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強
[摘? ?要]運用費米思維,可有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把問題逐條呈現(xiàn)出來,并根據(jù)問題組織教學,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可運用費米思維將大問題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并將這些小問題有規(guī)律地串聯(lián)起來,層層深入,以提升物理課堂教學實效。
[關鍵詞]費米思維;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簡單化
[中圖分類號]? ? G633.7?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8)35-0044-02
一、引言
“費米思維”是指當我們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時,如果沒能從本質上認識它,也沒能找出問題與規(guī)律之間的聯(lián)系,只是認識了問題的表層,這種情況下是很難有效解決問題的,為此,只有把問題簡單化、優(yōu)化,進而找到一種簡單、省力、準確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思維方法具有一定普適性。
更具體地說:就是將一個問題分成幾個次級的小問題,每個小問題均可解答,你就接近于得到準確的答案了。這就是“費米思維”。
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jù)費米思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并根據(jù)問題組織教學。具體可將問題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并有規(guī)律地串聯(lián)起來,層層深入,以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目前,高中物理教學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對物理課堂教學感到厭煩,原因之一是教師對物理教學不夠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融入費米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物理學習熱情,值得廣大教師研究。
二、“費米思維”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依據(jù)“費米思維”的基本法則,找到教學中遇到的教學問題,從學生、教材、教學大綱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明確學生已有知識和能力水平,在此基礎上分析教材,解讀教學大綱,吃透三維教學目標,這樣就能有效提升教學實效。備課時,根據(jù)實踐目標設計教學方案,具體教學中,可以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備,充分利用信息化設備,設計課題,設計評價方式,最終設計出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
1.學生猜想,引入新課
新授課前,教師可以通過復習舊知,也可以結合生活元素,提出一些新問題,讓學生猜想結論,以新問題引入新課。
2.演示實驗、動畫模擬
為了讓學生直接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教師可以做演示實驗和動畫模擬,這樣可以把問題簡單化。
3.學生討論,自主發(fā)言
把問題分類處理,以便簡化。學生可以逐條處理問題,也可以討論問題,對相關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自主發(fā)言。
4.學生自學,引導總結
找到處理問題的辦法后,可以讓學生結合教材,逐條自學處理,教師對問題進行點撥,引導學生共同總結。
三、案例:《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教學設計
(一)學生猜想,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上節(jié)課推導出了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受的力,即洛倫茲力F=qvB。垂直射入勻強磁場的帶電粒子,在洛倫茲力的作用下,將會偏離原來的運動方向,那么帶電粒子的運動徑跡是怎樣的呢?
(由學生猜想:平拋和勻速圓周運動。在這里,學生很有可能根據(jù)帶電粒子進入勻強電場做平拋運動的原有經驗,錯誤認為帶電粒子垂直進入勻強磁場也做平拋運動。這時,無論學生回答是否正確,教師都應該繼續(xù)問:為什么?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得出正確答案。)
教師和學生一起導出本節(jié)課題。
(二)演示實驗,動畫模擬
1.學生觀察演示實驗: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洛倫茲力演示儀。
[實驗現(xiàn)象]在暗室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沒有磁場作用時,電子的徑跡是直線;在管外加上一個勻強磁場(這個磁場是由兩個平行的通電環(huán)形線圈產生的),電子的徑跡變彎曲成圓形。
[學生分析得出結論]當帶電粒子的初速度方向與磁場方向垂直時,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
2.動畫模擬
學生反復仔細地觀察“帶正電的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的動畫(如圖1),逐步解答下面的問題(由學生討論交流后完成)。
(1)帶電粒子在什么條件下做圓周運動?(帶電粒子垂直射入磁場)
(2)是一種什么性質的圓周運動?(勻速圓周運動)
(3)為什么是勻速圓周運動?(因為帶電粒子受到一個大小不變、方向總與粒子運動方向垂直的洛倫茲力)
(4)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洛倫茲力F=qvB)
(5)洛倫茲力對電子的運動有什么作用?(洛倫茲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p>
(6)洛倫茲力做功嗎?(洛倫茲力對運動電荷不做功)
(7)結合勻速圓周運動的有關公式,得出半徑與什么物理量有關?[qvB=mv2r?r=mvqB]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情況點撥總結。
再改變動畫中帶電粒子的速度,讓學生觀察,使學生再次獲得感性認識,同化理性推理得出的結果。
(三)學生討論、自主發(fā)言
1.學生討論,自主發(fā)言完成以下3題:
(1)粒子運動軌道半徑與哪些因素有關,關系如何?
