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江
摘 要?“深度閱讀”是相對“淺層閱讀”而言,它是一種需要靜心思考,增長智慧,凈化心靈的一種閱讀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問題生成、逆向思維轉變、從角色換位、建構批判性思維方面使學生愛上深度閱讀,養(yǎng)成深度閱讀習慣。
關鍵詞?語文深度閱讀;問題生成;逆向思維;角色換位;批評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3-0196-01
近來,很多中小學生家長反映當前學校語文閱讀量大,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卻很難達到理想的閱讀效果。為完成任務,快餐式的快速閱讀成為學生普遍的一種閱讀方法。這種快速閱讀,其實就是一種淺層次的閱讀。淺嘗輒止,浮光掠影的閱讀方式正在學生中盛行。
學生閱讀其實需要的是一種真正意義的深度閱讀。學生閱讀如果成了虛有其表,毫無意義與價值的行為。長此以往,不但閱讀沒有收獲,反而影響學生閱讀興趣,導致做事不追求實效、應付過關等不良習慣的養(yǎng)成,其危害甚大。
“深度閱讀”是相對“淺層閱讀”而言,它是一種需要思考,讓閱讀者增長智慧,凈化心靈的一種閱讀方式。老師如何引導學生實現(xiàn)文本對話,走進作者心靈,使學生愛上深度閱讀,養(yǎng)成深度閱讀習慣?就個人在教學實踐中形成幾點看法:
一、從問題預設到問題生成——走向課堂深度
愛因斯坦說過,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生成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生成,必須以深度閱讀為前提。學生只有對文本認真的反復研讀、仔細推敲、細致咀嚼,即所謂的深度閱讀,方可走進作者的內心。從而透徹地了解文本蘊涵的作者情感、主題思想??墒?,在平時的語文課內閱讀教學還是在課外自主閱讀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往往很難提出問題,特別是很難提出有深度有價值的問題。究其原因,一是教師包攬了一切,上課時只是按照備課時的預設,按部就班地推進教學,致使學生閱讀時缺少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長期以往,學生自發(fā)生成問題的能力當然就逐步弱化消失。二是學生閱讀主動性缺失,為閱讀而閱讀,為考試而閱讀,導致閱讀表面化、應付化,降低應有的深度和廣度。如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先讓學生從課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課題告訴我們哪些信息,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百草園到底怎么樣?你有何想法?讓學生帶著生成問題找出課文中我對百草園印象的有關語句。學生讀了課文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百草園成為“我”童年時的樂園這一重大問題?教師需要留給學生留足夠多的時間去繼續(xù)研讀課文,結合學生自身經歷去體會,發(fā)現(xiàn)有三點:其一百草園有美好的春夏秋景色;其二神奇的美女蛇的故事;其三冬天雪地捕鳥。將問題預設到問題生成,激發(fā)學生思維,將問題層層深入。
二、從常規(guī)思維到逆向思維轉變——促進課堂深度閱讀
教育家贊科夫說過,利用逆向思維沖突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即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上人為地設置各種矛盾沖突,在問題沖突中促使學生反復深入閱讀。一篇文章,因為每個讀者的閱歷、價值觀的不同,人們的理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現(xiàn)象是完全正常的。我們在引導學生解讀文本時可以有意提出與常規(guī)思維相反的觀點讓學生產生思維沖突,碰撞出智慧火花火花,從而實現(xiàn)深度閱讀、深度思考。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一文時,讓學生思考:兩個騙子為何聲稱新衣有“愚蠢的人看不見”這一神奇的特征?如果,騙子不說這一神奇的特征,結果如何?上至皇帝大臣,下至百姓異口同聲、自欺欺人,稱贊皇帝的“新裝”,而兒童又為何能說出自己看到的實際情況?課堂上的思維沖突、言語交鋒,是促進學生深度閱讀的有效措施。通過深度閱讀,又拓展加深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實行文本與讀者的深度交流。
三、從角色換位到自我體驗——實現(xiàn)課堂深度閱讀
角色換位體驗,即引導學生閱讀文本時變換位置、角色,把自己當做作品中的人物,站在他們的角度體驗情感,激發(fā)兩個不同“自我”思維的強烈撞擊,從角色互換中到自我體驗,從而更深刻、徹底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利用“換位”引導學生解讀文本,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與作品之間的互動性,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更好加深文本理解,從而收獲自我情感熏陶和思想啟迪,進而體驗作品中審美樂趣,使深度閱讀最終得以實現(xiàn)。
四、從接受思維到建構批判性思維——提升課堂深度閱讀
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中,為了保持教學進度,教師很少會將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作為課堂教學計劃的一部分,也很少提供學生批評的時間,也缺乏讓學生參與探討的過程。由于長期學生養(yǎng)成被動接受閱讀思維習慣,學生缺少批判性思維的接觸與培養(yǎng)。很難形成批判性思維。作為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建構批判性思維,養(yǎng)成冷靜思考與鑒賞,發(fā)表獨立見解,敢于對教師及他人的答案觀點產生懷疑。
為了讓學生走出低效的淺層閱讀,在深層閱讀中獲得高效的閱讀效果。需要教師在閱讀中不斷的引導,閱讀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