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華
【摘 要】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架構中的主導作用及內在特性,決定了課堂有效教學,必須始終在教師的有序引導和科學指導下開展和實施。實踐證明:教師只有把自身主導作用的充分發(fā)揮,讓學生自覺的把學習的愿望、潛能、想法充分激發(fā)出來,才能實現學與教的高度統(tǒng)一,科學發(fā)展。本文作者從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出發(fā),對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從三個方面開展簡要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教學;主導作用;科學發(fā)揮
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學生在其中發(fā)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教師所具有的主導特性,決定了課堂有效教學,必須始終在教師的有序引導和科學指導下開展和實施。隨著以能力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核心的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評判,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其評判的標準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內涵發(fā)生了顯著變革。這些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課堂有效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和標準。小學數學教師只有充分發(fā)揮自身教學功效,展示自身主導作用,積極作為,科學施教。鑒于此認識,本人現對有效教學之中教師作用的發(fā)揮,從三個方面予以簡單論述。
一、發(fā)揮情感提振作用,增強學生主體能動參與意識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fā)學生的能動精神。筆者發(fā)現,少數學生之所以缺乏參與學教活動的興趣、缺少探索學科知識能動的意識,根本原因在于教師未能從學生認知的發(fā)展實際以及情感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出發(fā),激發(fā)和提振學生的學習情感。加之讓學生主動的學習、能動的學習、深入的學習,是當前新課改教學的重要導向。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開展有效課堂教學,首要任務就是要做好做優(yōu)學生數學學習潛能的激發(fā)工作,善于利用現有的豐富數學教材資源、貼近現實生活的社會問題以及現代化的教學現代化器材等,在教學語言激勵的基礎上,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貼近生活的教學場景,讓學生的認知與現實生活無縫銜接,深入情感發(fā)展區(qū),實現能動參與意識的有效增強,如“時、分、秒”一節(jié)課講解中,教師先運用教學語言向學生講述關于時間的童話故事,從而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借助于現代化的電腦、教學軟件以及投影器材等,為小學生展示出“某位同學在一天中學習、生活、休息時的不同時刻”等不同時間段的動態(tài)畫面,從而讓學生在感受生活現實意義的同時,內心受到刺激,情感受到激發(fā),保持積極能動的學習情感進入新課教學進程。
二、發(fā)揮探析指導作用,促進學生主體有序深入探析
教會學生正確有效的解題方法,指導學生科學有序的探析思維,是不同階段、不同學科教學工作者共同的使命和職責,也是教師主導作用的生動呈現。眾所周知,有效教學,其重要內涵之一就是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進程中,要高度重視小學生數學新知內容探析活動的指導,根據小學生解析的現有實情,組織小學生結合解題要求,研習問題條件,找尋其內在的深刻關聯(lián),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數學思維和研習,從而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推動小學生主體在有序深入的數學探析活動平穩(wěn)前行。需要指出的是,小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指導,教師要掌握好“導”的力度,不能全程包辦,更不能置之不理,而應該有的放矢,收放有度,防止“兩極分化”現象發(fā)生。如“有一塊青菜地,中間是有兩個小池塘,如圖,平均每平方米菜地能生產出8千克的青菜,這塊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這塊地能產出多少千克的青菜?”案例教學中,教師采用以教導學的講解方式,先組織小學生開展閱讀研習題意的活動,小學生通過反復閱讀問題題意,認真研習題意條件內容,從而意識到:“這個問題是考察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此時教師向學生提出“根據該問題的解答要求,我們需要運用什么樣的數量關系式?”問題,這時小學生結合題意研習以及教師提問,進行綜合研習思考,發(fā)現“實際是通過計算不同面積的圖形,然后通過圖形的組成部分來求解”,可以得到該案例的解題思路為:“這塊地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根據它們的面積公式計算即可求解,再根據總產量=單產量×數量,列式計算即可求解”。教師此時強調指出,“本題主要是利用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與單產量、數量和總產量之間的關系解決問題”。這樣,小學生在自主思考和以教導學的進程中,通過逐步深入有序的思考研習,逐漸獲取了分析解答該類型數學案例的方法和路徑,切實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水平。
三、發(fā)揮指點評判作用,提升學生主體高效學習效能
評講指點學生學習得失,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體現教師主導作用的載體。筆者發(fā)現,教師教學評講精確得當,能夠讓學生獲得再次升華的機會,獲得再次改進的機會。而有效教學,精彩之處就在于學生自我改正、自我剖析、自我提升。因此,教師應該發(fā)揮教學評講的積極功效,實時對小學生本節(jié)課所作出的具體表現以及解決問題的經過,進行科學全面的綜合評述,通過啟示性語言,引發(fā)小學生自我思考、自我改進,從而提升自主學習的效能。
總之,課堂有效教學需要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予以科學的指導和點撥,推動小學生在認真探析、科學探究的進程中,實現學習情感、學習技能、學習品質的提升和養(yǎng)成,為新課改預設目標的達成打下深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寧.淺談教師在課堂的主導作用[N].延安日報,2011年
[2]閆根濤.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途徑[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14年
[3]楊宏宇.淺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J].閱讀與鑒賞(中旬),2011年0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