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正美
摘要:家長會是家校溝通的橋梁,一方面是為了讓家長了解孩子成長的情況,另一方面是為了家校齊抓共管,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然而,近年來,家長與學生都談“家長會色變”。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筆者提出了了多元化家長會的策略及優(yōu)勢,以圖將家長會變成家校合力的平臺。
關鍵詞:家長會;溝通;平臺
中圖分類號:G6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7-074-1
過去開家長會,主角當然是班主任,任課老師是配角,而家長只是一個聽眾。家長會中,學生成績不好或違反紀律,老師就會把“恨鐵不成鋼”的情緒發(fā)泄在家長的身上。家長跟犯了錯的學生一樣,一邊聽訓,一邊抑制著心中越來越大的怒火。試想這樣的家長會怎么能受到家長的歡迎?那么,什么樣的家長會才是適應當今社會教育環(huán)境的新模式?我根據(jù)初中三年不同時段的特點和班級實際情況,融合了以下幾種家長會模式,收到較好的效果。
一、多元化家長會的種類
1.互動式家長會。這種家長會時間通常安排在七年級新生入學或中途接班第一次家長見面會時。主要是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向家長明確班級管理和學科教學中的一些基本要求;提出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在家需要做的工作;初步了解學生以前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聽取家長對班級管理和教學的建議。
2.討論式家長會。這種形式的家長會通常每學期一次,時間一般安排在每學期開學一個月或期中考試后。主要針對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某一、二個突出問題,如學生玩手機、打游戲問題,采用沙龍討論的方式,讓家長們暢所欲言,在家長們的發(fā)言中探討出一種解決的方法。
3.聯(lián)誼式家長會。這種形式的家長會通常每學期一次,時間一般安排在每學期末考試后或下學期剛開學時,以開放式主題班會的形式,邀請教師、家長一起參加,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的風采,老師可以展覽學生的作業(yè)、作品、獲獎證書等,這樣的家長會不僅讓家長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學會多角度地賞識自己的孩子,而且氣氛和諧歡快,可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4.座談式家長會。這種形式的家長會,通常和學校召集的統(tǒng)一的家長會銜接。等學校統(tǒng)一開完校會,家長回班后,將全班現(xiàn)有的六組合并成三組,家長跟隨孩子,各任課老師分成三組輪流到各組交流。每組家長和教師互動交流;家長和家長互動交流;學生與家長的交流;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交流。通過面對面、心與心的交流,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fā)展。在這種模式中,學生和家長是真正平等的。學生有什么想法,家長有什么想法,雙方在這種和諧的氣氛中進行坦誠地交流,通過交流,達到意識上的共鳴。
5.個別式家長會。這種形式的家長會,對家長來說在時間上相對比較靈活機動。針對班級最近情況的需要,班主任向學校申請一間座談室,在一周內,家長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提前通過電話或者其他形式與班主任“預約”一個時間來校。如果一周內沒有合適時間,還可以延長到下一周。班主任、任課教師與家長、學生“一對一交談”,可以更好地交流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現(xiàn)。
6.網(wǎng)絡式家長會。這種模式不受時間限制、內容多樣、方法靈活,能激發(fā)家長、學生主動參與家長會的興趣,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和諧、愉快的氛圍,增進家長、教師、學生“三方”間的感情和相互理解,從而吸引家長積極配合學校,督促自己的子女在學校、家庭、社會中健康成長,最終達到配合學校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二、多元化家長會的優(yōu)勢
1.變“報告型”為“座談型”。以往的家長會是學校幫助班主任精心備課,制作課件,然后由班主任在臺上口干舌燥地宣講、“匯報”,家長在下面規(guī)規(guī)矩矩地聽講、筆記。改革后,“預約”而來的家長直接走進了辦公室,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家長們還可以走進校長室、主任室,表達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建議等。家長們還可以走進課堂,坐下來耐心聽上幾節(jié)課,課后與孩子和老師交談一番。
2.變“單線條”為“多維度”。傳統(tǒng)家長會時間短,教師主要通報的是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不可避免地要按成績劃分不同的“層次”,家長也便有了三六九等,隨時接受來自老師的表揚或批評。特別是成績稍差的學生家長,視家長會如赴湯蹈火一般,輕易不敢“出山”。家長會改革后,不僅僅是進行平等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家長可以了解學生的成長過程,不僅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還有他們在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社會實踐、學?;顒又械拈W光足跡等等,家長可以看到一個真實的多面的孩子?;蛟S一張運動會或演講會的證書附帶老師們的贊語會令他們熱淚盈眶!
3.變“獨角戲”為“大合唱”。過去的家長會是由班主任主持,由班主任介紹班級的總體情況、各學科的學習情況以及班級存在的問題,是從班主任的角度對班級和學生進行分析。當然,負責任的班主任會在家長會之前征求各任課教師的意見,但是,在任課教師的潛意識中,家長會就是班主任的事,是班主任的“獨角戲”。
4.變“一小時”為“一星期”。其實,家長們一般都有自己繁忙的工作,統(tǒng)統(tǒng)讓“家長必須某日某時來”的做法就顯得不近人情了。據(jù)了解,在某些行業(yè),因為一個做家長的員工請假,整條生產(chǎn)線停滯了。因此,我們不再采用全年級統(tǒng)一固定時間召開的做法,將時間延長為一周,讓家長根據(jù)自己的工作實際,在一周內選擇適合的時間,提前“預約”來校。家長可以選擇周一到周五的班主任沒課的時間,如果一周內沒有合適時間,個別學生家長的時間還可以適當延長。家長會改革后,家長到學校不僅跟班主任交流,還會孩子的任課教師進行交流,甚至到教室內聽課,這樣,學生所在班級的所有任課教師都要從自己的角度對學生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家長會就由班主任的“獨角戲”變成了全體教師參與的“大合唱”,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多元化家長會,讓家長會成為教師、家長、學生訴說心聲的樂園,更是搭建了家校共育的合力平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