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永州市公安機關包含永州市公安局和12個縣區(qū)公安局,公安機關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的工作職責主要為協調各警種的警務工作。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崗位屬于特殊情況下臨時構建的組織機構,負責各警種的統(tǒng)籌協調工作,對公安機關工作效率的提升尤其關鍵,提升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的勝任力至關重要。
關鍵詞:永州市公安機關;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勝任力
一、研究背景
公安中心工作是指在各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針對社會政治穩(wěn)定和社會治安大局、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中帶全局性、普遍性或十分突出的問題,公安機關統(tǒng)一協調各部門各警種,集中時間、集中精力、集中警力,深入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采取超常規(guī)的措施,及時解決問題、扭轉工作局面、促進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工作。
在警察隊伍的建設中,警察能力的建設是重中之重,它關系到警察工作成效的高低和警察機關的發(fā)展與完善。在改革與發(fā)展的當今中國,不斷增長和變化的社會需求要求不斷提升警察能力,因此,更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技術、工具和方法被引入到警察的管理活動中來,以此來提升警察的能力,提高警察的工作效率,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其中,通過勝任力這一工具來提升警察能力是一個新的有益嘗試和探索。近些年來,一些警察組織在警察能力建設過程中,進行警察勝任力模型構建,以此來實現促進和提高警察能力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當前永州市公安局公安中心指導人員的選拔與任用更多的是基于傳統(tǒng)方法,即根據中心人才選拔制度進行人才選拔,根據現有人才培訓體系提供培訓內容,缺乏具備針對性的勝任力模型作為公安中心指導人才選撥和培養(yǎng)的決策因素。雖然勝任力的構建逐漸受到重視,但勝任力的實踐應用仍存在諸多問題,本研究旨從永州市公安局公安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的勝任力培養(yǎng)以及充分發(fā)揮勝任力實踐應用的作用等方面進行研究,為提升永州市公安局公安中心工作指導效率奠定基礎。
二、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勝任力問題分析
1.對勝任力的重要度認識不足
對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勝任力的重要度認識不足主要表現思想上認知不足,勝任力的應用對提升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的工作能力,繼而提升永州公安機關的執(zhí)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公安中心指導人員勝任力的建設是一項持久性的任務,需要機關高度重視并堅持不懈地執(zhí)行方能看到成效,思想認知是行動的前提,思想上未能對勝任力建設引起重視,都會體現在具體行為上。例如,永州公安機關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勝任力建設過程中會出現“不推不動”的情況;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的績效考核過程中,由于警員對績效考核的最終作用認識不明確,容易出現“急功近利”的現象。未能從根本上認識到勝任力的重要性,容易導致指導人員的勝任力培養(yǎng)流于形式,使得勝任力培養(yǎng)未能取得預期成效。
2.重知識輕能力
永州公安機關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勝任力現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即為管理層和本崗位員工對該崗位的勝任力認識不足,具體表現為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傳統(tǒng),重知識輕能力。公安機關作為政府機關,現有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不及現代化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觀念向現代化轉變的速度較慢,尤其中心工作指導人員作為特殊崗位,僅針對臨時特殊任務而構建,對該崗位的管理更容易被忽視。隨著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公安機關警員的勝任力評估已由傳統(tǒng)的“唯專政工具能力論”向“公共安全服務能力論”轉化,然而實踐操作中,公安機關仍停留重知識輕能力的階段。例如,當前有關公安機關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傾向規(guī)范警員知識為主,《警察法》中僅對領導人員的組織管理能力、指揮能力等進行了規(guī)定,缺乏有關能力的細化闡述;永州公安機關對不同警種警員的培訓效果評估,通常以分數為主;人才選拔過程中,筆試成績占據主要比重,學歷備受關注。
