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要:心理韌性水平對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從心理韌性的影響因素出發(fā),探究心理韌性的培養(yǎng)策略,其中主要包括:提升自我認知力水平,選擇合適的應對方式,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及情緒控制能力,自尊感的建立和完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等內(nèi)容。
關鍵詞:心理韌性 影響因素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2-0154-02
青少年處在心理和生理發(fā)展的特殊時期,生理和心理的矛盾碰撞,導致他們對周圍的事物比較敏感。他們要面對課業(yè)壓力、人際交往壓力、生理壓力等,這些壓力會使他們產(chǎn)生一些挫敗感,導致消極情緒,對他們的心理抗壓能力提出挑戰(zhàn)。因此,我們需要了解他們的心理韌性,并提升他們的心理韌性,從而幫助他們從消極的生活事件中獲得成長。雖然近年來積極心理學中的心理韌性成為研究熱點,但是目前對“心理韌性”并未形成統(tǒng)一的定義。我國學者李海壘[1]通過整理大量文獻,提出了品質(zhì)性、過程性和結(jié)果性三種定義。[2]品質(zhì)性定義指個體所具有的穩(wěn)定的心理品質(zhì),在遇到威脅時能夠用高水平的應對方式來面對突然的破壞和損傷;過程性定義,即將心理韌性作為當個體面對巨大的創(chuàng)傷和威脅時能夠快速恢復的一個過程;結(jié)果性定義,即個體遭遇重大創(chuàng)傷和威脅時的一種積極的結(jié)果性的表現(xiàn)。
一、心理韌性影響因素
(一)家庭功能[3]
家庭功能具有表層和深層兩個方面的特征,表層特征包括經(jīng)濟水平、家庭社會地位、家庭教育等方面,而深層特征包括家庭成員間的情感聯(lián)系、適應能力等方面。對于初中生來說,家庭功能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都會影響其心理韌性,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大量研究表明,家庭功能影響著青少年的問題行為、人格、心理健康、自尊等,而自尊、應對方式等是心理韌性的中介因素。而家庭成員間的情感狀態(tài)會影響到子女的問題解決能力,而問題解決能力最終影響學生的心理韌性水平。綜上所述,家庭功能是影響青少年心理韌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2)特殊發(fā)展期
青少年處于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期,二者發(fā)展不同步,使處于這個時期的孩子出現(xiàn)了同一性矛盾。人格發(fā)展不成熟,自我認知不準確,自我效能感[4]有待加強,他們情感脆弱、易沖動、人際關系敏感,在遭遇重大創(chuàng)傷和威脅時就會產(chǎn)生較多的消極行為。因此,這一特殊發(fā)展期也是影響青少年心理韌性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心理韌性提升策略
(一)提高自我認知力水平
自我認知力水平[5]是自我認知力的一個方面,在很多時候,自我認知力水平?jīng)Q定了一個人的成功和失敗。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就會依著自己所認知的去表現(xiàn),所以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各方面都不行時,他是很難成功的。因此,一個人在面對重大挫折時之所以不知所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自己的認識不夠,不知道自己擁有什么,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如何。而青少年在對自己的認識方面表現(xiàn)得較為欠缺,所以要讓學生學會認識自我,進行自我探索,提高自我認知力水平。在具體實施時,可以通過團訓的方式進行整體訓練和培養(yǎng)。
(二)選擇適當?shù)膽獙Ψ绞?/p>
在大量的研究中,消極的應對方式和消極的結(jié)果成正相關,但是在張海鷗[6]等(2012)對中職學生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心理韌性水平高的學生,在面對挫折時采用的積極和消極的應對方式都要顯著高于低心理韌性水平的學生。因此,并不能單用“積極”和“消極”來判斷應對方式的好壞,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要選擇合適的應對方式。一般情況是,當遇到的挫折是在能夠掌控的范圍內(nèi)的,個體更多地選擇積極的應對方式,相反則會選擇回避、退縮等消極的應對方式;而在超出個體承受范圍的壓力環(huán)境下,個體會選擇消極的應對方式來回避威脅。研究表明,高心理韌性水平的學生能更加靈活地選擇應對方式,因此學生需要做的就是審視壓力環(huán)境,作出合理判斷,采取適當?shù)膽獙Ψ绞剑瑥亩岣咦陨淼男睦眄g性水平。
