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娟 王福娟
【摘要】 目的 觀察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重癥患者中綜合護理服務的實施效果。方法 90例ICU重癥患者作為實驗對象, 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服務, 對比兩組實施效果。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心理狀態(tài)、睡眠質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非常滿意30例, 基本滿意14例, 不滿意1例, 滿意度97.78%, 對照組非常滿意20例, 基本滿意17例, 不滿意8例, 滿意度82.22%;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ICU重癥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服務后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與睡眠質量, 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臨床應用具有重要價值,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重癥加強護理病房;重癥患者;綜合護理服務;實施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9.105
ICU是危重癥患者搶救的場所, 也是現代科技的產物, ICU患者因疾病病情差異, 臨床救治率有明顯提高[1]。但是, ICU患者因病情較重, 具有病情進展快、易感染等特點, 治療效果很容易受到影響[2]。綜合護理服務對ICU重癥患者臨床恢復起到重要的作用, 現將研究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ICU重癥患者作為實驗對象, 所選研究對象排除了意識障礙、不能與護理人員正常交流的患者。隨機將90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45例。對照組男29例, 女16例;年齡25~70歲, 平均年齡(55.1±9.8)歲;20例為急性腦血管疾病, 5例為急性呼吸衰竭, 10例為多發(fā)傷, 4例為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 6例為其他。觀察組男28例, 女17例;年齡24~70歲, 平均年齡(54.2±9.9)歲;19例為急性腦血管疾病, 6例為急性呼吸衰竭, 9例為多發(fā)傷, 5例為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 6例為其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 監(jiān)測患者心電圖, 定時進行護理交接, 執(zhí)行醫(yī)囑對患者用藥和檢查, 確保所有引流管通暢。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服務, 具體措施[3-6]:①評估患者的焦慮、抑郁等心理變化情況, 護理人員掌握患者的家庭情況與心理狀態(tài), 以親切耐心的服務態(tài)度與患者溝通, 為患者講解ICU病房情況、使用設備的作用等, 使患者可以感受到醫(yī)院的關懷, 充分信任護理人員, 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 更好的配合完成ICU各項治療與護理操作服務。②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結合患者心理情況, 為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 幫助患者建立康復的信心。護理人員以耐心的語氣為患者講解, 解答疑問, 提供舒適的護理服務, 可以使患者保持樂觀心理情緒接受治療和護理操作, 以此疏導患者的心理壓力。由于ICU重癥患者病情十分嚴重, 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情緒, 這就與普通病房的患者有著很大差異。所以, 護理人員要保持患者舒適的ICU休息環(huán)境外, 還要為患者提供細致的護理服務, 從而減輕患者的焦慮、恐懼等心理狀態(tài), 利于患者疾病及早康復, 及早恢復身體健康。③滿足患者心理需求, 護理人員要以耐心而親切的態(tài)度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 使患者了解疾病治療方法與護理操作過程, 更好的配合完成臨床治療, 為患者講解成功康復患者案例, 以此幫助患者充分康復的信心, 及早離開ICU。同時, 由于ICU費用較高, 有些患者在ICU時間過長, 會過于憂慮ICU費用會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 所以, 患者容易產生焦慮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為患者講解, 不良心理對臨床恢復的影響, 使患者了解保持平穩(wěn)心態(tài)可以更好的恢復, 盡早離開ICU, 更好的配合護理人員工作。④環(huán)境護理, 環(huán)境會影響患者情緒, 尤其是ICU重癥患者需要合適溫濕度, 而且ICU要保持適當通風和整潔, 才能符合重癥患者的基本條件。⑤有些患者病情在允許探視范圍內, 護理人員要安排好患者的探視工作, 使患者可以感受到家屬的照顧, 減少孤單與絕望感, 可以減輕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tǒng)計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睡眠質量評分情況, 根據情緒自測表評價兩組心理狀態(tài), 根據睡眠質量自測表對兩組睡眠質量進行評價。根據本院自擬調查問卷統(tǒng)計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以100分為滿分, >90分表示非常滿意, 70~89分表示基本滿意, <69分表示不滿意, 滿意度=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7]。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心理狀態(tài)與睡眠質量比較 治療前, 觀察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為(56.48±2.26)分, 對照組為(56.50±2.25)分;
治療后, 觀察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為(77.12±2.26)分, 對照組為(65.15±7.28)分。治療前, 觀察組睡眠質量評分為(16.80± 3.52)分, 對照組為(15.95±3.71)分;治療后, 觀察組睡眠質量評分為(38.79±3.54)分, 對照組為(25.46±3.18)分;治療前兩組心理狀態(tài)與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心理狀態(tài)、睡眠質量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非常滿意30例, 基本滿意14例, 不滿意1例, 滿意度97.78%, 對照組非常滿意20例, 基本滿意17例, 不滿意8例, 滿意度82.22%;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ndprint
3 討論
ICU病房為減少感染發(fā)生, 大多限制家屬隨意探視, 患者搶救恢復神志后, 因不能接觸家人, 會長期處于空虛的心理狀態(tài), 聽到ICU各種監(jiān)視器的嘀嘀聲, 各種報警聲音會影響患者睡眠質量, 而且患者還會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8]。對患者實施護理服務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緒, 還能利于患者健康恢復和預后, 使患者增強對康復的信心。ICU護理服務加強和患者的溝通, 堅持無菌操作, 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和環(huán)境護理等綜合護理服務, 對患者睡眠質量進行干預[9]。加強和患者家屬的溝通, 及早發(fā)現患者不良情緒, 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 及早將患者病情告知家屬, 使患者家屬共同配合, 為患者提供多方面服務滿足患者心理需求[10]。可見, 觀察組ICU重癥患者實施綜合護理服務護理效果較好, 經過綜合護理服務后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與睡眠質量, 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臨床應用具有重要價值,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璐, 王玲, 陳銀嬌.對ICU危重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探討.當代醫(yī)藥論壇, 2014, 12(20):104.
[2] 劉榮惠.綜合護理干預在呼吸系統(tǒng)重癥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12(19):167-168.
[3] 莫崇愛, 左鳳華.分級護理管理對ICU重癥患者護理效果分析.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4, 27(9):1233-1234.
[4] 譚聶瓊. 綜合護理干預在ICU重癥患者中的應用. 醫(yī)學信息, 2015, 28(28):192-193.
[5] 馬春香. 綜合護理干預在ICU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醫(yī)學信息, 2016, 29(31):174-175.
[6] 吳宗渠. 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ICU重癥護理中的應用.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4(e02):167-168.
[7] 宋緒梅. 對ICU重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探討.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5(17):241-242.
[8] 孫朝霞, 張雪, 王甜, 等. ICU 重癥患者護理中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5(8):268.
[9] 陳立煥. 綜合護理干預在ICU患者中的應用. 泰山醫(yī)學院學報, 2015, 36(8):947-948.
[10] 張貞. 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ICU重癥患者護理中的實踐與效果研究.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28):236-237.
[收稿日期:2017-03-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