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西部地區(qū)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

2017-06-06 12:00:44孫佳
卷宗 2017年5期
關鍵詞:西部地區(qū)基礎教育小學教育

摘 要:選取貴州省石阡縣作為研究樣本,通過一年的走訪調查以及實踐教學發(fā)現西部地區(qū)基礎教育由于地理位置、民族語言差異、經濟文化建設等原因與東部地區(qū)還存在著較大差距,在社會、學校、家庭三個方面也都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在西部地區(qū)基礎教育建設發(fā)展過程中應采取從社會、學校、家庭三管齊下的方式,針對多種問題采取相應地解決方法。

關鍵詞:西部地區(qū);基礎教育;小學教育

1 西部地區(qū)基礎教育的內涵和必要性

1.1 基礎教育的內涵

當前,在教育界眾多學者的研究中,對基礎教育的定義大體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基礎教育既指普通中小學教育,又包括職業(yè)技術教育、高等教育、幼兒教育、特殊兒童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的普通文化科學知識教育。狹義的基礎教育即普通教育,是指導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階段的普通教育,旨在以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為目的,以全面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術、身體心理素質為宗旨的素質教育,主要指中、小學教育。[1]在我國,基礎教育的主體是九年義務教育,也包括幼兒教育、特殊兒童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而本文著重研究的是基礎教育階段中的小學教育。

1.2 西部地區(qū)基礎教育的必要性

基礎教育極端重要,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首先從人的發(fā)展看,屬個體心理、知識、技能起步的教育,這將為個體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其次,從與各級各類教育的關系看,屬基礎性工作,其質量直接影響到其他教育,是進入高一級學校深造或就業(yè)后繼續(xù)教育的基礎。最后,從對經濟發(fā)展的貢獻看,由于受教育者數量最多,在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較大,因而對經濟的貢獻也較大。

然而,西部地區(qū)基礎教育受到地理、人文、歷史以及經濟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基礎教育相對于東部和中部比較落后。落后的教育反過來又長期制約著西部經濟的發(fā)展,形成一種惡性的循環(huán)。所以,基礎教育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qū)就顯得更為重要。

1.小學教育在整個教育結構中處于奠基地位。小學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是一個孩子素質形成的奠基工程。小學階段的教育是一個孩子人生發(fā)展和日常生存必須首先接受的最基本的學校教育,它也是其它階段教育的基石。從孩子個人來講,完好的小學教育為其健康的身心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同時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條件。從一個國家來看,只有小學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夠逐漸、逐級普及和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講,小學教育有為高一級學校打基礎、為培養(yǎng)各級、各類人才打基礎的性質。

2.小學教育是具有開端價值的教育。任何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都有一個起點的問題,沒有起點就沒有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在學前教育尚不發(fā)達的歷史時期,人們把起點階段的教育稱為啟蒙教育,這是有道理的。啟蒙,就是把人從懵懂無知的狀態(tài)中開發(fā)出來,使之成為文明社會的一員。[2]今天的小學教育如果僅從學習文化知識的角度講,它仍然是一種啟蒙性質的教育,只不過今天的小學教育任務已遠遠不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所能涵蓋的,因此我們不把小學教育稱作啟蒙教育,而稱作初等教育。這種開端性的教育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包括個人發(fā)展都必須認真對待、認真抓好的教育過程。各國實施義務教育,首先從小學教育抓起,也就在于小學教育階段是整個教育階段的開端階段,這是一個不可逾越、無法替代的階段。因此我們在認識小學教育的重要地位時,應該深刻認識小學教育的開端價值。

