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修禮
科技的進步對社會和經濟發(fā)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科學教育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重視,科學課程也已經成為小學階段的必修課,有利于小學生的科學啟蒙和科學意識的培養(yǎng)。在科學教學中,“做中學”這一教學方法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重視,“做中學”強調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來探索、學習和發(fā)現(xiàn),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對學生的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對“做中學”在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方法進行研究和探討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激發(fā)和保護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熱情
好奇心是科學精神萌芽和成長的催化劑,好奇心可以使小學生對一些現(xiàn)象產生探究的興趣,激發(fā)強烈的學習和探索欲望,有利于科學教學的開展和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是“做中學”順利實施的前提。因此,教師面對學生的好奇心和疑問時,切忌敷衍了事或者粗暴打斷,而應該給予保護和鼓勵,并以此為契機進行科學教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學習熱情。例如,在學習動物的進化以及環(huán)境對進化的影響時,為了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和體驗,我組織學生去動物園參觀,學生們普遍對駱駝感到好奇,不停地問:“它的背上為什么有兩座小山?”“它的脖子下面好像有個袋子?”“它為什么長得這么高?”面對學生的好奇,我適時引入動物進化的知識以及駱駝的生長環(huán)境對進化的影響,使學生明白駱駝的身體特征都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而逐步進化而來。這樣一來,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習熱情高漲,不知不覺間吸收了大量的知識,教學效率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也超出預期。
二、建立和完善適合 “做中學”的教學環(huán)境
科學課程是一門講究實踐的學科,其中有大量實驗、操作等內容,需要學生自己動手探索和實踐,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很難培養(yǎng)對科學的興趣。因此,要順利實施“做中學”的教學方法,就要創(chuàng)設適合“做中學”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能產生動手的興趣和愿望,激發(fā)他們探索的欲望。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學校應建立專門的科學實驗室,配備完善的實驗設備,保證學生能順利地進行實驗操作。例如,在講解污水處理時,抽象的理論很多學生都無法理解,教師通過實驗來講解就會直觀明了,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實驗室中老師先講解實驗步驟,如靜止、沉淀、加入明礬、自制濾水器過濾、過濾水等,再讓學生自己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思考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對知識會有更深的理解和體會,記憶也會更加牢固。
三、開發(fā)和利用各種資源實踐“做中學”
科學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科學的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開發(fā)和利用各種資源,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實踐和思考。學習資源總體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學校資源,如學校的實驗室、圖書館、科技園地等,二是家庭資源,如家庭養(yǎng)育的各種動植物;三是社會資源,如工廠、農場、動物園、植物園、科技館等。在這些資源中,到處都可以學習到科學知識,通過教師設定不同的課題,學生可以進行各種實踐,實現(xiàn)“做中學”。例如,學習水污染知識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水污染的現(xiàn)狀和源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選取水域取樣,將水樣帶回學校,比較不同地區(qū)的水污染情況,思考“污染源是什么”等問題,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科學知識和現(xiàn)象,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科學。
四、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幫助“做中學”順利實現(xiàn)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進入課堂,教師和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渠道也日益多樣化。在此背景下,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現(xiàn)代化資源,將科學教材中比較抽象的內容通過多媒體或網絡技術展示出來,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促使他們自己去探索、去實踐,提高自身科學素養(yǎng)。例如,在學習宇宙知識時,太陽系中的行星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到,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視頻或動畫,學生觀看以后,教師要求他們自己用紙板制作太陽系行星圖,每個行星的位置、相對大小等按照學習內容制作,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再比如講解星空知識時,很多星星及星座都無法用肉眼觀察到,教師可以通過圖片或視頻給學生講解,學生產生興趣后自然會在現(xiàn)實中觀察星空,不斷思考和探索,也實現(xiàn)了“做中學”。
總之,小學生是國家未來科技發(fā)展的主要力量, 通過科學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yǎng),關系到他們自身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甚至影響到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因此,對小學生進行科學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白鲋袑W”是科學教學中核心的教學方法,小學生只有不斷地實踐和探索才能學會思考問題、搜集信息、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素養(yǎng)和綜合技能,成長為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楊友樂,顧長明.小學科學教學中“做與思”有效融合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6(23).
[2]王振清.小學科學新課程實施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J].學周刊,201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