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東
摘 要:歷史是一門充滿活力的思維性很強的學科。歷史教學的目的歸宿于指導人生和社會。教師應在具體的教學中把握契機,找準切入點,實現(xiàn)歷史教學的這一功效。當前農(nóng)村初中歷史教學有些令人擔憂,存在著許多值得讓我們重視的問題,要提高農(nóng)村初中歷史教學的質(zhì)量,我們的確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方式,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關(guān)鍵詞:初中歷史;歷史課堂教學;新課標;存在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給農(nóng)村初中歷史教師帶來生機和動力,大部分農(nóng)村初中歷史教師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改革之中,潛心研究課標、教材、教學理念,使農(nóng)村初中歷史教學發(fā)生很大變化。但通過實際的教研活動,我發(fā)現(xiàn)初中歷史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專職的歷史教師少,大多為兼職教師
很多農(nóng)村初中,很少有師范院校畢業(yè)的“科班生”,即使有,也大都改教語文了,真正的歷史專任教師在農(nóng)村初中執(zhí)教的可謂鳳毛麟角。在我們學校,像我一樣既教語文又教歷史的教師有好幾個。我們學校沒有一個專職的歷史老師,學科知識薄弱,相關(guān)知識貧乏,在教學中以本為本,僵硬無味,要確保歷史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我想有些勉為其難。
二、教學手段陳舊,教學質(zhì)量低下
縱觀當今廣大的農(nóng)村初中,由于硬件條件的落后、應試教育的重壓和學生素質(zhì)的低下,仍然沒有擺脫陳舊的老式教學方式,歷史教師仍然采用以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為輔的老式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很少采用諸如自主、合作、探究等有效的教學手段,導致教學質(zhì)量低下。通過我校的教研活動,我發(fā)現(xiàn)教師對課堂教學流于形式,不研究課標、教材、教學理念,最重要的是不研究學生。對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不離不棄,教師承包了課堂90%以上的時間。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生被動的接受,對授課內(nèi)容一無所知,令人嘆息。
三、學生學習歷史熱情不高,厭學情緒嚴重
如果讓你走進今天的農(nóng)村初中歷史課堂,你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在太不盡人意了,我們學校能夠自覺、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歷史的學生也就占30%左右,要老師強迫才學的占到30%左右,不愿學習的占到了40%左右。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歷史是小科目,學不學也無所謂,有些語、數(shù)、外的老師瞧不起小科目,倡導學生把語、數(shù)、外的學習放在首要位置,卻忽略了小科目應有的價值;另一方面在于學生普遍基礎較差,從七年級就沒有養(yǎng)成學習歷史的習慣,導致學習歷史熱情不高,厭學。
四、教師對歷史新課程的認識有偏差,研究新課程的積極性不高,潛心于研究歷史教學的教師不多
導致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有兩點:一方面學生學習的熱情不高、厭學的影響所致。另一方面農(nóng)村中學的教師少,工作任務重、教師擔負的非教學任務越來越多,除教學工作外,還要花大量精力應付各級各類的檢查、評估,感到很苦,力不從心。究其上述存在的問題,冒昧的來談談我的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受考試制度影響。從學校的角度看,中學教師的配備,都為中考服務。歷史學科在中考中占分值較低。歷史教師中的精英多被充實到語、數(shù)、外隊伍中,相反把教師隊伍薄弱群體移到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隊伍參差不齊。
從教師的角度看,中考占分值較少的科目無壓力,另外教歷史的教師年齡偏大,上課照本宣科,新教材“只是換湯不換藥”,不研究課標、教材,課堂教學我行我素,連組內(nèi)的教研活動也不上心,這部分教師從思想底層,放松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因而教師的素質(zhì)和教學技巧“老生常談”。
(二)對新課程、新課標的不夠重視。從教育部開始實施新課程之時,我們在教研中就宣傳、滲透新的教學理念。2010年白銀市政府選拔7名一線優(yōu)秀教師充實到市課改辦,各縣區(qū)相繼選調(diào)教研員38人。2012年我縣又開展了高效課堂建設,縣教育局開展了新課標培訓、研討課、片區(qū)活動、定期深入到校調(diào)研指導等活動,目的是提高教師對新的理念,新課標的認識和理解,解決教師教學活動中的困惑。經(jīng)過幾年的學習,我發(fā)現(xiàn)新的教學理念并沒引起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重視。
(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鬃诱f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作為教師,我們要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引導學生,使學生樂于學習歷史。古人說得好:“得法著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弊鳛榻處?,我們要通過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使學生懂得怎樣高效的學習歷史。作為教師,我們更要通過改進課堂教學方法來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把學生的歷史學習從枯燥的背誦記憶變成快樂的學習知識、理解歷史、懂得道理、獲得教益,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四)受教師自我因素的影響
1.拒絕接受新的教學理念。許多教師長年的教學習慣已成定勢,要把新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學思想中,拋棄以往的教學方式,采用新的教學方式,是一個很難接受的過程,所以,許多教師毅然采用老方式授課。
2.對新理念理解有偏差。新一輪教學改革的核心是“一切為了學生”所以有的教師認為只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只要學生動起來了就是一堂好課,在課堂教學表現(xiàn)的是:不論什么課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師沒有思考,新課程教師的地位作用是什么?課堂教學中過程和結(jié)果的關(guān)系是什么?一堂課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一體化了嗎?
(五)缺乏主動學習、合作的精神。教師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對新教學觀的理解程度,除了受一些客觀因素影響外,主要因素是教師自身。大部分教師喜歡單打獨斗,對身邊大量可借鑒、可利用的學習資源視而不見。如:我在教研活動中發(fā)現(xiàn),我們學校的同一學科,有的教師綜合能力很好,對新教材,新理念的運用駕輕就熟,而有的教師相差甚矣,歸根到底是不虛心向別人學習、請教,自我感覺良好罷了。
(六)缺乏研究、反思的精神。大部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僅憑感覺,自己教學依據(jù)什么理論?自己教學是否適合學生需要與發(fā)展?自己教學與別人的差距有多少?等等問題,可能想都沒想過,更不用提研究、反思。
說真的,當前農(nóng)村初中歷史教學的形勢確實不太令人樂觀,甚至可以說有些嚴峻。如何解決這些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確實有些困難。但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我們必須盡心盡力地去做,而且得義無反顧想方設法的去做好,這是每一個教師應盡的責任。有的教育主管部門更應竭心盡力予以解決,我相信經(jīng)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農(nóng)村初中的歷史教學一定會迎來一個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