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婷婷
摘要:通過分析國內外關于土地流轉的研究認為,現階段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政策的分析,或者是局部問題的分析,不斷尋找可以應用與全國各個地區(qū)的統一政策,為的就是不斷完善制度的全面性。針對不同城市中存在的問題的不同,給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的還為數較少,因此缺乏完善的流轉問題指導意見。
關鍵詞:土地流轉 國內外 認識 現狀
中圖分類號:F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2-0235-02
我國在十七屆三中全會中推出了有關土地流轉的政策規(guī)定,其中就提到了,一定要提高對土地流轉的重視程度,創(chuàng)建起完善的市場,為實行這種政策做準備,同時依據制度的規(guī)定,讓農民可以依法進行土地的轉讓、租賃以及轉包等工作,促進多種形式經營共同發(fā)展。因為此項規(guī)定的出臺,促使該項政策有了制度上的保障。那么究竟什么是土地流轉,土地流轉的意義和面臨的問題都有哪些,本文結合國內外不同的研究認識,做了簡要分析。
一、國內關于土地流轉問題的認識
通過對相關材料的分析可以發(fā)現,國內剛剛開始應用土地進行分包政策時,部分地區(qū)已經開始實踐土地的流轉應用了。此種現象的出現在當時引起不小的反應,專家也對此投注更多的關注。因為國內整體農改的進展和經濟的總體運行情況,讓這種流轉現象發(fā)展成必然結果,對其的分析也趨于完善,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集中在政策的完善以及限制的解除問題上。大致可以分為:
首先,針對的就是國內土地流轉問題應用方面。國內土地流轉的速度不斷提升,發(fā)展規(guī)模不短擴大,質量也在持續(xù)提高。其中學者楊德才提出,國內存在于農村土地流轉中的問題就是對政策的改變逐漸傾向于氛圍的改變以及市場的多樣性發(fā)展。雖總觀運行情況沒有太大的問題出現,但是細致分析就會發(fā)現其中蘊含的局限。其中楊帥提出,現階段在這項政策中體現出來的問題還是生產率不高以及期限不長。張曉平提出,因為這項政策逐漸在國內獲得了更快的發(fā)展,因此其內部出現的問題就會被顯示出來,表現為宣傳力度較弱、系統創(chuàng)建薄弱以及對于技術的應用不到位。
其次,存在大量對政策實行的限制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大量的專家提出應對方案,并且還是有一定的方案是可以予以應用的。其中錢文榮將農民的自身特點作為研究中的變量,針對條件差異中的流轉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能夠對流轉問題產生影響的幾個方面集中在年齡構成、收入高低不同、學歷層次等方面。郝朝輝針對的是制度影響,提出對制度運行產生影響的因素主要在于,沒有明確的主體因素、對于產權的規(guī)定沒有確切的界限、市場政策缺乏完善性等等。陳錫文針對人在其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提出現階段國內部分領導會出現不同于農民的意見,對于農民不想進行的土地流轉問題予以強加,這對其利益是有一定沖擊的,引起政策實行不到位現象的出現。趙艷霞將唐山的農村作為調查的對象,分析得出,因為大部分生活在農村的人其受教育的水平不高,同時不具備可以外出掙錢的能力,很難實現土地流轉。王海燕提出相關部門在流轉工作中存在制度監(jiān)管不到位的現象,由此會導致政策制度的應用受到一定的影響。
第三對于主體地位的彰顯。錢忠好提出,現階段國內農村中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村領導同農民之間的關系不再是原來合作伙伴的關系,同時領導取得的利益優(yōu)勢要遠遠高于農民本身,導致農民地位的卑微,往往導致其利益受到損害,因此相關部門一定要創(chuàng)建其完善的針對村領導實行的制度管理政策。王文峰針對土地流轉問題中的組織、轉讓以及轉出方三者之間存在的關系問題予以分析,提出其中的三方都是要對其利益實現重新的調整,所以,創(chuàng)建全新的政策保障前,一定要實現全方位、多角度的設計工作,爭取將不同構成的利益都實現最大化完善,要想保證農村土地能夠獲得完善應用,就要保證相關部門政權發(fā)揮的準確性。管清友針對相關部門的政策全力進行了分析,提出完善流轉問題就要讓相關部門參與到實際中來,提高對整體運行情況的監(jiān)督,完善監(jiān)督工作的實行情況,保證農民利益的完善。
最后,實行該政策對于農村的好處。李明宇提出,完善農村整體運行,借助這種流轉政策以及完善的規(guī)?;\行,都是實現三農現代化運行的基礎。于玲指出,對于想要完善資源的配置、提高土地集約化發(fā)展以及提升生產率方面,這種政策的應用會發(fā)揮不小的影響力。張衛(wèi)杰提出,這項政策的應用可以完善勞動力的轉移工作,同時整體提高城鎮(zhèn)化經營的步伐。吳玲提出,因為國內推行流轉政策的時間不短,逐漸開始顯現出政策應用的好處,所以一定要完善政策的創(chuàng)建工作以及政策的應用范圍,這對于目前農村整體改革工作來說,具有很大的影響。
二、國外農業(yè)土地流轉的認識
通過對國外的著作進行分析得出,私有制是國外土地所有,這點不同于國內情形。因此有關流轉問題就可以被分成兩種構成,首先是針對買賣這種行為來說的,其次就是針對租賃這種方式來說的。國內開展這方面的研究還是相對比較晚的,因此,從以下可以看出:
首先是土地政策。大部分專家都提出,提高流轉速度可以有效提升所有權的穩(wěn)固工作。Alchina提出,要穩(wěn)固所有權,土地所有者對本身擁有土地進行更多投資,因此產權體現出的關系穩(wěn)固程度越高,那么促進的程度就更深。Feder Gershon提出,國內整體產權的維護以及市場功能性的完善問題都需要土地制度的制約。Joshua針對存在于歐洲部分地區(qū)的現狀進行了調查,指出實現這項政策的基礎就是對產權的明確。
國內開展的家庭聯產承包政策同國外部分地區(qū)的政策應用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引起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關注。其中Achi提出,國內土地政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對不同權利劃分以及所有權劃分問題上,對于職權的獲得不夠完善。Gershon通過分析指出,我國部分農民對使用權中存在的問題有所顧慮。
