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明
我們結合學校實際,把社會資源作為國家、地方和校本課程的必要補充,開發(fā)鮮活的地域資源,以基地資源為依托,以學科課程為切入點,構建特色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優(yōu)化學生學習方式,拓展學生探究實踐空間,最終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
學校把校外實踐活動納入“博物教育”育人體系,即以課程體系構建、教師隊伍建設、學校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三位一體”的育人平臺為支撐,把學生培養(yǎng)成博愛厚德(有愛心、有道德、有胸懷)、博學篤行(會學習、會生活、會實踐)、博藝尚美(懂藝術、懂健體、懂欣賞)的博物少年。
每一個基地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資源內(nèi)容。學校通過學科拓展、綜合實踐研發(fā)、德育主題結合等途徑,對區(qū)域內(nèi)的特色資源,如北京(臺湖)國際圖書城、北京歡樂之都青少年職業(yè)體驗館、北京運河瓷畫藝術館、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等,進行深入探究、有效研發(fā),多學科整合、多角度切入,打造不同學科、不同學段、不同主題的活動序列,為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走進基地開展校外實踐活動拓寬了實施途徑。
例如,北京韓美林藝術館與學校僅一墻之隔,學校對于館內(nèi)資源的研發(fā)從最初的開發(fā)藝術類課程,逐步拓展到美術、語文、音樂、歷史、地理、品德(政治)、勞技、綜合實踐等多個學科領域,初步完成了包括“走進大師的童趣世界”“聆聽大師的藝術語言”“感受大師的藝術文化”“研習大師的藝術魅力”“踐行大師的品格精神”五個主題二十幾項內(nèi)容,且具有濃郁特色的校外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發(fā)。
每項課程的研發(fā)與實施,都是在學校統(tǒng)籌安排下,先組織各年級相關學科教師前往基地進行資源考察,由各年級組、學科組分別確定活動主題,明確目標任務,做好相關教育。然后,指導教師在活動前引導學生初步調(diào)查、了解館內(nèi)資源情況,確定研究主題,制定實施計劃,并熟悉活動流程,模擬活動路徑?;顒忧暗某浞譁蕚涓淖兞艘酝鶎W生活動走馬觀花、停留在表面的現(xiàn)象,讓學生真正成為活動的實踐者、探究者和受益者。
此外,學校還依托韓美林藝術館的藝術資源,結合學生實際,研制了學生活動指導手冊,利用館內(nèi)人力資源,培訓學生志愿講解員?,F(xiàn)在,已有幾十名學生志愿講解員活躍在藝術館內(nèi)的各個展廳,并利用節(jié)假日為前來參觀的游客做志愿講解,受到廣大家長及社會的關注與好評。
一年多來,我們的校外實踐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了明顯提升,體現(xiàn)在藝術素養(yǎng)、文明素養(yǎng)、參與意識、合作意識、溝通能力、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奉獻精神等多個方面;教師在全面育人理念的領悟與貫徹、教育資源的梳理與整合、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實際教學效果的評估與改進等多個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學校的辦學特色進一步豐富鮮明,“博物教育”體系更加完善、課程更加豐富、氛圍更加濃郁。
編輯 于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