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市銅山區(qū)銅山實小教育集團(221116)
關于語文教學,一般包含著兩方面的教學范疇,一方面是文本語言的生成,即揣摩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情感的;另一方面是學生言語的生成,這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如何以文本語言為載體促進學生言語智慧的增長。而要實現(xiàn)這些閱讀目標,僅靠教師的單方傳授顯然是不夠的,還要看生對所學知識是否有興趣,是否有求知欲以及學習新知的熱情。因此,教師要善于發(fā)掘能夠點燃學生求知欲的切入點,以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
在語文教材中,其實每篇課文都蘊藏著最有價值的、最引人入勝的教學內(nèi)容。帕爾默教授把這種最有生長活力的知識或者事物比作“偉大事物”。這種“偉大事物”具有激活、喚醒、開啟、釋放的功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這些“偉大事物”入手,幫助學生找到閱讀學習的求知點,以達到提升閱讀教學效果的目的。
如在教學蘇教版《天游峰的掃路人》一課時,課文主要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作者在登天游峰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刻畫了一個質(zhì)樸而充滿自信的老人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老人自信、開朗、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的贊美。在教學這一課時,怎樣才能挖掘出文本中隱藏著的“偉大事物”呢?根據(jù)這篇課文的特點,我認為,作者想要傳遞給人們的就是一種精神,一種思想意識,一種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而這些對如今的學生來說是最具有教學價值的。因此,在學生學完課文以后,我讓他們針對閱讀所獲,談談思想認識,有效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深化了他們的學習效果。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我著重從挖掘文本中隱藏著的“偉大事物”入手,引領學生談感受。這樣教學,有效啟迪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他們反思自我的興致,提升了他們的閱讀品質(zhì),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學生對語文學習感到無趣。因此,在課堂中,基于這一學習需求,教師可以從文本矛盾的生成中幫助學生找到適合的求知點,以使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更扎實、更有效。
如在教學蘇教版《普羅米修斯》一課時,根據(jù)神話故事的特點,我先引領學生回顧了《女媧補天》《開天辟地》等課文,讓學生說說這些課文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在此基礎上再把他們引入《普羅米修斯》一課的學習中,并讓他們思考這幾篇課文的共性特點是什么。在我的啟發(fā)下,學生感受到了女媧、盤古都是為了人類過上好日子而做出了努力。在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我又進一步提出:“在《普羅米修斯》一文中,你覺得誰的力量最大?”有學生認為是宙斯,因為他是宇宙至高無上的主神,他掌控著雷電,統(tǒng)治著一切;有學生認為是普羅米修斯,因為他很勇敢,敢于冒險;有的學生認為是太陽神阿波羅,因為如果沒有太陽,就沒有溫暖,沒有生命……就這樣,在學生發(fā)表自己意見的過程中,新的矛盾生成了。趁著這種教學契機,我追問道:“到底是誰的說法正確呢?就讓我們一起深入文本去感受一番吧!”這樣教學,有效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為他們學好新知奠定了基礎。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根據(jù)課文的特點,我以“你覺得誰的力量最大”為話題引起了矛盾沖突,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了深入探究的動力,學生求知欲望更濃,學習效果自然會更好。
語文既要注重累積性、常識性的教學活動,又要保持課堂的新鮮感,以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實踐證明:學生對未知的、陌生的領域總是充滿著興趣與好奇。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的特點創(chuàng)設一種“陌生化”的學習活動,以使學生產(chǎn)生怦然心動之感,并自覺沉入學習之中。
如蘇教版《牛郎織女》一課,作為一篇民間故事,它有著完整曲折的情節(jié)、樸素自然的語言、奇幻的神話色彩、積極進步的主題。在教學這一課時,能不能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去求知、去發(fā)現(xiàn)呢?根據(jù)故事的特點,我提出了下列問題:“牛郎是姓牛嗎?如果這個故事不是從牛郎受到哥哥、嫂子的虐待開始講,你覺得還可以從哪些地方講起?”學生被一種“陌生化”的學習形式所吸引,有的說可以從“鵲橋相會”講起,有的說可以從“七仙女下凡”講起……這樣的學習形式有效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使課堂教學收獲了無限精彩。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我鼓勵學生換個視角來理解課文,并試著講述課文內(nèi)容。學生在這種“陌生化”的學習氛圍中,求知欲望被喚醒,從而有助于他們對知識的深化與拓展。
總之,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有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盡可能地挖掘教材中可能引發(fā)學生旺盛學習興趣的因子,讓他們主動去求知、去發(fā)現(xiàn),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