都不愛穿鞋子,一下課總是光著腳從樓上一下子沖到樓下。我一再強調(diào)不許這樣,有時還一個個點名批評教育。兩周后,大部分愛赤腳的孩子都穿上了鞋子,唯獨一個叫秋德的孩子還是如故,頭發(fā)很長了也不剪,上課鈴響后喜歡探頭探腦或跑出教室去看老師來沒來。我看到他這個樣子,說了他好多次,他都沒改。你說他時,他就靜靜地看著你,老是不吭聲,讓你氣惱而又無計可施。一天,我跟他說:“你老是這樣,你爸爸媽媽不管你嗎?”他說:“我爸爸媽媽不在家?!蔽矣謫枺骸八麄?nèi)ツ墓ぷ??”他說:“不知道?!蔽蚁敫疤捉酢?,于是又追問:“你媽媽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他還是面無表情地說:“不知道?!蔽殷@訝地說:“你讀六年級了,竟連媽媽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確實,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但我從他的眼神和平靜的語氣里讀出了他的內(nèi)心:他渴望父母的關愛。我感到我這樣說話太過分了,馬上放低了音量,輕輕地摸了一下他的頭發(fā),說:“你的頭發(fā)該理了?!辈⑤p輕地對他說:“等你爸爸媽媽打電話回來時,你問一下他們的工作怎樣,看看他們是否很開心?!边@是他第一次和我說了那么多,之前他對我的問話都是“裝聾作啞”。過了幾天,我發(fā)現(xiàn)他見到我時,臉上竟帶著靦腆的笑容。我知道他和父母通過電話了,并且大家都感到很高興。從那以后,我時不時地給他找些事干,比如取粉筆啊,拿作業(yè)啊,打掃走廊啊。他慢慢地信任我了,頭痛腦熱時就來找我而不是去找班主任。時間一天天過去,我也漸漸了解了他的家庭與生活。我常常開導他要理解父母,多與父母交流,鼓勵他好好努力,讓爸爸媽媽放心。看著他一天天在努力,進步,我感到很欣慰,他的父母也很開心。
(二)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留守兒童大多因無人監(jiān)管而變得懶散。有的孩子在家有父母的監(jiān)管,學習成績還不錯,而有的孩子獨自留守在家,缺乏父母的監(jiān)管,就像脫韁的野馬任意妄為。留守兒童由于無人監(jiān)管,經(jīng)常貪玩,與社會上的不良青年廝混,不按時歸家,不聽大人的教育,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最后干脆放棄學習,成了學困生和問題生。對于這樣的學生群體,我們要做的就是多關心他們的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幫助他們找回自己,重拾信心。
對于這些缺少關愛的孩子,教師更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幾年前,我班上有個叫朱林的孩子,是個留守兒童。父母生下他不到一年,就全到外地打工了,常常幾年才回來一次。從小他就跟年邁的外婆住在一起。他小時候也像很多孩子一樣調(diào)皮搗蛋,成績很差。讀五年級時,他的表哥考上了大學,看著高興的表哥,他也想去讀大學。一天,他對我說:“老師,我表哥考上大學了,我也想讀大學,你說,我現(xiàn)在開始努力,以后能考上大學嗎?”我笑著說:“可以啊,但你一定要下苦功才行!”從那以后,每到下課,他就跟在老師的身后,問他不懂的問題,問了語文問數(shù)學,很多時候問的問題都非常簡單,但對他來說卻是難題。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他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讀六年級時,他早上5點多鐘就起床,做早飯,洗衣服,背誦課文和公式,晚上做完家務,就做練習,遇到不懂的就打電話向老師請教。他的刻苦好學不僅帶動了班里的同學,而且感動了我們高年級組的所有老師。校長在大會小會上都表揚他。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他在畢業(yè)檢測中數(shù)學考取了99分,后被我區(qū)的一所重點中學錄取,成為我校留守兒童和學困生進步的典型。
(三)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做他們成長的引路人
199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了“健康”新概念:一個人只有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兒童時期是培養(yǎng)心理健康素質的重要時期,心理衛(wèi)生已越來越受到人們高度重視。兒童心理健康是指兒童整個心理活動和心理特征的相互協(xié)調(diào)、適度發(fā)展、相對穩(wěn)定,并與客觀環(huán)境相適應的狀態(tài)。
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比那些常在父母身邊生活的孩子要多很多,他們沒有完整的親情,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很多人形容他們是“野草一樣成長”。漸漸地,留守兒童變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不利于心理健康發(fā)展。所以,教會留守兒童如何與人和諧相處,如何學習,如何鍛煉,如何調(diào)整心態(tài)等,都是教師應多加費心的問題。我常引用《真心英雄》里面的歌詞——“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來教育留守兒童,希望他們能多理解父母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暫時離開他們,但父母永遠都是最愛自己的人;也希望他們不怕困難和挫折,只要努力和堅持,就一定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讓每個學生得到更好的成長是我們每個教師努力的目標。課堂上,教師要注意鼓勵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教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增強班級的凝聚力,為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提供舞臺。自從第一次教畢業(yè)班后,我就非常關注每一屆畢業(yè)生在高一級學校各方面的情況,我會把他們成功與否這些鮮活的例子講給后來的學生聽,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學習習慣。我常常提醒學生:現(xiàn)在學習的是最基礎的東西,接下來的學習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千萬不能滿足于現(xiàn)狀。我告訴他們?nèi)〉贸晒Φ拿卦E就是努力和堅持,還教他們?nèi)绾闻c人和諧相處,如何適應新環(huán)境等,讓他們在前行的路上少走彎路。
要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就要關愛學生,從小事做起。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對于學校開展的各種活動,教師應積極參與;在頒獎典禮上,時時都會出現(xiàn)教師的身影……學生看到自己的老師在學校里始終是最出色的,看到老師一直在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真心付出著,那么他們就會敬慕老師,親近老師,聽從老師的教導。現(xiàn)在的學生不同于以前,教師工作一定要與時俱進,但無論怎樣變,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和付出更多的愛永遠都不能變?!跋雽W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做學生的朋友”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法寶。
只要我們心中充滿愛,用實際行動幫助留守兒童,就能讓留守兒童對未來充滿信心,努力做更好的自己。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藍天,讓留守兒童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