3.小學教育是培養(yǎng)兒童全面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小學教育又可稱為童年期教育。進入小學階段,兒童就開始在教師指導下從事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的學習。這個時期的學習活動代替了學前的游戲活動。在學習過程中,兒童各種心里過程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隨之獲得發(fā)展,與幼兒相比他們的思維逐步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他們的認知能力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對概念的理解逐步從表象向本質的方向發(fā)展,其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推理能力、表達能力、評價能力、思維品質等較之幼兒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同時具有了比較自覺的自我意識、道德意識和社會意識。但是這個時期的學生由于生活視野和經驗的局限,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還不夠成熟,因此他們對成人還有較大的依賴性,對教師懷有較大的依戀和信任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更為明顯。正因為兒童具有這一特點,才使兒童期成為一個人可塑性最強的時期,這個時期是他們接受教育的“黃金時期”,這也就賦予了小學教育培養(yǎng)兒童全面發(fā)展的黃金時期的教育地位。

小學階段可以為兒童奠定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心智得到有效的開發(fā),個性品質得到良性的培養(yǎng),身體素質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如果想要這些受益終生的基本素質得到有效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的話,小學教育的重要地位、開端價值和關鍵價值是其它任何階段的教育都替代不了的,也是一旦失去而無法彌補的教育。

1.3 貴州省石阡縣基礎教育情況概述

石阡縣是貴州省銅仁市下轄縣,位于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市西南部,其中包括18個鄉(xiāng)鎮(zhèn),仡佬、侗、苗、土家等12個少數民族。石阡縣地處湘西丘陵向云貴高原過渡的梯級大斜坡地帶,石阡縣境內山巒起伏,溝谷縱橫。石阡縣境內共83所小學。其中城區(qū)小學15所,其余為鄉(xiāng)村小學。

筆者在貴州省石阡縣從事基礎教育實踐過程中,將當地基礎教育與內地發(fā)達地區(qū)的基礎教育相比較,發(fā)現在基礎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當地義務教育基本普及,但義務教育發(fā)展不均衡,縣城等相對富裕地區(qū)的教育水平較高,但鄉(xiāng)鎮(zhèn)等偏遠地區(qū)教育水平較低;教育投入嚴重不足,教學質量偏低,教育發(fā)展優(yōu)先級低于縣里其他事業(yè);偏遠鄉(xiāng)鎮(zhèn)的中小學辦學條件十分落后,校點分散,規(guī)模較小;師資水平偏低,數量不足,教師待遇低,難以留住高水平教師;教育政策決策和政策執(zhí)行滯后,缺乏監(jiān)督,義務教育法執(zhí)行力不足;少數民族語言障礙,缺乏講普通話的環(huán)境,本地教師也帶有一定的方言音,學生也會受到教師方言音的影響,而外地教師剛上崗時則存在著師生交流的語言障礙等一系列問題。

2 西部地區(qū)基礎教育的突出問題

2.1 基礎教育建設缺乏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社會是大課堂,社會教育是學生成長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對學生成長和學生追求都是關鍵的窗口。西部地區(qū)縣轄區(qū)域大多面臨著相同的問題:

受限于山地條件,與外界建立長期穩(wěn)定聯(lián)系難度系數高。貴州地區(qū)山地地形導致山區(qū)人民出山難,經濟發(fā)展困難,長期思索的方向就在于生存和生活,靠山吃山,視野狹窄,看不到與外界的差距,走出山區(qū)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不愿意回去,政府人才引進策略執(zhí)行不到位,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接受信息途徑單一,數量有限,質量不高,思想不活躍,觀念落后,安于現狀,自我滿足感強,沒有機會與外界交流,跟不上新時代新學生的腳步。

2.地方政府空喊重視教育的口號。一方面?!白詩首詷贰钡奈幕ㄔO經常抽調各級學校任課教師參與,長期的彩排和演出導致學校無人上課。如石阡縣在2015年先后因為“廉政文化建設”、“旅游發(fā)展大會”、“三八婦女節(jié)”等各類活動,先后抽調近一半教師進行文藝演出和服務大會,舉全縣之力迎旅發(fā),縣域內所有學生放假一周。另一方面,以政府名義到處化緣,尋求硬件設置的投入和援助,近些年西部基礎教育硬件設置依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基層并未采取措施切實提升教師素質,在人才引進和當地教師能力提升上成效一般,教學方法跟不上新課標要求,教學軟實力難言進步。

