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嬋娟
摘 要:探索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課程的課堂理論與實踐教學新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責任。本文以ICG三維教學模式為理論基礎,以教師、學生的角色互換為研究個案,探索此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ICG三維教學模式;角色互換;“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工作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不高。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以“綱要”課為例,從ICG三維教學模式入手,針對當代大學生的特點,探索角色互換在ICG三維教學模式中的運用。這種教學方法不僅適用于“綱要”課,還可以在其他思想政治課中進行推廣,有利于從整體上提升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性。
ICG三維教學模式主要包含獨學、對學和群學三個維度,角色互換包含學生的課前準備、課堂展示及討論,角色互換的各個階段與ICG三維教學模式的三個維度是相互對應的。本文將探討角色互換在ICG三維教學模式中的應用。
一、角色互換的應用條件
1.對教師的要求。(1)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與協(xié)調(diào)能力。與傳統(tǒng)教學課堂的教師講授相比,在角色互換的課堂中主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其教學過程靈活多變,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與協(xié)調(diào)能力,以應對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2)知識結(jié)構(gòu)的豐富性、新穎性和綜合性。當前“綱要”課的受眾是“90后”,他們身處的社會環(huán)境相對復雜,新生事物層出不窮,這使他們擁有了開闊的視野,他們求知欲強,喜歡求新求變、張揚自我。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對新鮮事物有較強的接受能力,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游刃有余。(3)具備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念。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理念,注重挖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面對學生在角色互換課堂上表達出的不同言論要以引導為主,避免強制灌輸。
2.對學生的要求。(1)較強的學習與合作能力。在獨學階段,學生要按照小組分配進行課前準備,包括資料搜集、分析、整合等。在對資料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要形成個人的認識,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2)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對學階段,角色互換要求學生能夠完成對某一章節(jié)問題或某一專題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生逐層深入講解知識點,并借助語言傳達給其他學生。(3)責任心強。在ICG三維教學模式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要認真對待角色互換,從獨學、對學,再到群學都能切實擔負起責任。
二、角色互換在ICG三維教學模式中的運行過程
學期之初,筆者將所在班級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大學公共必修課為大班教學,學生少則80人,多則超過150人。為便于操作,筆者將班級學生分組,以6~8人一組為最佳,每組指定組織者。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教材和專題,選擇本組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準備,之后選擇代表在課堂上完成講課活動。為進一步增強學生參與的動力,教師提前告知學生參與者會獲得平時成績加分,以最大限度地動員全班學生參與其中。
在角色互換教學中,教師要傳授給學生相關技能,使其具備擔當教師角色的能力,其流程圖如下:
1.獨學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在課前完成,相當于教師的備課階段,備教材、備學情,準備時間由小組自行掌握。在這一階段中,小組成員根據(jù)本組所選章節(jié)或?qū)n}搜集相應資料,包括文字、圖片、影音等,將其作為授課材料。材料搜集完成后,小組成員討論,對材料進行篩選、整合,在此基礎上生成授課資料,如講稿、PPT等,并推選出主講人,其他人補充。由于絕大多數(shù)學生并無授課經(jīng)驗,對如何授課無從下手,所以在講臺上會出現(xiàn)膽怯、不知所措等情況。因此,在這一階段中,教師需向?qū)W生提供必要的幫助,針對授課內(nèi)容向?qū)W生提供參考書目、網(wǎng)站以及制作PPT的技巧等,通過師生互動幫助學生做好課前準備。
2.對學階段。在對學過程中,由每小組推選出的主講人
在教師和全班學生面前進行成果展示,可以是多媒體授課或文本感悟,還可以加入短劇、游戲等形式,目的是寓教于樂,創(chuàng)設情境。主講人展示完成之后,小組其他成員進行補充說明,逐層深入,以達到教學目的。在這一階段,課堂完全以學生為主導,學生對課堂進行組織和管理,完成正常的教學活動;教師則是聆聽者和記錄者,對學生授課中的閃光點加以激勵,對學生授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糾正。
3.群學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教師對授課小組的授課內(nèi)容進行補充和點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這樣不僅可以實現(xiàn)學生間的互助合作,更重要的是形成理論與觀點上的激烈碰撞,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群學階段涉及師生間的群體互動,通過討論交流,使學生積極參與,樂學、會學,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其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此外,這一階段教師還應對學生在授課過程中出現(xiàn)的閃光點和不足進行激勵和糾正。如有的小組會在授課中設置提問環(huán)節(jié),這對沒有任何教學經(jīng)驗的學生來講是比較難掌控的一種形式;另外,臺下學生無回應,對敏感問題出現(xiàn)起哄現(xiàn)象等,都是授課學生有可能遇到的問題。所以對于這樣的小組,教師需要加以激勵,適當鼓勵其他小組在授課中發(fā)散思維,活躍課堂氣氛。
三、角色互換在“綱要”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角色互換在“綱要”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評價機制不完善。從前文分析可知,角色互換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有很大差別。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自主性較強,教師的監(jiān)管有所不足。如小組在獨學階段如何判斷學生對小組整體的貢獻,怎樣判斷學生在“I”“C”“G”三個維度中的表現(xiàn),這些問題都亟須教師構(gòu)建新的評價機制方可解決。
“綱要”課角色互換課堂教學尚處于探索階段,許多理論與實踐問題仍有待進一步厘清。教師要不斷完善角色互換教學法理論,并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讓“綱要”課堂“活”起來,讓學生說出來,讓學生動手做起來,鍛煉學生對歷史問題的認識能力。
參考文獻:
[1]梁大偉,徐向紅,崔酣.《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ICG”三維教學模式探析[J].現(xiàn)代交際,2014(9).
[2]譚玲玲.“角色互換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3,27(5).
[3]李坤鳳.“角色互換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師院校的應用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