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士偉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主要場所,為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熟知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設計圍繞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通過一定的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課堂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課堂教學;主體地位;學習興趣;積極性;主動性
前言
課堂教學是物理教學的基本形式,也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主要場所。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是物理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筆者認為,物理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一個特殊認知過程,同時也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熱情,在逐步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同時,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和科學素質?,F(xiàn)筆者就在物理課堂中如何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 合理定位教學目標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是否合理定位教學目標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以及課堂教學過程的整體效果。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定位教學目標,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有效連接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探索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在定位教學目標時,教師首先要注意以國家教委頒布的教學大綱為依據(jù)。其次,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從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知識能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合理地位,做到既不一味追求高層次目標,也不忽視高層次目標,進而結合學生實際,提出能體現(xiàn)不同的能力要求,不同深淺的教學目標。此外,在定位教學目標時,教師要注意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方面,教師所提出的教學目標是為了促使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而非主要是為了部分學生而設置的。最后,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除了明確教學內容中各知識點的具體達成目標外,還要主要把握好教學中的方向目標以及學生的學習目標。所謂,方向目標指的是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一定時間段,也就是多節(jié)課的積累才能逐步達到的目標。而學生的學習目標則是通過學習學生能夠獲取的知識與能力方面達到的目標,比如說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理解并掌握該定律的含義及其運用。
二、 合理設計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根據(jù)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教師主要起到的作用是主導作用,而學生才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而且無論什么樣的教學過程,其最終目的都要以促進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為最終目標。所以,新課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的重要性。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填鴨式的教學形式,要注意把教學目光投向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揮發(fā)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能力,發(fā)展個性。為此,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合理設計自己的課堂教學,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時首先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熱情。比如說在學習有關牛頓第一定律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入如笛卡爾、伽利略、牛頓等著名科學界的事跡,從而讓學生意識到這一定律的得出是眾多科學家艱辛付出所得的,進而發(fā)揮榜樣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向學生介紹一些生活中的科學家或者是勞動模范的光輝業(yè)績,進一步固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這樣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就會越來越高。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辦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物理教學的積極性。良好的問題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探求興趣。所以,在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將那些學生不知與知,淺知與深知的知識以及需要學生解決的矛盾問題合理設計到問題情境中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物理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三、 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
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fā)展。相反如果課堂教學沉悶無趣,那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感到壓抑、枯燥,進而也就使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大大地降低。為此,在教學中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中就要注意積極地為學生營造愉快、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探索能力。比如說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通過幽默的教學語言,活躍課堂氛圍。特別是在物理教學中,由于學生千差萬別,教學過程隨時可能會發(fā)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對于一些教學意外,教師如果能夠運用幽默的語言藝術,不僅可以讓課堂充滿和諧,而且還可以使教師的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通過微笑、眼神示意等豐富、友善的表情,向學生傳達出欣賞、關注的信息,也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進而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在教學中教師如果經(jīng)常板著一副面孔,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恐懼和不安,甚至會讓他們感到無助,進而對探究知識感到厭惡。而教師如果能夠常以微笑以及其他的身體語言面對學生,則可以讓學生感到欣慰和自信,進而為課堂教學營造寬松和自由的氣氛,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對于這類學生的插話,教師要注意對其進行積極的鼓勵。這樣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學生都可以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疑問,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從而不斷活躍課堂氛圍,真正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青.物理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幾點做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1(17).
[2] 高月仙.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培養(yǎng)學生主體品質[J].山西教育(教學),2011(01).
[3] 牛志松.物理課堂教學如何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J].新課程學習(中),2011(05).
[4] 張震濤.強化文本主體意識 提高文本解讀能力[J].中學語文,201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