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莎
摘 要:教學方式改進是新課程標準、高考改革的需要。文言詩文是傳統(tǒng)文化之根,是民族精神的積淀和載體。以本為本,玩味文言教學是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教學;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0-15
作者簡介:何 莎,湖南省桃江縣第一中學教師。
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學現(xiàn)狀不盡如人意,缺乏生機,課堂上學生的聲音微乎其微,教師一言堂成了教學常態(tài)。然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對于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作品,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用現(xiàn)代的觀念,歷史的背景下去感受和思考。教學方式和評價手段也應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贬槍ΜF(xiàn)狀與要求,我們該如何改變這種缺乏生機的文言教學呢?如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文言文的活力與價值呢?筆者認為文言教學要以本為本,懂得玩味。所謂“本”就是教材,教材上的文言課文是文言基礎語法知識、語言藝術、行文結構、思想內(nèi)容的一流范本,值得學生反復誦讀品味美感。高考試卷中的文言文,其涉及的知識多是課內(nèi)知識的遷移。因此,要讓學生熟悉課本文言文內(nèi)容,學會知識遷移,則需要改進教學,玩味文言文,引導學生在趣味學習中提升文言閱讀能力。
一、引導學生課前品讀文言之“韻味”,激發(fā)自主學習的興趣
語感來自對文章的反復誦讀,所以不管是高考規(guī)定的背誦篇目,還是課本上的文言文最好都能熟讀成誦,從品讀中獲得語感,感知文言文的“韻味”。
1. 引導學生“理”文言文的“紋”
誦讀是學生“嘗”文言文的大意的有效方法。我們要充分利用早讀課,培育學生文言語感。早自習教師要明確閱讀任務,做到有的放矢,不能要學生漫無目的地讀。閱讀任務可包括以下內(nèi)容:①讀順課文。引導學生關注文言課文的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課文。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注意停頓,不能出現(xiàn)破音、破句的現(xiàn)象。這樣長此以往的訓練,高考全國卷文言斷句題就能十拿九穩(wěn)了。②主攻文言字詞。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苯處熞髮W生在完成朗讀任務后,引導學生課前感知文言課文的重點實詞、虛詞、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意義和用法??芍鸲畏g,也可同桌間相互翻譯,互相把關,查漏補缺。對于疑難文言現(xiàn)象,及時做好圈點勾畫,以便課堂交流、解難。誦讀的方式不拘一格,可形式多樣,集體誦讀、教師范讀、學生仿讀;激情誦讀、表情朗讀、質疑問讀;有聲閱讀、認知默讀……
2. 引導學生“品”文言文的“味”
知味就要學會品味。引導學生“品”文言文的“味”就需要借助導學案。使用導學案引導學生“知味”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要精心設計導學案讓學生有效預習,預習任務要明確。作業(yè)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導學案設計的目的及內(nèi)容:對本課文言文的初步認識,積累課文中的文言基礎知識,能有效激起學生知味文言文的興趣,整體把握文言文的框架思路,為文言文課堂教學之玩味做了情感鋪墊。這樣教師就能初步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學生也會積極自主學習,從而達到 “知味”的效果。
二、引領學生課堂玩轉文言之“趣味”,提高文言閱讀的能力
1. 鼓勵學生做漢字研究家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文言意義廣而泛之,我們?nèi)绾吻捎浝斡??有很多文言意義可以從造字法展開理解。譬如,筆者在教《荊軻刺秦王》一課中“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中的“窮困”的含義,它是一個古今異義詞。筆者教學生從造字法上去解讀:一個很有力量的人掉入了洞穴里——無能為力,是指精神的窘困,走投無路。與“貧”比較來理解,“貧”是把錢分了,那意味著物質的貧窮。這樣學生就記得牢固。對一詞多義的積累方法,先弄懂這個字的本義,再理解它的引申義或比喻義。如《燭之武退秦師》一課中“因人之力而敝之”中的“敝”的含義,先了解其本義,例如,成語“敝帚自珍”中“敝”的意義是破的;“民生凋敝”中的“敝”就要做動詞衰敗、凋零之意。“因人之力而敝之”中“敝”的含義作動詞,損害之意。只有找到一些有趣的記憶方法,懂得推敲之道,靈活變通,文言知識才能積累牢固。
2. 鼓勵學生做個情境演員
文言文有故事情節(jié)的,學生們都可節(jié)選部分來表演,置身歷史場景,演繹故事情節(jié),從而更好地把握文本。筆者在上《荊軻刺秦王》一課時,有很多片斷都要學生用課本劇形式來表演,他們因此對文言文學習熱情高漲。如請學生分角色扮演“荊軻‘激樊於期獻頭”的過程,讓學生穿越到故事發(fā)生的年代,讓他們成為故事的當事人。通過對話,人物的神情、動作的表演,體會荊軻的說話藝術,展示各自人物形象,以便更深地把握文本。學生演得很投入。荊軻扮演者先動之以情,激起樊於期對秦王的不共戴天之仇;再曉之以理,說明此舉一可報將軍之仇,二可解除燕國之患;最后告之以謀,讓樊於期明白其行動計劃。荊軻扮演者注重語言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樊於期扮演者是聲淚俱下,演得很到位。把文言課文搬上舞臺,變?yōu)榭捎^可感的劇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生會努力吃透文本,用心揣摩人物的言行舉止,更好地體悟人物個性特征,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活躍了課堂;既啟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想象力,又培養(yǎng)了大膽展示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學生閱讀文言文的無窮樂趣。