(2)速度相同,荷質比不同的帶電粒子垂直進入同一勻強磁場,它們的軌道半徑關系如何?
(3)在同一磁場中做半徑相等的圓周運動的氫、氦原子核,哪個運動速度大?
2.通過觀察圖1所示的動畫,你聯(lián)想到與以前哪種情景的運動相似?(與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人造衛(wèi)星繞地球或行星繞恒星運動的情景相似。學生會活躍起來,紛紛發(fā)言,教師引導)
3.粒子運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呢?(不立即回答,引出下面的周期問題)學生觀察“不同速度的電子在同一磁場中的運動”的動畫。
提問:①你觀察到了一個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學生觀察后回答。
(不同速度的電子在同一磁場中運動,軌道半徑不同,但運動一周的時間相等,即周期相同)
②如何解釋這個現(xiàn)象?學生小組討論,由代表上講臺講演。
(將[r=mvqB]代入周期公式[T=2πrv],得到[T=2πmqB],與帶電粒子速度無關,教師點撥)
學生討論交流:①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做圓周運動的周期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關系如何?②同一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做圓周運動,當它的速率增大時,其周期怎樣改變?③速率不同、質量也不同的兩帶電粒子進入同一磁場做圓周運動,若它們的周期相同,則它們相同的物理量還有哪個?
(四)學生自學,引導總結
例題:如圖2所示,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粒子從容器A下方小孔S1飄入電勢差為U的加速電場,然后讓粒子垂直進入磁感應強度為B的磁場中,最后打到底片D上。
(1)求粒子進入磁場時的速率。
(2)求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軌道半徑。
解:(1)粒子在S1區(qū)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由動能定理知,粒子在電場中得到的動能等于電場對它所做的功,即[12mv2=qU]
由此可得[v=2qU/m] 。
(2)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是由粒子所受的洛倫茲力提供的,即[qvB=mv2r],所以粒子的軌道半徑為[r=mv/qB=2mU/qB2。]
[教師點撥講解]r和進入磁場的速度無關,進入同一磁場時,[r∝mq],而且這些量中,U、B、r可以直接測量,那么,我們可以用相應的裝置測量比荷或算出質量。
上例給我們展示的是一種十分精密的儀器——質譜儀,在處理這道例題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處理,教師引導總結。
讓學生閱讀課文質譜儀部分,并回答以下問題:
(1)試述質譜儀的結構。(質譜儀由靜電加速極、速度選擇器、偏轉磁場、顯示屏等組成)
(2)試述質譜儀的工作原理。(電荷量相同而質量有微小差別的粒子,它們進入磁場后將沿著不同的半徑做圓周運動,打到照相底片不同的地方,在底片上形成若干譜線狀的細條,叫質譜線,每一條線對應于一定的質量,從譜線的位置可以知道圓周的半徑r,如果再已知帶電粒子的電荷量q,就可算出它的質量)
(3)什么是同位素?(質子數(shù)相同而質量數(shù)不同的原子互稱為同位素。)
(4)質譜儀最初是由誰設計的?(質譜儀最初是由湯姆孫的學生阿斯頓設計)
(5)試述質譜儀的主要用途。(質譜儀是一種十分精密的儀器,是測量帶電粒子的質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
總之,構建“費米思維”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我們可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的方式來分解問題,讓學生由小問題入手學習教材內容,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為了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可提出一些拓展問題,供學生思考、討論,這樣教師就可以把大問題分解為小問題,讓學生把小問題理解透徹,還可以適當拓展問題,以便學生進一步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可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便捷。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