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香+邱軍
摘 要:英語是一門語言學,它具有一定的廣度與深度,在某種程度上它的生活化特色比較明顯,英語具有交流性強、時代性強的特點。因此,教師要讓生活化的英語走進教學,讓英語教學走近生活,通過生活化的課外活動使英語學習更精彩。
關鍵詞:英語教學;生活化;教學氛圍;趣味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9-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9.068
一、定義
英語生活化教學法是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和模擬生活場景,或者通過富有生活氣息的歌曲、影片、小品、游戲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英語課堂,以及舉辦英語趣味活動來延伸英語學習的時空,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英語實踐機會,把教學過程生活化,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給學生一種學習與生活是一體的感覺,切實將英語的學習落到實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
二、指導思想
綜觀當前英語教學,在教學質(zhì)量不斷提高的同時,仍有一部分學生在對話訓練、語言展示、書寫能力等方面存在欠缺,在英語學習方面存有難學、死學、厭學等糟糕的局面;從學生的學業(yè)情況來看,英語學科普遍相對薄弱,在一些學生的眼中,英語甚至成了一門高不可攀的學科。這直接影響著學生在整個中學階段英語成績的提高和發(fā)散性思維的開拓。
這一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學生缺少學習英語的實踐機會,缺乏學習英語的信心和積極性。
三、基本方法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英語交際環(huán)境
1.角色扮演法。通過角色扮演,模擬生活場景進行語言實踐,讓學生進行真實有趣的交際,能夠體會到任務的特性和扮演的快樂,例如學生可以扮演電影中的人物,可以自創(chuàng)生活場景,進行交流角色表演,讓學生的英語進行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飛躍,讓學生愛上英語,愛上尋找生活中的樂趣。
2.實物依托法。讓學生憑空想象,很多學生會遇難而退,但是用一個實物作為想象的起點和敘述的依托,就把難度大大降低,學生一看是自己可以觸及的高度,也會比較樂意動腦。
例如,要寫“My school”,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些國內(nèi)外著名大學的圖片,請他們試著猜測,這是哪所大學呢?學生會積極動腦思考,這樣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接著展示一張徐志摩、劍橋大學和《再別康橋》的海報。學生應該并不陌生,讓學生大聲讀出耳熟能詳?shù)拿洹?/p>
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創(chuàng)設生活教學情景,使學生能夠更接近現(xiàn)實生活,加強學生的感知認知,從而輕松愉快地吸收新知識。
(二)善于多媒體導入
多媒體能夠提供生動和形象的教學氛圍。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引趣、生疑、導題、從而引發(fā)學生求知欲。話題導入自然、引用得巧妙,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學生愉快地進入情景,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并能長久記憶,加以運用,從而打造高效課堂。這也要求教師的不斷變換教學方法,永久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
(三)巧用英語游戲
游戲能夠活躍課堂,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堂中加入一些趣味性游戲,可以激發(fā)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更加活躍,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四)將英語學習時空進行生活化的延展
舉辦風采大賽,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這樣有助于增加學生的詞匯量,鼓勵學生探索趣味單詞記憶法。通過英語話劇表演、英語歌曲演唱、講英文故事和英語演講等多樣化的形式,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和英語應用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潛能。為了鼓勵學生,每個班還專門設立了5個最具潛力優(yōu)秀獎,學生表現(xiàn)突出。舉辦了這些活動之后,他們都說,學習英語不再枯燥,反而充滿趣味,學生學習的熱情空前高漲。
四、注意的問題
在追求生活化的課堂上,一部分教師可能只關注課堂活動的外顯狀態(tài),熱衷于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熱衷于課堂氣氛的活躍性,而忽視了教學活動中的思維成分,這都是我們需要注意和避免的。生活化的方式為提高教學效率、實現(xiàn)英語教學科學化創(chuàng)造了理想的條件,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要用得恰到好處,如果多媒體、游戲等運用不當或過度,反而會成為教學的干擾源,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那些看似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做法,那些看似生活化的細節(jié),表面上課堂氣氛是活躍了,學生是主動投入地去學了,但是是否有利于實現(xiàn)學科教學目標呢?是否能提升到理論的高度呢?是否能真正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呢?這些也應該引起我們一線教師的重視和反思,必須注重其必要性和實效性,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取得的成效
英語生活化教學法的提出,基于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從提出開始,我和同事們經(jīng)過了反復的實踐、反思、總結、改進、再實踐,終于初步形成系統(tǒng),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第一,學生能夠在日常大膽地開口講英語,增加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行動力,能大膽參與英語教學活動,提高了英語交際能力。
第二,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實踐中逐步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zhuǎn)變,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使每一位學生能夠進行語言習得,為他們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第三,通過對問題的研究,找到切實有效的解決的方法。在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找到了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提高所教班級的學習成績。
總之,英語生活化教學法的最終目的就是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英語實踐機會,把教學過程生活化,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使他們能在生活中學以致用,真正將英語的學習落到實處,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探索的積極性和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使英語不再索然無趣。同時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語言能力的訓練,最終讓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達到質(zhì)的飛躍,將英語學習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 金晶.淺談如何構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J].英語新世紀,2011(3).
[2] 張衛(wèi)云.淺析構建英語生活化課堂[J].科教文匯,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