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qū)珠江路小學 張 燕
我校從6年前開始進行教育信息化實驗,在教育信息化規(guī)劃、實施等方面的能力不斷提升,在信息系統(tǒng)建設、信息技術與管理、教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生發(fā)展等方面初具規(guī)模。近三年,學校先后成為“中國青少年創(chuàng)客奧林匹克系列活動首批實驗基地”,山東省七巧科技系列活動科普示范學校,省科技教育優(yōu)秀學校,青島市“翻轉課堂教學實驗”六大聯盟校,數學、英語、體育學科教學改革試驗基地,青島市科普示范校,青島市中小學“優(yōu)秀校園數字科技館”,青島市信息化應用創(chuàng)新示范學校等。
學校堅持“統(tǒng)籌規(guī)劃、分類要求、分步實施、注重實效、適度超前”的原則,以“四網合一”全數字校園網絡建設為目標,已經落實了以下六個項目建設。
1.項目一:建成“索浪”平臺,開啟“視頻珠江”(視頻專題網站),并與學校網站升級整合優(yōu)化,推進信息特色化發(fā)展。在2015年的“珠江杯”第三屆微課大賽上,教師們將參賽作品推送到視頻專題網站,學生通過觀看點贊等形式進行評獎。
2.項目二:建立模塊化微視頻教學庫。模塊化微視頻有利于教師將同體系知識進行梳理,使學生所學知識更具有系統(tǒng)性。學校建成模塊化微視頻教學庫,將教師們制作的模塊微課掛到視頻珠江網,師生可以在線觀看交流。在第三屆全國中小學微視頻大賽中,我校共有20多個模塊、128個微視頻參加比賽。2015年11月,青島市翻轉課堂實驗學校聯盟第三屆現場會在我校舉行,會上我校展示了翻轉課堂電子書包課,受到與會專家和教師們的一致好評。
3.項目三:拓展電子書包應用空間,加強“翻轉課堂”研究,為信息化教學注入活力。我校是C20全國慕課聯盟學校,加入了青島市翻轉課堂實驗學校聯盟。在翻轉課堂和電子書包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們學會了資源共享和整合,翻轉的手段并沒有局限于課外的翻轉以及教師制作視頻學生觀看學習,他們嘗試了課內翻轉與課外翻轉相結合,教師翻轉與學生翻轉相結合。我校教師制作的微課、錄制的各種公開課、一師一優(yōu)課等錄像課,通過視頻珠江管理平臺、微信交流群、電子書包推送給學生,大批量的微課同時在線收看,還可以在線做題、互動。學生通過學習也可以制作微視頻,課堂上共同交流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趣味性。隨著視頻資源的不斷增加,教師們對于微視頻的制作與使用也越來越頻繁。各種各樣的“微課”教師工作室、資源庫也在建立中,讓學生實現 “一對一數字化學習”。
4.項目四:提升軟硬件信息化環(huán)境,豐富教育教學模式和內容。學校建有錄播教室,擁有同步課堂系統(tǒng),實現了一帶二的同步教學。開通了珠江路小學公眾微信平臺,設計推出了“珠江校園、求真教師、求真學生、家?;印钡劝鎵K,便捷學校信息發(fā)布,方便學校與教師之間、學校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微信平臺開通后,各班級建立了班級交流群,學校推出的“今天我演講”“我當小老師”以及翻轉課堂微視頻在線觀看交流等活動,都通過微信平臺完成,方便了學生學習和交流。
5.項目五:培育數字化研究隊伍,不斷提升教師信息化應用水平。學校定期進行一師一優(yōu)課、微課比賽等。
6.項目六:推進即時通辦公平臺的應用。目前教師辦公學習平臺正在應用上級單位指定網站統(tǒng)一設立的“即時通”平臺,它功能齊全,“公文流轉”“校務公開”等六大項目學校應用較多。
我校建立了“3D創(chuàng)客實驗室”,新配備了12臺3D打印機,2臺互動機器人,開設了“3D小創(chuàng)客”學校課程。3~6年級開設“3D打印普及課”,普及關于3D打印的知識,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思維能力,讓學生感受3D打印的魅力。
我們堅持3D打印創(chuàng)新教育和機器人教育結合在一起,把機器人教育融入3D打印中,讓3D打印服務于機器人教育。3D打印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打印出機器人設備和零件。3D打印技術的引入,使學生自己也可以設計機器人的相關零件,這對學校機器人工作的普及和教學工作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1.借助3D打印機,可以制作更多機器人道具。綜合技能場地上的道具,每年都要花高價買零件。有了3D打印機的幫助,通過簡單的3D建模軟件就可以進行制作,學生既動手又動腦,還降低了購置費用。
2.借助3D打印機,我們可以設計機器人身上的零部件。目前教學機器人基本以樂高積木式機器人為主,這些積木在設計一些機械結構時,復雜度非常高。目前,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已經嘗試著設計出了簡單的機械齒輪,且多個齒輪能夠聯動,效果很好。
