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茹
【摘 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梢姡滓谋闶恰胺謱邮┙?,促進全面發(fā)展”。鄉(xiāng)村小學在教學條件上還處在“大班級”階段,“一刀切”的方式造成了嚴重兩極分化局面。“分層施教”,結合現代“微課”手段,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在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組織下積極靈活地參與教學活動,自由充分地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改策略;分層施教;微課教學
一、“教育不是少數人的奢侈品”——“分層施教”的必要性
在課堂教學中,最難得莫過于“不同等地對待不同等的人”。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和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農村教師面對每個班的“大班教學”,漸漸感到疲倦,不顧學生的性格差異、能力、興趣的差異,教學、輔導、評價等都統一“一鍋煮”的模式,久而久之,優(yōu)秀的學生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學困生得不到合理的輔導和重視,漸漸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失去了發(fā)展自身的機會。教育漸漸成了使得少數人變得更美好的“奢侈品”。
“教育不是少數人的奢侈品?!备鶕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分層施教”的教學改革可以克服傳統的教學弊病,面向全體學生,促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充分、最自由、最和諧的發(fā)展。
二、巧用微課,實施“分層施教”
(一)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優(yōu)勢
隨著科技進入課堂,“微課”漸漸流行開來,將短小精悍有意義的知識片段錄制并呈現在課堂上成了一種獨到、有效的教學方式。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可以結合微課的優(yōu)勢進行適當的改革嘗試,以期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果。在大班化的農村辦學條件下充分發(fā)揮“微課”技術的強大優(yōu)勢,并把它巧妙地、恰如其分地應用到語文教改實驗中,才能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興趣,實現因材施教,讓大班化農村辦學條件下的小學語文教改實驗更輕松。
1.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的集中體現
微課在課堂中呈現出來的核心內容為微視頻。微視頻的拍攝和制作又是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為主要手段。所以,多媒體教學的形象生動、直觀互動的特點,以及多種媒體集成性和多樣性的優(yōu)勢,都可以通過微視頻體現出來,從而實現知識的有效傳遞,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2.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
“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是小學生較為突出的學習特點,這是由他們的年齡階段和心理發(fā)展階段決定的,因此,小學生在認知過程中更側重于形象認知。農村學生的人員構成也比較復雜,學困生較多、留守兒童群體也有相當的數量。在學習上基礎比較薄弱,因此在教學上,教學手段需要注意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而微課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方面都具有獨特的優(yōu)越性,其5-8分鐘時間長度的核心內容對小學生具有極大的適應性。微課的制作也很準地把握應對了當前的農村學生的學習特點。
(二)巧用微課,進行“分層施教”
在農村大班化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造課文情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對知識點透徹的理解。
如教學《九寨溝》一課時,九寨溝的風景如畫、美如仙境是理解上的難點,上課時,我會通過朗讀、字詞句的解釋,以及圖片介紹給學生做一個初步理解,接著通過微課視頻介紹,讓學生動態(tài)地看到九寨溝的美如仙境。
通過多媒體的動靜結合,靈活地把知識點教授給學生,給多層次的學生多角度的教學,多層次的理解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自信。
三、多角度教學,分層次作業(yè)輔導
(一)“扶放”結合,分層練習
通過課堂的多角度教學和多角度作業(yè),學生需要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點。在作業(yè)輔導上面,我打算成立不同的學習小組,“放”學組以自學討論為主,這一部分學生可以給予一定的學習自主性,自由組隊完成每堂課教師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有疑問再請教老師。自學組的同學由教師耐心啟發(fā)輔導,重在啟發(fā)自學,掌握學習方法,更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這一組的同學以“扶”為主,“扶”“放”結合,進行學習。
如教學《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我會根據兩組同學的不同基礎,提出不同程度的問題:①薩沙和家人在野外遭遇了什么?②雨衣的傳遞順序是怎么樣的?③淋雨后的薔薇花是什么樣子的?④為什么薩沙會想到把雨衣蓋在薔薇花上?一二三題都是比較簡單的,讀課文比較仔細的同學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并概括出答案,所以前三道題要求所有同學都完成。最后一題所有組盡力完成。
這樣安排問題,使得學習上有了一個階段效果,每一種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說,而且能引起學生深入鉆研的興趣,符合認知事物的規(guī)律,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設計的作業(yè),從不同基礎的學生實際出發(fā),分層區(qū)別要求,使所有的學生都能接受,比較合理地適應和滿足了各類學生的學習愿望,從而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
(二)“扶放”結合,分層評價
教師正確的評價,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若不合理的評價,往往挫傷學生的自尊心,甚至使他們產生自卑心理,為此,對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過程、問題作答以及練習,教師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對學困生采用表揚評價,肯定其進步,消除其自卑感,讓其看到希望,品嘗成功的喜悅;對中等生采用激勵評價,指明努力方向,使其不甘落后,積極向上;對優(yōu)等生采用競爭評價,堅持高標準要求,促其更加嚴謹、謙虛,更加努力拼搏。
四、“分層施教”的待改進之處
“分層施教”可以很好地結合學生特點進行教學,確保有效教學的進行,農村教學環(huán)境不如城市,小班化還沒有進行推廣,教師在實施群體“分層施教”時,有一定量的工作量?!拔⒄n”的制作得不到專業(yè)化的指導,制作的效果達不到想象中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農村教學深受傳統的“一刀切”方式的影響,“分層教學”在普及上有些問題。教師觀念深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無法去除根深蒂固的理念。此外,小組之間的互動,涉及到師生關系、生生交際等多方面校園關系,有許多時候,兩組的互動,達不到想象中的互助、碰撞思想的效果,有關其中的原因,也是教師值得思考的因素。
【參考文獻】
[1]丁秀梅.多媒體輔助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397
[2]魯春華.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赤子,2014(24):180
[3]辛躍鋒.小學數學教育專業(yè)化改革現狀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3(05)
[4]王亞麗.迭代式項目教學法在“動態(tài)網頁設計”課程中的應用[J].農業(yè)網絡信息,2012(07)
[5]杜潔瓊.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基礎教育研究,20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