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永
摘 要:對于初三教學來說,有著獨特的教學特點,尤其是對于數(shù)學復習教學來說,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避免采取單一的教學方法,而是要從復習模式多樣化上進行,做好教學研究工作,確保教育的合理性。基于此,針對初三數(shù)學復習課有效教學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三;數(shù)學復習課;有效教學;模式分析
一、做好課型的優(yōu)化工作
1.對單元復習課進行優(yōu)化
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從教學模式入手,借助小組合作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確保學生的思維能夠在分析與探討問題的基礎上實現(xiàn)延伸。可以說這種邏輯思維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當掌握好這一數(shù)學思維后,也就可以將其運用到數(shù)學習題中,實現(xiàn)舉一反三的目標。因此,在教育中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對規(guī)定的內容進行復習,明確知識的發(fā)生與變化過程,或是可以幫助學生把握復習的要點,在探討與研究的基礎上來明確知識體系與結構框架。對于基礎不足的學生來說,要讓學生掌握整理的方法,鼓勵學生提出具體的問題,確保復習的精細化。對于小組中無法解決的問題來說,教師就可以進行適當?shù)慕忸},在班級中進行講解,以此來幫助學生掌握好所學習的重點,提高學習的效果。在選編習題時還要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1]。
2.做好專題優(yōu)化工作
二、借助預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一直占據(jù)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所講述的內容,這樣也就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之在長時間發(fā)展過程中學生并沒有主動進行探索,提出問題,最終也就使得課堂教學效果不斷降低。所以在教育發(fā)展中要從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上入手,組織學生進行預習,幫助學生掌握好自主學習的手段與方法。預習是優(yōu)化課堂的基礎,同時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通過有效的預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學案作為教師根據(jù)相關要求與教材特點所編寫的預習索引,就可以讓學生在學案的基礎上來進行學習,同時還要從學生的學習能力上出發(fā),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來進行編寫。學案不僅要兼顧到學生的層次,同時也要保證教學的梯度性。所以說在初三數(shù)學復習學案中,教師要從課題的難度上出發(fā),控制好預習的時間,同時還要給學生交流的時間。讓學生主動回顧知識點??梢哉f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yǎng)好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存在的問題,鍛煉學生的獨立性與自主性[2]。在復習中,需要培養(yǎng)和鞏固學生的計算能力,例如,有關“0”“1”的計算特征如a0=1;常用的勾股數(shù),如3,4,5;6,8,10;5,12,13……實踐證明熟記這些常用的數(shù)據(jù),可以很快地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快速解決基本數(shù)學問題,提升自己的分數(shù)。
三、借助展示交流來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
通過展示出學生的預習效果,能夠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來學習,同時也可以從小組為單位上來進行,借助相互幫助的方法來促使學生之間實現(xiàn)取長補短的目標。隨著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夠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所以教師也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在有效預習的基礎上來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好知識的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還要運用好合作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團體,在提高學生能力的基礎上來完成學習任務。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初三數(shù)學復習教學中要從教學任務上出發(fā),借助有效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學習,同時還要把握復習的方向性,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來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顧勇進.淺析初三數(shù)學復習課的有效教學模式[J].文理導航,2013(26):24-25.
[2]陸蘭芳.初三數(shù)學復習課的有效教學模式[J].生活教育,2012(22):52-53.
[3]曹加俊.初三數(shù)學復習課有效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考試周刊,2015(8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