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克誠
【摘 要】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已經(jīng)逐漸運用到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這是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這種教學模式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了一種持續(xù)的動力,也成為小學生作文綜合能力提升的保障。本文主要研究了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整合的相關問題,并針對如何高效解決這一問題展開了方法策略分析。
【關鍵詞】 信息技術;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整合;方法策略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時代的象征也正在突飛猛進地發(fā)展著。隨著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事業(yè)的不斷改革,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也同樣面臨著改革問題,教師要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抓住時代的主旋律,不斷地進行教學革新。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也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提出了更加深層次的要求,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要與信息技術相整合,這也是現(xiàn)代化教育時代的主旋律。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才能在作文教學活動中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的完美整合,成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也成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的重點任務之一。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語文教師不斷地將信息技術和作文教學活動聯(lián)系起來,不斷地在教學活動中滲透信息技術教學理念。此外,教師還要針對自己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弊端進行分析,并在教學時逐漸思考怎樣才能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彌補這些教學問題。教師還要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自己的作文課堂融入更多新鮮的教學元素,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
一、利用教學圖片,調動起學生的寫作熱情
信息技術在小學寫作過程中的應用是寫作教學中的一次巨大的教學革新,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有著很大的教學優(yōu)勢,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也有著多種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展示一些教學圖片,讓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觀看教學圖片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模式還可以很好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中有很高的寫作熱情。試想一下,學生可以在課堂中觀看一些有意思的教學圖片,對學生來說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利用教學圖片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也是新時代教學理念的要求,現(xiàn)代小學語文作文逐漸向看圖作文方向轉移,因此,利用圖片進行作文教學也可以和作文教學現(xiàn)狀相吻合,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圖片作文教學有多種教學形式,可以是利用圖片講授一些教學思路,利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活動,可以給學生更好地展示作文寫作的步驟。如可以給學生展示開頭、中間部分和結尾應該怎么寫,也給學生展示一下這三部分的作用。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通過看圖片寫作文,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一些小朋友春游的圖片 ,然后讓學生根據(jù)這些圖片進行作文構思,學生可以首先描述一下春游時的情景,然后再描寫一下同學在春游的過程中做的活動,最后描述同學們快樂的氛圍。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根據(jù)圖片進行寫作,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可以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小學作文教學的完美結合。
二、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視頻教學,豐富寫作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僅是利用教學圖片開展教學活動,還可以通過在課堂中播放一些教學視頻來開展教學活動。視頻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主動。此外,視頻教學模式還可以將原本抽象和枯燥的作文教學課堂變得生動形象,學生參與進來也可以體驗到更多的樂趣,學習效率也會因此大大提升。
利用信息技術視頻模式開展小學作文教學,對推動作文課堂的開展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給學生播放一個動畫短片,也可以是一個電影片段,然后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進行寫作。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龜兔賽跑》的視頻,相信這個視頻很多學生都看過,教師可以在兔子睡著的時候停頓一下,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去寫一個續(xù)集,讓學生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去思考接下來的情節(jié)。有的學生會想到烏龜和兔子在賽跑的過程中遇到了一條河,隨后烏龜托著兔子游過了河流,然后它們一同走到了終點。通過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還可以在視頻教學活動中發(fā)散學生的作文思維,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三、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
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有一個好的觀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學生有一個不一樣的寫作視角,在寫作的過程中有獨特的感受,從而讓學生寫出一篇獨一無二的文章。因此,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運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很多教師不知道如何運用信息技術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其實這一點是非常簡單的,教師完全可以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視頻或者圖片,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視頻和圖片找準作文切入點,讓學生根據(jù)這些不同的切入點進行寫作。
比如當教師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大樹的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一下大樹的圖片,針對這個大樹圖片進行放大或者縮小,讓學生看到不一樣的大樹的模樣,然后學生再根據(jù)自己的觀察進行寫作。有的學生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大樹的葉子有的已經(jīng)泛黃,可以推測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秋天,從而可以描寫秋天里大樹的模樣。有的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大樹可以給行人提供陰涼,從而描寫大樹無私奉獻的精神。通過學生的多角度觀察,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寫作,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已經(jīng)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實現(xiàn)了很好的整合,但是這種整合是不全面、不深入的,要想讓信息技術更好地為小學作文教學活動服務,還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思考和探索,讓信息技術更好地融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當中。相信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逐漸摸索和思考,致力于在作文教學中高效運用信息技術。
【參考文獻】
[1]孫賀.努力實現(xiàn)多媒體網(wǎng)絡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D].遼寧師范大學,2012.
[2]苗慧.基于新課程標準的信息技術與小學作文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