3. 社會導向有待扭轉。在西部地區(qū),專業(yè)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或者經濟利益難度大,或者講短期內看不到成果,存在非常嚴重的短視現象,難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整個社會沒有形成對知識分子的基本尊重,仍然存在大片的“掙錢-娶妻-生孩子-掙錢”的非良性循環(huán)模式,公眾引導對教育難以投入足夠的關注度,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能夠出現在學校正常上課,不乏有一部分是因為在這個年齡段不能夠投入勞動和生產。

2.2 學校軟硬件及師資建設不能達標

學校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的成果的重要方法和途徑,學校的重要任務就是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因為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都是影響學校教育極為重要的因素。具體而言如下:

1. 師資質量不高,師資學科不均衡。教師學識和教學能力是傳道受業(yè)解惑的著力點。以石阡縣第一小學為例(石阡縣境內規(guī)模最大、且唯一的省級重點小學),在編教師159名,其中本科學歷的只有11名,98位一線教師為師?;蛘吆笮迣?茖W歷,僅103位教師畢業(yè)專業(yè)為基礎教育學科。通俗來講,部分教師為非師范類專業(yè)畢業(yè),且有不少學舞蹈、音樂、體育出身的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教授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要文化課,不能夠依據教師的專業(yè)和特長分配其授課的科目,而是在當前教學需求下,學校缺乏什么樣的師資,剩余的教師就從事什么樣的教學。整個縣域內最好的小學尚且如此,鄉(xiāng)鎮(zhèn)、村落小學師資問題更是不容樂觀。

2. 教學方式傳統(tǒng),難以達到現代化教學的要求。雖然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已經提出多年,要求學生參與教學的理念已不再新鮮,但西部多數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都以教師傳授為主,缺乏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意識,學生單方面接收,沒有課堂參與感,學生易走神;同時,學校缺乏青年教師,教師群體年齡老化,接收新鮮事物的能力較低,不能夠以最新的觀點和理念引導學生,且在教學中不能夠使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授課效果大打折扣。

3.學校教師管理體制混亂,教師缺乏流通與激勵。校際教師流動在西部地區(qū)根本不可能,差的學校沒人愿意去,好的學校擠破腦袋進不來。石阡縣第一小學在整個銅仁地區(qū)都首屈一指,縣內其他小學和鄉(xiāng)鎮(zhèn)小學的教師難有上掛、交流和學習的機會,更談不上調動;同時,學校管理混亂,難以形成有效的績效管理體制,不能有效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且教師資源緊張,教好教壞沒有任何的獎勵和懲罰,形成了教師行業(yè)的惰性,以“完成任務”為宗旨,難以保證教學質量。

2.3 家庭對基礎教育重視不夠

家庭是基礎教育的起點和基點,家長是孩子成長的導師和助手。受制于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石阡縣家庭教育滯后,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 超過40%的學生為留守兒童,缺乏引導和關愛。以石阡縣為代表的西部縣鄉(xiāng)轄區(qū)內勞動力大量流出到東部發(fā)達地區(qū)務工,導致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長期與父母分離,留守兒童數量激增,且缺乏親情的引導和父母的教育,隔代教育助生了學生諸多不良習慣的同時,在學業(yè)的完成上不能夠給予有效的幫助,由于性格缺陷,遇到問題不愿詢問老師和同學,成績的下滑又加劇自卑,從而形成惡性循壞。

2. 學生父母年齡結構偏小。西部貧困地區(qū)青年大多婚齡早,以致基礎教育學生父母的年齡多為23-28歲,過早進入婚姻,在家庭收支自由、生活隨意支配的同時,由于自身性格不夠完善,出現“小孩帶小孩”的情況,沒有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在孩子的成長中遇到問題,沒有恰當的方法和措施,不能夠以長輩的閱歷和學識幫助到孩子。

