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紅梅 丁良桂
當下,教師忽視詞語教學,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時淺嘗輒止、機械釋意、籠統模糊等現象還普遍存在,造成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辨析、鑒賞、運用等能力薄弱,也影響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和形成。那么如何準確把握詞語教學,讓詞語教學不再迷失方向,找到“回家的路”呢?
一、準確釋意,詞語教學的理性回歸
詞語教學要不要引導學生解釋意思,讓學生理解并記憶詞語的本意呢?對此,很多教師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認為教學中讓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是機械的、死板的,是和先進的教學理念相背離的,容易把鮮活的詞語引向僵化,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筆者認為,詞語教學恰恰應該從理解意思入手,通過對詞語本意的探尋,準確把握詞語的意思,在此基礎上,才可以結合具體的語境,走向對詞語的深層次的探究。
1.借助字詞典,準確釋意
對詞語意思的理解,最直接的手段是借助詞典等工具書進行。很多詞語在詞典上都有準確、細致的解釋,即使沒有,抓住詞語中的關鍵字,借助字典也可以理解和把握詞語的意思。同時,學會使用詞典,借助工具書去學習,也是學生要熟練掌握的一種學習的方式和路徑。
比如《爭論的故事》(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中有“不以為然”、“爭論不休”兩個詞語,要讓學生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首先要弄懂詞語中關鍵字“然”和“休”的意思,而這兩個字可以借助字典理解。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通過查字典知道“然”就是“對”的意思,“休”就是停止的意思,從而明白不以為然意思是“不認為是對的”,爭論不休是“互相爭辯不停止”的意思。在學生理解了詞語的意思后,再放進語境中去進一步理解:哥哥不以為然,他不認為什么是對的呢?兄弟倆爭論不休,他們在爭論什么,是怎樣的“不休”呢?學生聯系上下文,對詞語的意思進行“語境化”理解。這樣,學生對詞語的認識和理解就上升了一個層次,詞語的意蘊得到了豐富,詞語也就成了“意義塊”,納入了學生的認知結構之中。
2.借助故事,準確釋意
很多詞語來源于歷史故事、寓言故事,這些詞語經過時間的沉淀,被不斷地注入新的意義,使詞語內涵深刻,但也使學生在理解上產生了障礙。要想準確理解這類詞語的意思,就必須追根溯源,閱讀相關的故事,從故事中探尋詞語的意思。
比如《少年王勃》(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一文中有個成語——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呢?詞典上的解釋是:“畫竹子時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經有通盤的考慮。”這種抽象的概念式的解釋,雖然準確,但是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印象不深,難以有效內化。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先出示關于這個成語的故事讓學生閱讀,詞語的本意以及比喻義,都會在故事的閱讀中得到領悟。因為故事本身就是對成語本意最準確的詮釋。學生對故事的興趣一定會超過詞典上枯燥、乏味的解釋。
3.借助比較,準確釋意
在詞語的大家族中,總有一些詞語意思相近,容易混淆,如果不能準確理解意思,會對學生運用詞語產生影響。教學這類詞語,可以通過比較的方式,引導學生區(qū)別詞語意思的細微差別。在辨析中,使學生對詞語的意思能夠有更清晰的認識,達到準確、深刻理解的目的。
比如《裝滿昆蟲的衣袋》(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一文中有“著迷”“迷戀”“癡迷”三個意思相近的詞語。它們都含有對昆蟲喜愛而沉醉的意思,但是,意思又有細微的差別。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加以辨別。從詞語的意思上看,著迷的意思是對人或事物產生難以舍棄的愛好。迷戀的意思是對某一事物過度愛好而難以舍棄。癡迷的意思是深深地迷戀。三個詞語意思上的區(qū)別在于,對事物愛好的程度不一樣,一個比一個喜愛和沉醉的程度更深。只有通過比較,對三個詞語的意思有了更為準確細致的理解和把握,學生才能明白,作者為什么要把這三個詞語按照順序,放在課文不同的地方。
二、模糊把握,詞語教學的應有情懷
并不是所有詞語都需要或者能夠進行準確地理解,受詞語本身、語言環(huán)境、學習對象等因素的制約,有時對詞語的意思必須模糊把握。適度模糊,并不是在理解詞語上放松了要求,而是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靈活處理詞語,拓展學生學習詞語的時空。讓學生通過理解感悟詞語,感受到語言文字散發(fā)出的迷人的魅力。
1.結合詞語,模糊把握
有些詞語的意思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如果機械地去解釋它的意思,學生就會如墜云霧,不知所云。對于這樣的詞語,教學時不宜從意思上去著手,而應通過其他的方式方法,讓學生有所領悟。
比如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教學《小稻秧脫險記》(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一文中的“警覺”一詞時,是這樣引導的:
師:(指“警覺”)看來,這個詞要老師幫忙了。誰不需要?
