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贊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在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中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
【關(guān)鍵詞】低年級 語文實踐活動 口語表達能力
由齊魯名師陶燕珍老師主持的課題“開發(fā)課程資源,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正在研究中。作為課題組的一名低年級組組長,我思索著,語文實踐活動的形式有許多,如指導學生辦手抄報,詩歌朗誦會,排演小品、課本劇、調(diào)查訪問,等等。在低年級如何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呢?思考再三,決定先搞一個“貼圖編故事”的實踐活動。
我首先把從廢舊圖畫書上剪下來的動物、植物、人物等各種圖片帶到教室。然后,在一張白紙上貼上了小兔、小貓、小猴等動物,讓孩子們想象它們在干什么?有的孩子說,它們在做游戲,有的說,它們在猜謎語……“那,它們又在什么地方呢?”在我的引導下,王澍宇小朋友上來用畫筆添加了一棵大樹,樹下又畫了小草,天上還畫了白云和太陽,這樣,畫面就更豐富了。孩子們開始編故事:太陽出來了,小兔、小貓、和小猴在大樹下做游戲……他們玩得可高興了。這時,我把早已準備好的大灰狼放到了大樹后面,讓孩子接著編。孩子們的興致來了,有的喊大灰狼來了,快跑啊,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孩子們各有各的想法。于是,我又選了其中一位小朋友,他說,我寫,我們共同完成了這個故事。最后,寫明編者是他,記錄是我。當然,這一切都是在幻燈下完成的,每個孩子都看得清清楚楚。我們在掌聲中結(jié)束了活動。
在此基礎(chǔ)上,我讓孩子們回家請家長幫忙翻出廢舊圖畫書、收集的廣告紙剪下……其中的圖片,作為創(chuàng)作材料,又讓他們準備了膠棒,一同帶到教室。在我發(fā)下的白紙上,貼圖、編故事。誰編好了,就來說給我聽。我一一指導,使他們說得更通順、更有趣。孩子們排著長長的隊伍來給我講……一個個興致勃勃。指導完以后,讓他們回家講給家長聽,家長給記錄在圖畫旁邊?;匦:螅僭u級,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當然基本上都得三星級。
他們編的故事可真是五花八門,小童話最多,也有另類的。記得王書豪當時帶來的是從廣告紙上剪下來的化妝品圖片,有大寶SOD蜜、飄柔洗發(fā)水、真彩潤膚露……這可怎么編故事呢?這下可愁壞了王書豪,他找我?guī)椭?。我說:“想想,你在哪里見過這些東西?”“超市。”“誰帶你逛超市?”“奶奶?!痹谖业囊龑?,他開始編起來:星期天,奶奶帶我去超市,我看見了許多化妝品:有大寶SOD蜜、有飄柔洗發(fā)水、還有真彩潤膚露……這些化妝品能使人們變得更加漂亮。
要讓孩子知道,世間萬物都是能用來編故事、寫文章的。讓他們學會利用熟悉的事物進行創(chuàng)編。
還有張逸軒,貼了三件漂亮的衣服,你猜,她會編什么故事?我作為旁觀者站在一旁看著她,不一會兒,她給三件衣服分別標上價格,編了一個賣衣服的故事。瞧,還真不能小看這些孩子!
袁秋月拿著,貼好的烏龜大汗淋漓地跑和小白兔在菜園里吃蘿卜的圖畫來給我講她編故事,我一看就說:“錯了,錯了,兔子應該在大樹下睡覺?!彼钡卣f:“老師,沒錯,沒錯。兔子跑著、跑著路過一個蘿卜園,他回頭一看,看不見烏龜?shù)挠白?,就跑去挖蘿卜解渴?!鼻?,這不就是創(chuàng)造嗎?
家長會上,孩子們拿著自己的作品對著麥克,講給所有家長聽,那份自信與興奮,感染了在座的每個人。當然,從此之后,貼圖編故事就成了他們喜歡的周末作業(yè),周一的時候交流、展示、評獎。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的思維一直是積極主動的,一直處于主動的建構(gòu)中。無論是聽的孩子還是講的孩子,言語能力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
我還注冊了班級郵箱、QQ群和微信群,便于家校聯(lián)系。代振興的媽媽發(fā)來了郵件:徐老師,您好!
現(xiàn)在的貼圖編故事,還是孩子來說家長幫著記錄吧,代振興上次編得太好了。一開始,寫的小兔掉到河里了,不管它了,后來又起了個題目——快樂的小動物,寫的小動物玩的開心,最后小兔淹死了。我給他說,小兔子都淹死了,大家還快樂嗎?他一想,是呀,又思考著,做出了改變。
總之,功在平時,開一次家長會,被激勵一次!謝謝您!
祝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代振興家長魯莉
其實,家長們經(jīng)常把孩子的變化、心里的感受、編故事的趣事等,發(fā)到群里,我也把學生講故事的資料及時上傳。這樣學生的展示就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方便家長參與進來。從而真正把貼圖編故事融入進學生的生活。
這樣一次次堅持下去,孩子的創(chuàng)作潛能在活動中得到了激發(fā),口語表達能力也得到了訓練。貼圖編故事這一實踐活動真正成為他們童年快樂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