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霍香結
《書目答問匯補》正經正注條引劉明陽稿本批注曰:“阮刻最初印本一百八十四冊。施刻唐文治十三經讀本最便初讀?!保ǖ?頁)此便是十三經的兩個體系:古注疏體和讀本體例。
阮文達公校勘(含段玉裁等)鋟刻之宋版十三經注疏所收注疏體著作皆宋唐以前人所作(孫奭本《孟子注疏》朱熹掊擊其為南宋“邵武一士人假托”),其大全且備,??本浚斯抛⒅蟪烧?。張之洞說:“阮本最于學者有益,凡有關校勘處旁有一圈,依圈檢之,精妙全在于此?!焙罄m(xù)翻刻的本子當中,將此〇符削掉者,實大毀而不知。阮刻之不足最特者便是對東洋學者岡田宜生從《群書治要》中輯迻出來的鄭注孝經以其“誕妄不可據”乃“偽中之偽”(孝經注疏??庇浶颍┒穸ㄖH罟珵閯⒅獛姿`也,致其失察,焦里堂竟引以為同調。阮刻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初刻止一百八十四部,后繼翻刻者無數,其影響經久不息。阮公尚刻有《皇清經解》一百八十八種,此乃“國朝”經學成就之總結,也是干嘉學之巔峰。后來者王氏葵園先生于南菁書院續(xù)刻清經解二百○九種(唐蔚芝先生亦南菁書院后學,葵園先生門生),今人杜澤遜和劉曉東二位先生三編清經解六十五種,清經學成就趨于完璧。經學著作之匯集薪火相傳一以貫之,宋十三經之后,《通志堂經解》接續(xù),收宋至明末經學著作一百四十種,今人林慶彰先生尚未竣工之《民國時期經學叢書》(1912—1949)已出四輯二百四十冊,林序言總共要出到九百余種,收書范圍已不限于本土,包括國際漢學中之經學著作。時至今日,所有之榮耀都要歸于正在編纂中的南北儒藏,含出土文獻和國際儒藏,學者無憾矣。令人憤恨者乃儒藏售價單本超過一個單位的金價,甚至兩倍于此,其流通實屬不易。兩藏體例不同,北大儒藏效四庫四部分類,南儒藏仿大藏經和道藏。只可惜庶生讀者無法企及,亦無法窺其大奧。
1924年,吳江施肇曾醒園刻唐蔚芝先生讀本體系,選本與古注疏體和清晚期刊刻的十三經讀本迥異,兼收漢、晉、唐、宋、明、清與同時代學人作品,可嘉之處,唐公親力親為,纂寫了十三經提綱和評點剳記各一冊,四書、尚書(洪范)、孝經均纂有大義一冊,其“大義”實乃經解,其心良苦。讀本體系中,宋學仍然是最大的單元,易、詩和四書非朱子莫屬,相比以往讀本,唐蔚芝先生收鄭注較多,因此棄朱熹的也多,如《詩經》用鄭注毛詩,《禮記》棄陳澔本,從鄭玄。其次是南菁書院元老和其鄉(xiāng)黨的作品。晚近用張敦仁之撫本禮記鄭注考異,選王祖畬的禮記校證,實太倉鄉(xiāng)黨也,任啟運、孫星衍皆鄉(xiāng)黨也。黃以周,南菁書院元老,收《周易》故訓訂和《周易》注疏剩本。孝經用明黃道周集傳,放棄了唐玄宗御注本。又棄蔡沈書經,改用馬、鄭注,王應麟、孫星衍等考證,王、孫之書經學仍不出朱學范疇。唐公放棄了部分欽定科舉教科書,全部宋學化的痕跡已經有所矯正,卻也有些大膽和隨性。屬于朱熹體系的蔡沈書經棄用之后,代之以一個奇特的合和本:尚書讀本十卷、逸文二卷:〔漢〕馬融、鄭玄注;〔宋〕王應麟撰集;〔清〕孫星衍補集;〔清〕江聲撰集逸文;〔清〕孫星衍補訂,以及任啟運約注。這便是讀本的一大特色。凡此均稱作讀本,讀本體例凸顯于此。讀本體例雖非唐蔚芝先生首創(chuàng),但其對讀本的改造是有莫大功勞的。其時半個世紀前有刻:同治二至七年(1863—1868)金陵書局十三經讀本,同治十一年(1872)丁寶楨等校,并撰有??浀纳綎|書局十三經讀本。金陵書局刊本多了一部程頤周易傳外,春秋《左傳》杜注補輯用姚培謙,山東書局用英和等欽定春秋《左傳》讀本。春秋公羊經傳解詁都用何休,金陵書局特標明魏彥校記和道光四年(1824)揚州汪氏問禮堂據宋紹熙本景刊校記。其他構成全同:《四書》《詩經》《周易》朱熹,《書經》蔡沈集傳,《禮記》陳澔集說,《春秋谷梁傳》范寧,《孝經》唐玄宗注、陸德明音義,《爾雅》郭璞注、陸德明音釋,《儀禮》鄭注句讀、監(jiān)本正誤一卷、石本正誤一卷,張爾岐撰。唐蔚芝先生讀本體系欲超邁科舉時代之讀本,又與古注十三經有所往來,皆與時俱進所然也。以上,無論何種叢書,對宋、元、明、清以來三教合一之思想均似反映不足,其出力者固守儒家本位乎。于今,更有新出土文獻涉佐者未及焉。
唐蔚芝先生開放性的編纂方式和阮本十三經注疏編刻上之可貴優(yōu)點,使讀本體例可成為一部可睹完整見解的書,儒家注疏體經典和國際儒學一貫而具,分類載之,讀本相對便于初讀。讀本體系既可讓閱讀回歸原典(每個時期都有其回歸),又可突出學派特點,以期能對經心發(fā)展之整體結構有所判斷,新的目錄和架構已不同于民國十三經讀本,然疏體著作仍為其靈要,次通論,再次單篇考據征合,再次乃群經總義與經學史著作。如有余力,可編一部百衲本十三經注疏。阮文達公《十三經注疏》序言:“竊謂士人讀書當從經學始,經學當從注疏始??帐柚浚呙髦?,讀注疏不終卷而思臥者,是不能潛心揅索。終身不知有圣賢?!笔酪褵o科舉,亦無經學,然經典圣訓俱在,吾國之剛大之體寓于其中,圣學本源可追可索,凡學者可以我之身養(yǎng)經,以經之性命養(yǎng)我。吾等晚生,何不束身潛修,足征先圣大德之一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