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國
[摘 要] 學生活動的設計注重活動的有效性、互動性、針對性,應以教學目標為宗旨,有的放矢,側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以實現(xiàn)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在具體實施中,可以活動的實效性為核心,精于設計,有效重建,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生成.
[關鍵詞] 高中數(shù)學;學生活動;實效性
學生活動的設計應遵循主體性、實用性、科學性和靈活性的原則,以活動設計的有效性為核心,在教學目標的整體框架下組織教學,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活動,其目的是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讓教師有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學,優(yōu)化教學效果. 因此,在學生活動設計中,教師要明確師生互動的本質,樹立互動的意識,為學生活動設計奠定思想保障;通過構建正確的學習活動目標,明確學習的重難點,引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體系,促進學生數(shù)學思維模式的形成;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選擇科學的活動設計形式,并及時進行教學評價,以確保活動設計的有效性.
明本質,樹意識——學生活動設計的基礎
學生知識的獲取是由外部的信息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過思維活動相互作用形成的過程,而不是教師單方面知識的輸入. 即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是在學生活動中思考,在活動中形成的. 因此,教師應在活動設計中,根據(jù)學生的狀態(tài)、表現(xiàn),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觸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主動地對問題進行探索,思考,回答,增強師生之間的雙邊互動,強化互動意識,讓學生在體悟中生成知識,在體驗中獲得實踐的經(jīng)驗,以鞏固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
比如,在教學“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時,講解關于“平面的基本性質與推論”知識點中,要求學生根據(jù)公理能夠找到兩個平面的相交線. 這部分內容屬于立體幾何知識,需要學生具有空間的思維想象力. 而在實際的學習中,很多學生往往欠缺空間的想象力,一時無法從平面的思維過渡到三維的空間中,導致很多的學生依然用平面的思維方式解決空間的問題. 因此,教師借助題目:“空間有三個平面α,β,γ,它們兩兩相交,你能找到幾條相交直線?”來組織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讓學生根據(jù)公理找到滿足條件的相交線. 教師讓學生準備三張厚紙片,引導學生按照兩兩相交的條件進行操作,仔細觀察相交直線的數(shù)目,讓學生的思維在實際操作中轉換到空間的思維層面上,從而掌握解決問題的數(shù)學方法,激發(fā)了學生主動思考、探索的積極性. 由此,學生紛紛得出結果:1,3條相交直線,同時,教師還讓學生分別畫出相應的空間圖形,幫助學生構建空間數(shù)學思維,以拓寬學生的思維想象力.
建目標,筑理念——學生活動設計的核心
學生活動設計應以教學目標為核心,以服務“三維目標”為宗旨,避免學生活動偏離教學任務,因此,教師圍繞教學重難點,開展主題教學活動,讓學生圍繞學習重點自主進行思考,探究,并歸納總結,以形成數(shù)學思維模式,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比如,以“直線的方程”教學為例,重點是讓學生掌握求直線方程的方法,要求學生能夠根據(jù)直線方程得出斜率,根據(jù)斜率和直線的兩點求直線方程,并通過題目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形結合思想. 教師布置課堂練習:(1)求經(jīng)過點A(-2,0),B(-5,3)的直線的斜率和傾斜角;(2)求直線8x-6y-14=0的斜率和它在y軸上的截距;(3)直線經(jīng)過點P(2.3),傾斜角為,求直線的方程;(4)求過點A(-1,2),B(2,4)的直線方程;(5)求過點P0(x0,y0),法向量n=(n1,n2)≠0的直線方程. 讓學生通過仔細審題,觀察題目之間的區(qū)別,分析題目解答的突破口,從中積累解題經(jīng)驗. 學生經(jīng)過討論、分析,得出(1)利用斜率公式求出斜率和傾斜角;(2)首先將方程變形成斜截式,然后直接得出截距;(3)根據(jù)傾斜角得出斜率,然后求得直線方程;(4)根據(jù)兩點式得出直線方程;(5)根據(jù)點向式求得直線方程. 經(jīng)過不同題目解題方法的訓練,讓學生在實踐、體驗、感悟中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并在相互討論、探討中促進學生數(shù)學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教師在設置題目活動時,綜合考慮學生學情,題目設置采用難易結合的特點,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練習活動中,并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題目的訓練中得到不同的收獲,實現(xiàn)了學習效益的最大化.
創(chuàng)情境,促和諧——學生活動設計的關鍵
學生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才能被誘發(fā)出主動學習的欲望,而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是提高學生活動設計實效性的關鍵. 因此,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具有新穎性、開放性的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圍繞學習目標主動構建知識體系,讓學生處于一種急于想解決問題的驅動情緒中,并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欲,推動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比如,以“圓與方程”教學為例,目標是讓學生根據(jù)已知條件求圓的標準方程,并根據(jù)圓的標準方程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師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分組解決相應的問題,通過組內成員之間的討論和交流探尋解答求圓的方程問題的方法. 教師展示練習:(1)求過點A(6,0),B(1,5),圓心在直線l:2x-7y+8=0上的圓的方程;(2)求通過兩圓x2+y2=25和(x-1)2+(y-1)2=16的交點且面積最小的圓的方程. 教師讓各小組根據(jù)自己的組員情況自由選擇相應的題目,此外,這兩個題目分別都有兩種解題方法,教師便借此組織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討論,讓小組針對同一題目探尋出不同的解題方法. 即(1)可以用設圓的標準方程(x-a)2+(y-b)2=r2和利用斜率求線段AB垂直平分線的方程,而平分線的方程與已知直線的交點即為圓心坐標,由此得出圓的方程;(2)可以利用解方程組求得交點,兩交點的距離即是圓的直徑,由此得出圓的方程. 還可用設圓的一般方程求得結果. 活動中,學生在探尋不同解法的討論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拓寬了學生的思維視野,學生主動將求圓的方程知識融入其中,從而實現(xiàn)知識的有效遷移,提高了活動的實效性.
選方式,重評價——學生活動設計的保障
學生活動設計的關鍵是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旨在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因此,教師要活化組織形式,其目的是啟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側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讓活動中既有學生語言表達,又有實踐操作;既有學生成果展示,又有自主創(chuàng)新,增強活動設計的有效性. 活動開展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活動開展中又充滿了不可預見性. 因此需要教師對不確定的因素做出恰當?shù)呐袛嗪秃侠淼奶幚恚瑢顒又谐霈F(xiàn)的問題和錯誤進行及時的糾正和引導. 抓住學生活動的閃光點,并鼓勵支持學生,幫助學生順利、自信地完成學習任務.
總之,學生活動的設計就是讓學生的視力“聚焦”,讓學生的思維“聚變”,學生活動的設計要遵循科學性、主體性、靈活性的原則,精于求精,在教學目標的框架下,以實效性為核心組織開展. 教師可從師生互動、知識主動構建、情境創(chuàng)設、活動形式多樣化、及時評價等方面進行優(yōu)化,讓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在活動中生成,在活動中綻放,從而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