其次就是針對該項政策的總體影響。在這一問題上,不同領域的專家提出的觀點也存在一定的差異。Cheung提出,借助這種經營權,能夠讓擁有先進發(fā)展實力的人擁有更多的機會,促進土地的完善應用,帶動農民發(fā)展其他領域。尼克·哈瑞柯針對國內存在的問題予以研究,指出對于土地流轉問題的把握會整體帶動三農問題的發(fā)展,引進更多的投資,控制農業(yè)問題帶來的影響。其中部分專家開始注意到這種政策帶來的負面因素,Douglas C·Macmillan提出,隨著運行的加快,市場運轉不到位會給這種市場化帶來不小的影響,對土地利用產生限制。endprint
對于因素流轉問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專家開始集中對政策的分析。Deininger(2003)提出對于這項制度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交易成本的確定,一旦投入的成本高于限定值,那么對流轉問題就會產生一定的限制,對土地的應用產生影響。
Muth R.F(1961)針對土地流轉和經濟的全面提高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促進影響。Lohmar(2001)明確,能夠對土地問題產生影響的因素中很大一部分來源于經濟的總體運行,同時能夠對經濟產生影響的還在于勞動力的應用。
我國整體的土地制度的發(fā)展很大程度都受到了其他國家專家針對土地問題進行的分析的影響。但這些研究中還是存在很多局限的,因為國內的土地面積很大,因此不同地區(qū)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同的,所以缺乏針對性的研究理論作為支撐。
三、結語
通過對上述分析的研究可以得出,針對宏觀問題對土地流轉進行分析的專家不在少數,有從實證方面予以研究的,當然也存在理論方面的研究,針對不同的構成,比如制約原因以及現狀等問題進行了分析。當然也有部分人集中對微觀問題的分析,不管是主體的行為還是不同構成層面的利益應用都是對這項政策的延伸分析。因為不同層面的分析都給文章的呈現創(chuàng)造一定的條件。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在少數,因為國內的土地面積相對較大,所以對于不同地區(qū)的問題也要有針對性的分析才可以,因此即使提出要應用土地流轉問題,也要經過針對性的分析才可以,不同實際中包含的特點也是不同的。但是現階段的專家進行的分析,大部分都集中于政策的分析,或者是局部問題的分析,不斷尋找可以應用于全國各個地區(qū)的統一政策,為的就是不斷完善制度的全面性。針對不同城市中存在的問題的不同,給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還是不在多數的,因此缺乏完善的流轉問題指導意見。
參考文獻:
[1]楊德才.論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模式及其選擇[J].當代經濟研究,2005(12):49-52.
[2]張曉平.農村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農業(yè)經濟問題研究,2010(23):8-9
[3]錢文榮.浙北傳統糧區(qū)農戶土地流轉意愿與行為的實證研究[J].中國農村經濟, 2002(7):64-68.
[4]陳錫文,韓俊.如何推進農民王地使用權合理流轉[J].農業(yè)工程技術,2006(1):78-80,
[5]王海燕.農村土地流轉影響因素探析[J].農業(yè)科技管理,2010,29(1):41-43.
[6]錢忠好.農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流轉的困境與鄉(xiāng)村干部行為[J].中國農村觀察,2003(2):20-23.
[7]王文峰.從主體利益角度透視我國農村的土地流轉制度[J].生產力研究,2005(10):45-46.
[8]李明宇.論農村王地流轉制度改革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10):23-24.
[9]于玲.農地流轉的必要性、可能性及艱難性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08(7):46-47.
[10]張衛(wèi)杰.土地流轉的意義、存在問題與對策[J].時代金融,2011(12):142-143.
[11]吳玲,周思山.新一輪土地流轉的意義與困境[J].宿州學院學報,2011(7):4-6.
[12]Federt Gershon,F Reeny Davdi.Land Tenure and Property Righrs:Theory and Implcations for Debelopment Policy[J].World Bank Economic Reciew,1991, 5(1): 135-153.
[13]Joshua M Duke, Eleconora M,Et Al..Price Repression in The Slovak Agricultural Land Market[J].Land Use Policy,2004(2):59-69.
[14]Alchi.The Property Right Paradigm[J],Joumal of Economic History,2003(2): 211-222.
[15]Gershon,Prosterman.Land Right, Famer Tnvertments Incentives,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R].Working Paper,2000:22-24.
[16]Cheung,Tang.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Market for Rural Land in China[J]. Land Econmice,1992(2):139-162.
[17]尼克哈瑞柯,魯爾·特盧本.中國農村土地市場運行分析[J].江海學刊,2001(2):22-23.
[18]Douglas C Macmaillan.An economic case for Land Reform[D].Land Use Policy, 2000.
[19]Muth R.F Economic Change and Rural-Rrban Land Conversion[J]. Econometric, 1961, 29(1):1-23.
[20]Lohmar B ,Zhang Z X Somwaru A Land Rural Market Dec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1 Annual Meeting Chicago.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