3. 家庭結構不夠穩(wěn)定,子女數量多?;辇g早的另一個后果就是隨著婚姻生活的年限變長,因為性格不成熟導致的婚姻破裂。據石阡縣民政局2015年數據,轄區(qū)內離婚率直逼30%,離異或重組家庭均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離異造成孩子自卑,重組家庭使得孩子不敢于表達困難和尋求幫助?;A教育階段的學生得不到家長的支持和幫助,往往在與同齡人的競爭中處于無法挽回的下風,甚至于產生心理疾病。同時,由于收入方式相對落后,家庭生產需要勞動力,所以家庭子女數大多大于二,父母同時需要投入到幾個孩子的教育中,使得對單個孩子的關注度和培育不夠,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缺乏悉心的指導和科學的引導,難以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3 西部地區(qū)基礎教育提升策略

3.1 大力提升社會重視程度

1.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堅持教育發(fā)展與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方針。西部經濟落后,致使教育尤其是“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中等及其以下教育,伴隨地方經濟的貧困而走入困境。西部貧困地區(qū)當前的問題是“生存”,而不是發(fā)展。政府對于先發(fā)展經濟還是先發(fā)展教育的問題始終無法得解。該不該占用學校的教育資源和教學時間而進行當地的經濟建設,從而解決整個西部教育發(fā)展中的“低質、低速”和“適應性、效益性”差的問題。西部貧困地區(qū)的教育尤其是中等及其以下教育,要與當地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必須把發(fā)展教育真正作為一項基礎性、先導性的工作來抓,轉變應試教育觀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教育更加貼近當地經濟和杜會發(fā)展的需要。

2.推進義務教育的普及工作。在西部,由于多種原因,基礎教育在辦學條件、經費、師資素質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都比較低。要千方百計將高素質師資資源配置到邊遠貧困地區(qū)和少數民族地區(qū)。各級政府應千方百計地把保證本地區(qū)所有適齡兒童都能接受義務教育納入政府目標,并扎扎實實地加以推進,保證義務教育的質量。

3.社會各界共同建立西部學生幫扶體系。社會各界要關注和關心西部學生,共同努力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健康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媒體應加強宣傳,增強社會的關注程度,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青年志愿者尤其是大學生志愿者積極開展關愛西部學生的各種輔導活動。這樣可以形成一個社會各界共同關注西部學生的氛圍,建立起共同幫扶西部教育體系。

3.2 逐步改善學校軟硬實力

1.完善基礎教育學校均衡布局。學校是基礎教育開展的物質場所,如何合理布局學校是基礎教育能否均衡發(fā)展的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作為新時期我國基礎教育發(fā)展的重要取向和價值選擇,其實現 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國民教育素質的水平?;A教育均衡發(fā)展是一個逐步 引導、實踐、完善的過程,是圍繞理念、人、財、物等的綜合發(fā)展,只能在發(fā)展中實 現均衡,在推進中追求創(chuàng)新。

2.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把師資隊伍建設擺在西部教育發(fā)展的優(yōu)先位置。進一步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加強師范院校學科專業(yè)建設,大力提升教師的學歷層次,提高科研和教學水平。鼓勵非師范院校畢業(yè)生和內地高校畢業(yè)生到西部民族地區(qū)任教。采取定向招生等特殊措施,充實和加強師資隊伍,加強中小學校長培訓,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3.提升基礎教育信息化、現代化水平。實施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以來,由國家拿出專項資金,專門補助落后地區(qū)學校信息化建設,配備計算機、電教設備等硬件。在硬件方面西部學校尚不欠缺,但硬件的真實應用對西部地區(qū)教育更加重要。在提供配套設施的同時也應實現資源共享,教育部門可以根據各個區(qū)域的教育發(fā)展水平各自或全國統(tǒng)一組織優(yōu)秀教師編寫、錄制統(tǒng)一的電教教材,利用網絡、電視等電教設備,實現電教教學的無差別化,最大程度抵消落后地區(qū)師資力量較差的不利因素。還可以利用信息手段,實現教師的異地流動。通過視頻設備,將東部高素質教師的課堂帶到西部地區(qū),從而實現老師和學生的良勝互動,解決異地任教動力不足問題。

