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 要: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和鍛造也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在當前階段,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有利于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同時也能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加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因此,根據(jù)高中語文有效閱讀策略的分析和研究,具體談談如何幫助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閱讀思維品質(zhì)和閱讀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有效閱讀;策略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矚目的。當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發(fā)展到一定水平的時候,他們對閱讀的把握和理解就會繼續(xù)上升到一個更高層次的水平。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jù)著相當大的比例。如何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提升自己的閱讀效率,改善自身的知識結(jié)構,從而使語文學習更加得心應手,是要研究的重點。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大量課程教學迎來了改革,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相比,不少學生已經(jīng)逐步開始對自身的課堂主體地位具有一定的意識。但在此期間,由于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并不全面,導致出現(xiàn)了一些理解上的偏差[1]。他們雖然接受了比較前沿的教學信息,比如將閱讀感悟和個性化閱讀貫徹到當前的語文教學課堂中去,但還是存在實踐不足的現(xiàn)象,缺乏實效,這樣一來,閱讀教學的本質(zhì)并沒有被發(fā)揮出來。
2.忽視學生自身感悟
閱讀教學一個最重要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引領學生去進行自我思考。但從現(xiàn)階段的教學現(xiàn)狀不難看出,老師還是沒有將這個因素重視起來[2]。閱讀的最終目的并不是讀,而是在真正理解的基礎上將學生的感悟激發(fā)出來,這樣一來,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就能進入一個更深層次的水平。
二、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的探討
1.從宏觀角度出發(fā),完成“初讀”到“通讀”
所謂初讀,就是在閱讀之前,先將作者的相關資料理解透徹,比如該文章的寫作背景和社會風情等等,先讓學生對此有一個較為全局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對作者接下來所要敘述的內(nèi)容有一個更為直觀的了解。基于此,學生才能繼續(xù)深入學習,到達“通讀”的層面。所謂通讀,就是將文章大意理解透徹,不僅能夠?qū)⒆髡呦胍磉_的感情主線抓穩(wěn)抓牢,也能就此表達出自己的感悟。比如老師可以以《故都的秋》為例,先告訴學生,在以描寫四季為主的著名文章中,除了郁達夫的這篇《故都的秋》,還有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這兩篇以四季作為主要題材的散文可謂文壇翹楚。老師在給學生上閱讀課的時候,要注意將敘述線索以文章的課后背景切入進去,比如郁達夫在寫《故都的秋》這篇文章的時候,字里行間都在流露出一種深遠的憂郁和冷落,郁達夫身處的當年,是1933年開始四處游歷的安逸生活,當時的他對生活沒有太多的顧慮,有的只是詩人特有的平實和沉靜,老師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fā)讓學生自行感受郁達夫在寫作的時候的所思所想,以及“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碑斪髡哒f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又在想著些什么呢?以此來點撥學生去進行自我思考和探尋,從而將有效閱讀的實質(zhì)發(fā)揮出來。
2.利用信息技術來擴大學生的閱讀面
在信息技術飛速普及化的今天,新鮮資料觸手可及,足不出戶就可以隨手汲取有效信息,可謂大大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面。但在學生的課下時間,他們往往不會進行自覺閱讀,這對他們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是有害而無益的。因此,老師要注意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多觀看和閱讀經(jīng)典篇章的機會,讓學生在不斷的授課過程中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比如,在給學生講完了《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時候,還可以進一步給大家介紹一下朱自清的《背影》,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給學生觀看《背影》的相關寫作背景,同時給學生呈現(xiàn)出朱自清在創(chuàng)作這篇文章的時候的所思所想,是什么讓朱自清如此有感觸,除了父親蹣跚而慢步的背影,是否還存在別的隱性因素?這兩篇文章寫作手法完全不同,但都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朱自清的風格,特別是《背影》中朱自清描寫父親在月臺上那樣一個笨拙而不便的背影,其實讀來還是讓人略感心酸的。此外,老師除了讓學生廣泛地接觸不同的文章,還要注意讓他們?nèi)フ務勛约旱母惺芎腕w悟,并學會用讀書筆記的方式記錄下來,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便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來,同時有效閱讀的目的便也達到了。
總之,有效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深入貫徹其實是一個很有必要的舉措,它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更多理性而有邏輯的思考,從而使他們的語文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并促進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的科學開展。
參考文獻:
[1]陳慶新.既要讀“進去”,又要讀“出來”: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學科教育,2004.
[2]張莉.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提問現(xiàn)狀及有效提問設計的原則[J].考試周刊,201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