3.缺乏勝任力應用的長效機制
指導人員勝任力建設過程中缺乏勝任力應用的長效機制亦是阻礙其勝任力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當前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勝任力缺乏長效應用機制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未能基于現有資源構建勝任力模型,對勝任力模型進行深入研究并據此改善工作機制;未能從制度層面實現中心指導人員勝任力建設的規(guī)范性、權威性、統(tǒng)籌性,導致勝任力執(zhí)行受阻;未能從流程優(yōu)化角度構建勝任力全過程機制,未能對勝任力方案的執(zhí)行效果進行評估、反饋、分析、優(yōu)化,導致現有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勝任力建設效果欠佳;也沒有構建基于勝任力模型的應用體系,未能將勝任力模型與人力資源各大模塊相結合,比如招聘選拔、績效考核、培訓等,使得勝任力模型失去實踐意義。未能形成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勝任力應用的長效機制是該類型員工能力提升受限的主要原因。
三、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勝任力問題原因分析
1.不重視對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的崗位分析
人崗匹配原則是人力資源管理行之有效的重要準則,崗位分析是勝任力模型構建的前提,崗位分析能夠了解該崗位所需的人才要求,能夠為勝任力模型的構建提供參考標準。由于中心工作指導人員所在崗位相對特殊,具備臨時性、緊急性等特征,公安機關缺乏針對該類崗位的具體工作分析,僅僅將這類崗位界定為統(tǒng)籌規(guī)劃各警種的警務工作,難以從中提取勝任力因素,也難以讓員工清楚自身定位。
2.管理制度與機制存在缺陷
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的勝任力應用機制匱乏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從制度層面實現勝任力建設的權威性、規(guī)范性,導致勝任力建設執(zhí)行力偏弱,未見成效。當前永州市公安機關的諸項管理制度沒有體現出“能力本位與功績制”的原則和標準,使得永州市公安機關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缺乏工作能動性,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勝任力建設應歸屬于對員工行為規(guī)范的機制,激發(fā)員工的工作熱情與工作激情,缺乏這類熱情是永州市公安機關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勝任力建設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容易出現員工忽視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
3.勝任力缺乏組織保障
組織保障必然是組織執(zhí)行力的重要資源,永州市公安機關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勝任力缺乏組織保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缺乏組織上的保障。通常一項新的管理制度的執(zhí)行都需要構建一個項目小組來統(tǒng)籌規(guī)劃與實踐,由于缺乏領導小組來作為一個統(tǒng)籌機構,永州市公安機關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勝任力建設缺乏機構保障,以致于勝任力建設與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缺乏執(zhí)行力度。
第二,經費保障不足。永州市公安機關并未針對勝任力建設提供專門的經費,各項管理活動的經費標準都是國家硬性規(guī)定,由于勝任力建設在我國實踐中屬于初級階段,國家也沒有針對勝任力培養(yǎng)做出硬性的財政支出規(guī)定。勝任力建設方面經費投入不足,加之缺乏對經費支出結構的監(jiān)督機制,實際上應用于勝任力建設的資金很難得到保障。
第三,缺乏責任保障機制。責任保障機制是任何一項活動執(zhí)行的重要保障,如果不建立針對某項活動的獎勵和懲處機制,員工則沒有動力去履行。永州市公安機關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績效考核內容和指標由部門人員負責,勝任力評估也一樣,有的部門為簡化流程和降低考核難度,隨意刪減勝任力因素,導致勝任力建設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四、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勝任力提升策略
1.建立勝任力應用的長效機制