3.3 完善構建家庭教育環(huán)境

1.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意識。西部農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們大多教育意識淡薄,既沒有充分意識到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又誤以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家長只要給錢給物當好“后勤部長”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學習成績、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師們去管教。家長應該改變這些不正確的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責任意識,明確教育子女是自己的應盡之責。還要讓家長認識到過于追求個人享樂和經濟利益,從長遠來看是不利于整個家庭的發(fā)展,是以孩子的美好前途為代價的。

2.完善家庭教育功能。首先,努力不讓子女成為留守兒童或者生活在單親家庭。父母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外出務工時應盡可能地把自己的孩子帶在身邊,或是父母在考慮外出務工、經商時,應盡可能留一人在家照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盡量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和完整。其次,父母應主動通過電話,寫信等方式加強與子女的溝通。進行情感交流和親子互動,盡量縮短時間間隔,增加溝通頻率,同時鼓勵孩子以自己喜愛的書信方式向父母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既讓子女感受到親情的溫暖,以便父母及時了解子女的成長。再次,家長應該及時監(jiān)督學生進行課后學習,逐步實現學校家庭合力提升學生成績。

3.建立家長與學校定期聯(lián)系制度。由于西部地區(qū)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距離較遠,家長和老師一年中見面次數極少。從而產生家長并不能及時得到學生在學校表現的反饋。因此,家長和學校教師之間應該建立定期聯(lián)系制度,通過家長會、佳訊通等方式達到家長和學校教師之間的良性溝通。

注釋

[1] 肖杰.從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內涵和特征探討實現均衡發(fā)展的策略[J]. 新課程(中學). 2016(01)

[2] 康德,盛志德.什么是啟蒙?[J].哲學譯叢.1991(04)

參考文獻

[1] 李振華.教育均衡有哪些新發(fā)展[J]. 時事(時事報告初中生版). 2010(06)

[2] 李祥云,楊彤,蘇楊.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國內研究評述[J]. 教育經濟評論. 2016(02)

[3] 劉成斌,童芬燕.農民工子女隨遷現狀與推進路徑[J]. 青年研究. 2016(01)

[4] 王黎,曲艷,楊進春.生本改變了西部教育的發(fā)展方式[J]. 人民教育. 2012(Z1)

[5] 楊文正.基礎教育信息資源優(yōu)化配置模式與機制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 2014

作者簡介

孫佳(1992-),女,漢族,在讀研究生,天津,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指導教師:王麗榮老師

小組成員

孫 佳,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

成陽超,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yè)。

司 林,計算機學院軟件工程專業(yè)。

天津工業(yè)大學碩士研究生中期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西部地區(qū)基礎教育小學教育
西部地區(qū)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中資源配置的思考
亞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19:29:17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區(qū)環(huán)境保護實效
人民論壇(2016年32期)2016-12-14 19:15:34
影響西部地區(qū)承接轉移產業(yè)的原因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政策話語的遷嬗
科教導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35:04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教育均衡發(fā)展:現代教育發(fā)展的新境界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22:42
“中國夢”之中國“自主高考”夢
文教資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0:58:38
基于微課應用的專遞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25:12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2:34
界首市| 黄平县| 叙永县| 驻马店市| 汾西县| 罗江县| 永宁县| 会泽县| 成武县| 佛山市| 禹州市| 利川市| 达尔| 东城区| 浦县| 会同县| 临安市| 临汾市| 宁陕县| 合川市| 云霄县| 疏勒县| 荆门市| 平安县| 南川市| 共和县| 稷山县| 将乐县| 墨脱县| 泊头市| 泰州市| 丹江口市| 兴山县| 巴东县| 南京市| 大石桥市| 南汇区| 澳门| 灵寿县| 汽车|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