3. 鼓勵學生當個現(xiàn)代詩人
文言文基本由單音節(jié)字構成,簡短精練。但文言文教學只注重字、詞、句、篇的理解和翻譯,就缺少了文味。我們要激發(fā)學生對文本再創(chuàng)造的興趣,讓學生當文人,學會文言補白,讓“骨感”的文言文變得有血有肉?!短m亭集序》第一段的寫景寥寥十六個字,就把蘭亭周圍“山峻林茂,清流映帶”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刻畫得淋漓盡致。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文言補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對這十六個字展開想象擴展:“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層層疊疊的山峰、枝繁葉茂的樹林、修長挺立的竹子;“清流急湍,映帶左右”,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綠樹掩映四周,靜謐充滿生機的畫面,一切景語皆情語,在清澈明朗、生機活力的背景下,學生就能很好地體會作者“信可樂也”的原因。學生能把簡短的幾個字,用詩化的語言,變?yōu)樯⑽脑娀蛐《涛模{(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提升寫作練筆能力。這樣的實踐何樂而不為呢?
三、引發(fā)學生課后體悟文言之“情味”,拓展文學應用的范圍
教學內(nèi)容不能只局限知識的傳授,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還需要我們課后“玩味”。引發(fā)學生課后體悟文言之“情味”,通過鞏固訓練、拓展延伸等,落實課內(nèi)重點知識點,抒發(fā)閱讀感悟,交流個人見解等以達到真正提高文言閱讀的能力。
1. 開設課堂辯論演講
高中文言課文中,有些文章的觀點具有爭論性,主題不只有單一性?!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睂W生可以有不同的觀點。語文的學習除了重知識的輸入,更應注重知識的輸出,即學生的說、寫能力。我們可以開一場辯論會,將全班學生分為正、反方兩組,持肯定態(tài)度的為正方,持否定態(tài)度的為反方,要求他們各自去查資料,找論據(jù),組織一場唇槍舌戰(zhàn)的精彩辯論,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學生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認識,也讓他們學會了一分為二、辯證地看待問題。如《鴻門宴》可以辯論探討的問題:有人說在鴻門宴上項羽不殺劉邦,表現(xiàn)了他的“婦人之仁”,但蘇軾卻認為表現(xiàn)了他的“君子之度”。對于項羽的評價,歷來見仁見智,你是怎樣認為的?你堅持哪種觀點呢?以此為辯論內(nèi)容,舉行一次小型辯論會。這些都是長期以來有爭議的問題,很容易引起學生參與辯論的熱情。組織辯論既有助于學生增長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口才,又可以提高應變能力,促使學生在快樂的語文學習中成長。
2. 強化課外拓展延伸
課后,學生要對教材中所學課文的文言基礎知識歸類整理,對文言現(xiàn)象進行歸納整合,對文化常識積累,并延伸課外領域,獲取更廣泛的語文知識。從課文中學到的零碎文言知識點由個別到一類進行整合,運用歸納整理法提高文言感。2017年高考考綱要求:文言文閱讀增加文化常識的考查。那么,我們在學習《鴻門宴》中,涉及宴會座次的尊卑,由此聯(lián)想到君臣在朝廷上的座次,“車右”“位在廉頗之右”等常識來進行積累。把文化常識面拓寬,逐步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掌握知識的能力。
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有許多富有哲理性的文章,上課點撥之后教師可以留一個探究性問題作為作業(yè),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跳出文本,課后去查閱有關資料或閱讀相關書籍,對文本作進一步的拓展延伸,往往能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例如,《蘭亭集序》最后王羲之說“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蹦敲次覀冏鳛椤昂笾[者”,對這篇文章有著怎樣的感悟?請學生們在課外把這個“感悟”寫出來。這種作業(yè)要求學生要細品課文,深入了解王羲之所處的時代特點,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生活閱歷來寫。人人都會有話說,人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感悟。這種課后作業(yè),有利于學生寫作表達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并能從既得知識中得到新的知識。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優(yōu)秀的教師應懂得以本為本,利用靈活多樣的“玩味”手段,引導學生課前品讀文言之“韻味”,引領學生課堂玩轉文言之“趣味”,引發(fā)學生課后體悟文言之“情味”,從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文言的無窮樂趣,提高學生文言閱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 莉. 淺談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學效率[J]. 好家長,2017(32):167.
[2]白菊仙 .高中文言文教學效果的提升途徑探析[J].教育,2016(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