(1)制度化勝任力建設。制度化勝任力可以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中增加勝任力培養(yǎng)模塊,對勝任力培養(yǎng)目標、組織機構、勝任力培養(yǎng)操作流程、應用機制等進行規(guī)定,還可對勝任力要素進行基本描述,減少傳統(tǒng)的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永州市公安機關還可通過將勝任力培養(yǎng)融入企業(yè)文化,來進一步強化警員和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對勝任力的重視,提升機關勝任力培養(yǎng)效果。
(2)平衡各項勝任力因素的重視程度。永州市公安機關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的勝任力現狀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主要原因在于現有人才選拔與考核機制仍停留在對象的教育背景、筆試成績等知識性因素為主的階段,缺乏現代化的對人員各項技能的考核。永州市公安機關可通過勝任力所包含的勝任力因素來平衡機關對各項勝任力因素的重視程度。針對各項技能的實際情況,選擇差異化的考核方式,例如,溝通協調能力的考核可通過無領導小組實現;統(tǒng)籌規(guī)劃能力可通過角色扮演實現;心理素質可通過心理測試實現。
2.優(yōu)化勝任力建設人力資源分配
(1)建立勝任力建設領導小組。任何項目的實施都需要一個專門的組織機構來執(zhí)行,明確參與人的角色和任務分配。永州市公安機關中心指導人員的勝任力培養(yǎng)并沒有組建專門的領導小組來執(zhí)行,而是人力資源部門負責組織,其它部門配合,執(zhí)行過程中由于不夠重視也不夠了解勝任力建設具體情況,導致各部門參與積極性不高。組建專門的領導小組來促進勝任力培養(yǎng)的執(zhí)行,能夠有效解決諸多問題,領導小組各成員的角色分配也能夠從不同點來促進勝任力建設。
(2)引進勝任力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永州市公安機關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的勝任力建設涉及的工作任務復雜多樣:統(tǒng)籌規(guī)劃勝任力培養(yǎng)方案、制定勝任力建設制度、設計勝任力培養(yǎng)流程、構建不同崗位的勝任力模型、與各部門溝通勝任力工作、思考勝任力的應用場景等,這些工作任務對勝任力培養(yǎng)相關人才的溝通協調能力、統(tǒng)計知識、公安業(yè)務知識、統(tǒng)籌規(guī)劃能力、企業(yè)管理知識等要求較高。勝任力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需要文理兼具,這類型人才相對匱乏。永州市公安機關現有勝任力培養(yǎng)人才以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員工為主,現有人才在統(tǒng)計知識、勝任力知識等方面存在不足。永州市公安機關可通過選拔優(yōu)秀人才、優(yōu)化培訓內容等培養(yǎng)勝任力建設方面的專業(yè)人才。
3.優(yōu)化勝任力建設支撐體系
(1)重視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的崗位分析。崗位分析是針對不同崗位進行勝任力建設的關鍵。調查訪談過程中了解到永州市公安機關對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的崗位分析不夠重視,沒有針對該崗位形成工作說明書,僅僅明確該崗位的工作內容即為起草永州市公安相關文件、針對社會治安概況制定安全策略、制定永州市公安隊伍管理制度、對公安隊伍的相關行為進行懲處或獎勵、組織實施各項技術等。因此,永州市公安機關應重視對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的崗位分析與評價,雖然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崗位是針對特殊任務而臨時組建的機構,但在機關統(tǒng)籌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動態(tài)優(yōu)化勝任力模型建設流程。不同崗位的勝任力模型存在差異,同一個崗位的勝任力模型也并非一成不變,永州市公安機關應定期對中心工作指導人員的勝任力模型的應用結果進行評估,不斷優(yōu)化勝任力模型,增強勝任力模型的應用效果。每個周期對中心工作指導人員勝任力的評價,都應該結合機關的戰(zhàn)略目標、內外部環(huán)境要素以及本崗位的實際情況,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人員的勝任力進行評價,并搜集員工意見,組織專家討論。
參考文獻:
[1]慶海濤、陳媛媛、關琳等.智庫專家勝任力模型構建[J].圖書館論壇,2016(5)
[2]李健.基金會秘書長勝任力模型實證研究[J].軟科學,2014.28(10)
[3]朱炳文.勝任力模型在民族地區(qū)政府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的應用[J].科學管理研究,2015(3)
[4]梅繼霞.公務員品德勝任力的結構及對工作績效的影響[J].中國行政管理,2017(1)
[5]宋丁偉、宋新平、劉桂鋒等.企業(yè)情報人員勝任力模型的構建與實證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8)
作者簡介:
唐岳華(1986--)男,湖南永州人,碩士生,研究方向: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