3.3D打印機可以幫助我們保留很多設計模型。積木式機器人的優(yōu)點是可重復拆建,但缺點是如果沒有足夠的零件,即使你搭建得再好,最后的命運也是被拆掉,最多只留下幾張照片作為記錄。但有了3D打印機,我們可以將搭建好的機器人掃描,然后通過3D打印機打印出來,保存一個復制的模型。
4.有了3D打印機的幫助,可以讓機器人的概念無限延伸。學生用3D打印機打印機器人的軀體,然后安裝上機器人的大腦(主控器)和感覺系統(tǒng)(傳感器),一個個鮮活的機器人就會動起來,或者跑起來,比積木式的機器人更好玩。
除了與機器人教學進行融合,3D打印還可以與數學、信息技術等多學科進行融合。例如,數學學科可以打印出幾何圖形,用實物圖形來演示剪切、截面、拼接等,將抽象具體化,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3D打印與科學學科相結合可以打印出科學模型,讓學生在實物模型中探究科學道理。今后我們還將繼續(xù)探索3D打印與音樂、美術等學科進行有效融合的方法,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D打印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在于能讓學生學習建模軟件,就3D打印機和建模來說,那只是一臺機器或是一個工具軟件。我們的目的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思想、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者與思考者,讓學生完成一個探索、思考和操作實現的完整過程,為學生開辟一種全新的思維通道,全面培養(yǎng)勇于創(chuàng)新的“小創(chuàng)客”。
“校內外”平臺是免費的教育專屬互聯網平臺,它擁有專門的服務器,性能穩(wěn)定。本學期,我校引進“校內外”辦公平臺,開始打造適合我校的集學??臻g、班級空間、教研空間、宣傳空間和資源空間的“五位一體”的智慧校園平臺。
班級空間的建設理念是打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網絡學習空間,促進家校共育,實現“通知+作業(yè)+成績”信息化管理。班級空間是學生展示的平臺,一個能讓學生將學習成果、生活點滴永久保存的空間,這樣的空間會讓學生有成就感、能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例如,學校開展的“今天我演講”“今天我當小老師”等主題活動,如果學生被動聽課只能吸收10%的知識,而當學生主動進行講解時,其對知識的吸收能達到90%。所以,要讓學生真正走上講臺,將活動方案、計劃表、活動實錄視頻、圖片等發(fā)送到班級空間,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更能使學生取長補短互相學習,班級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除了實現教研組內的溝通互動,還能實現協(xié)同備課、同課異構、研修培訓、微課分享、課程管理、教研云盤、研修活動等。網絡學習空間里有學習資料、教師錄制的微視頻等資源可供學生下載觀看,可供家長、師生一起交流學習情況。
學??臻g,欄目內容可以自由設置公開訪問或私密訪問,同時還可實現流程管理、任務管理、人員管理,將來校友錄、校級活動、社團競賽都可以納入學??臻g。
宣傳空間,每個班級、每位教師都能有自己的宣傳展示網站主頁,班級的班風、文化建設也能方便地展現出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和家長的班級榮譽感和積極性,同時,還能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進行社交。
此外,還設置了社團、興趣小組板塊,有3D創(chuàng)客實驗室、機器人天地等。可供3D打印創(chuàng)客實驗室和機器人團隊學習相關知識、互動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使用課程管理及選課系統(tǒng),可以實現學校提供校本課程,校內外平臺進行選修課管理,可以實現課程上傳、信息維護、學生選課、自動建班、正式開課、班級管理、形成成長記錄等一系列信息化管理。
社會已進入微時代,信息化進程正在加速教育教學的變革,我們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深化認識。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就能在創(chuàng)新中不斷完善與發(fā)展,學校將變得更加個性、智能和生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