生:“警覺”就是“靈敏”的意思。
生:“警覺”就是感覺到了什么,然后他抬頭看看。
師:有一點意思,但沒說清楚。下面,老師來表演一下??戳死蠋煹谋硌菽憔椭朗鞘裁匆馑剂?,但也不一定說得出,我也不要求大家說。
(老師請兩位同學一起表演。一學生讀書,一學生當噴霧器大夫,老師當雜草。)
生:(讀)“突然,一陣毛毛雨從天上飄下來,一棵雜草警覺地抬起頭,看了看天說——”
師:(師表演“雜草”。他警覺地抬起頭,看了看天)“不對呀,大晴天怎么下雨呢?”
生:“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來——”
生:(生表演噴霧器大夫)“這不是毛毛雨,而是化學除草劑?!?/p>
師:“你是誰?”
生:“我是噴霧器大夫。平時,你們欺負小稻秧,現在輪到你們倒霉了。”
師:什么是“警覺”,你們看到了嗎?我們再表演一下“警覺” ,請大家看清楚。
(師生又表演了一次。)
師:懂了嗎?這就是“警覺”的意思,不要說,體會一下就行了。endprint
對于“警覺”一詞,如果從意思上來說,只會越解釋越糊涂。于老師沒有硬性要求學生去理解詞語的意思,而是借助表演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觀察去意會詞語。其實,這個詞語是表現人物神態(tài)和心理的,是可以通過表演來展示的。
2.結合語境,模糊把握
當詞語以語言單位進入到文本中時,它便具有了語境意義。所以引導學生理解詞語,一定要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讓學生結合具體的語境,去理解、品味、意會詞語的豐富內蘊,從而有效積累和內化詞語,為運用詞語作好鋪墊。
比如《音樂之都維也納》(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一文中,有這樣一個句子:“悠揚的樂聲摻合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睂τ诰渲械摹皳胶稀币辉~,應該怎么理解呢?如果僅僅從意思上理解,摻合就是混雜的意思,這樣的解釋就使這個詞語失去其應有的魅力。唯有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詞語才會變得鮮活起來,詩意起來。
師:同學們,在維也納夏天的夜晚,在公園里,你聽到了什么?
生:我聽到了悠揚的樂聲。
師:這是怎樣的樂聲?請你用心聽一聽。
生:這樂聲優(yōu)美動聽,令人陶醉。
師:除了樂聲,你還聞到了什么?
生:我還聞到了花草的香味。
師:有悠揚的樂聲,有花草的香味,你感覺它們能夠摻合在一起嗎?
生:我覺得可以摻合在一起,因為樂聲是悠揚的,花草是芳香的,給人的感覺都很舒服。
師:好一個舒服!它讓耳朵聽到的樂聲,鼻子聞到的芳香,融合在一起,在晚風中飄溢、回蕩,帶給人美的享受。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吧!
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讓學生說說詞語的意思,只是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語境,想象當時的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兩種不同的感官所帶來的相似的體驗,從而領悟出“摻合”的別樣的意味。語境賦予摻合的意蘊,就不再是混雜那么簡單了。
3.結合學情,模糊把握
詞語教學因學生年級段的不同,目標和要求也是各異的,但不管處在哪一個年齡階段,都不能過度拔高,要結合具體的學情,因人施教。對有些詞語的處理,可以降低一點要求,模糊一點也無妨。
比如《蝸牛的獎杯》(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中有“唯恐”和“生怕”兩個詞語,對這兩個詞語的理解,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本意、語境意、表達的程度等多個角度去比較,結果越比較學生越糊涂。教學這樣比較抽象的詞語,就須要考慮到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作過高的要求。學生只要明白這兩個詞語都是表示害怕的意思,并能結合具體的語境知道分別指害怕什么就行了,不必作過多的剖析。
[責任編輯:陳國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