(三)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在個體對自己有了準確的認知后,也能對所遇到的挫折環(huán)境進行正確的判斷,這時就需要解決問題了,因而要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解決[7]是指個體為了處理自己所面臨的情境所產(chǎn)生的一系列的認知加工過程。在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時,需要培養(yǎng)學生做計劃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學會從他人那里獲取豐富的資源和幫助,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有清楚的認識。
(四)提高情緒控制能力
青少年處于生理及心理發(fā)展的特殊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的情緒極不穩(wěn)定,在遇到較大困難時很容易激動、沖動,從而影響自己對問題的準確判斷,影響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要提高情緒控制能力。當產(chǎn)生消極的情緒時,可以通過深呼吸等方式讓自己冷靜下來,要深刻認識到“凡事都有兩面性”,然后從事件的積極方面開始思考,將消極不良的情緒轉(zhuǎn)化為積極健康的情緒。只有在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下才能作出比較正確合理的判斷,能夠真正解決問題。
(五)自尊感的建立
有研究表明(張海鷗),問題解決通過自尊間接地影響心理韌性,并且自尊越高,心理韌性水平越高。因此,對缺乏自尊的學生,要注意給予其更多的關懷和支持[8],幫助他們克服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給予他們更多的認可、肯定,而不是無謂的批判和否定,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使他們擁有更多成功的體驗,維持較高的自尊水平,進而有益于提高青少年的心理韌性水平。
(六)挫折教育[9]
如果說在自尊感的建立中運用的是“賞識教育”,那么在適當?shù)臅r候我們也可以使用“挫折教育”。自尊感的建立主要針對的是在成長過程中遭受過較多挫折的學生,而挫折教育主要是針對那些成長相對順遂的學生。通過適度的挫折體驗,鍛煉學生危機處理能力,挖掘自身無限的潛力,當真正的挫折來臨時能夠泰然處之。
(七)完善社會支持系統(tǒng)
所謂社會支持系統(tǒng)就是能夠與你一起分擔困難和分享快樂的人。社會支持系統(tǒng)是個體的支撐和后盾,注重的是相互支撐,當個體遇到挫折、困頓時,能夠給予個體物質(zhì)和精神上的支持和幫助。完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分為兩個方面:其一,做好雙方相互之間的連接,當個體遇到困境時,你所需要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確實能夠給予你幫助;其二,豐富社會支持系統(tǒng),即當個體遇到不同的境況需要獲取幫助時能夠有不同的選擇,而不至于因某個支持系統(tǒng)的缺失導致個體全部社會支持系統(tǒng)崩塌,造成嚴重后果。
三、結(jié)語
青少年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期,心理發(fā)展并未完全成熟,抗挫折的能力相對欠缺,需要父母、教師等人的幫助,培養(yǎng)他們的心理韌性,提高他們的抗逆力。
參考文獻:
[1]王唐英.初中生的心理韌性、自我控制與網(wǎng)絡依賴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2]張佳麗.住校初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心理韌性與學校適應的關系[D].西南大學,2015.
[3]邰勝男.高中生家庭功能對其心理韌性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4]徐明津.中學生心理韌性的測量、作用機制與干預研究[D].廣西大學,2015.
[5]陳璇.高職院校學生自我認知力對就業(yè)競爭力影響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
[6]張海鷗,姜兆萍.自尊、應對方式與中職生心理韌性的關系[J].中國特殊教育,2012(9):77-81.
[7]何亞莉.提高研究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網(wǎng)絡學習環(huán)境設計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3.
[8]劉丹,石國興,鄭新紅.論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心理韌性[J].心理學探新,2010(4):12-17.
[9]劉楊.刑釋青少年社會再適應的影響因素及心理韌性的培養(yǎng)策略[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3(2):96-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