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爾江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150-01
隨文識字是斯霞老師提出的,以“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為識字原則,與傳統(tǒng)的集中識字相比具有靈活性、趣味性、高效性等特點,在教學中可以采用隨文識字法,在具體的識字過程中活用“畫境”“理境”“情境”“語境”,識讀結(jié)合,識用結(jié)合,讓學生提高識字能力的同時提升表達能力。
一、活用畫境,寓抽象于具體
小學生處于認知的初級階段,善于從具體的事物中獲取表象進行思維。在字詞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多采取直觀、形象的方式。圖像與單一的解說相比,更形象也更能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如教學《小攝影師》一課中“陽光明媚”一詞時,可以出示具體圖畫:畫面上太陽公公露出笑臉,花朵在陽光的照耀下燦然開放,一旁的小姑娘在歡快地跳舞二教師再適時加以解說,學生便很容易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明白“陽光明媚”的含義。再如《丑小鴨》一課中“籬笆”所代表的實物離學生生活較遠,教師可以配上籬笆的畫面朗讀詞語,讓籬笆的形象鮮活起來??梢?,圖畫能幫助學生形象化地理解詞語,為他們的閱讀和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二、活用理境,因形索義
佟樂泉說,評價一種識字方法的優(yōu)劣首要的標準就是看它能不能盡量減少死記硬背的內(nèi)容,提供更多易于聯(lián)想的線索,更快更牢地識記漢字。因此,隨文識字過程中可以采用字理識字法。字理即漢字的構(gòu)字原理。在識字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根據(jù)漢字的構(gòu)字因形索義,據(jù)義記形。戰(zhàn)國時代漢字形體結(jié)構(gòu)的“六書”理論已初步建立,經(jīng)過完善,清代以后“六書”主要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小學階段接觸的主要是前四種,它們教學時的側(cè)重點也不盡相同。
1.象形,許慎解說為“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焙唵蝸碚f就是用線條勾畫出事物的形狀。象形字大多表示事物的具體形象,但隨著漢字形體的演變,象形字的圖畫性質(zhì)已經(jīng)減弱,如太陽由圓形的“日”變成了方形的“日”,月亮也由封閉的“月”變成了開口的“月”。但我們在教學時依然可以用溯源法出示古文字激發(fā)學生興趣。
2.指事,許慎解說為“視而可識,察而見義,上下是也?!敝甘伦质窃谙笮巫稚厦婕由现甘拘缘臉擞?,或只用符號表示抽象的事物。在教學指示字時,應(yīng)重點分析字的結(jié)構(gòu),讓孩子理解指示性標記的意義。
3.會意,許慎解說為“比類合誼,以見指掇,武信是也?!睍庾侄啾硎境橄笠饬x,它往往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符號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如口會意字“武”,《左傳·宣公十二年》提到:“夫文,止戈為武”。會意結(jié)構(gòu)方式可分為同體會意和異體會意兩類。同體會意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同的表意符號組合而成,如“從”。異體會意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表意符號組成,如“明”。會意字教學重在分析不同表意符號是如何組成新意義的。以“從”字為例,它由兩個“人”組成,表示一個人跟著另一個人,即跟從的意思。而“朝”字由“日”“月”和“草”組成,用太陽已悄悄來到草叢中,而月亮還掛在天上來表示早晨的意思。
4.形聲,許慎解說為“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聲字由聲符和意符組成。聲符提示字的讀音,意符表示字的意義范疇。如形聲字“株”,“木”為意符,“朱”為聲符。《說文解字》中注為:“株,木根也,從木朱聲”。教學形聲字要注意將常見意符代表的意義范疇進行歸類,讓學生因形析義,提高識字能力。只要學生意識到形聲字中的四點底是“火”的變形,在遇到“煎”“蒸”“煮”時就能通過“火”去析形解義。再如“欠”字,《說文解字》中解說為:“張口氣悟也,象氣從人上出之形,凡欠之屬皆從欠”,意思是以“欠”為偏旁的字大多與人的呼氣有關(guān)。了解了這些就不難明白為什么“吹”“歌”“歇”以“欠”為部首了。80%以上的漢字都屬于形聲字,在教學時注重對意符本義的探究并適時歸類,有助于孩子掌握漢字學習的方法,提高識字效率。
三、活用情境,趣中體驗
識字教學中還可以使用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強調(diào)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注重調(diào)動孩子的多種感官參與,通過創(chuàng)設(shè)具體情境讓學生進行觀察、想象和思考。
1.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shù),入情入境感受
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直觀形象的教學更容易激發(fā)他們興趣,吸引他們注意。教學時播放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通過圖片、音樂的渲染可以讓學生人情入境。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可以利用幻燈片展示五光十色的海底,形態(tài)各異的游魚,靈動可愛的小鳥,讓學生在美的境界中體會西沙群島的“富饒”。教學《“紅領(lǐng)巾”真好》一課時,播放清晨林中一群鳥兒嘰嘰喳喳歌唱的歡快場面,讓學生理解“嘰嘰喳喳”一詞。
2.出示實物,親身體驗
情境教學注重在情境中體驗,以激發(fā)孩子的探究意識。在一些抽象詞語的理解上教師可以出示具體物件讓學生感受。比如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稱贊》一課中有“粗糙”一詞,教師可以出示一小塊粗糙的木板,讓學生上臺去摸一摸,親身感受什么是“粗糙”。
3.角色扮演,體情析理
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shè)與教學內(nèi)容相對應(yīng)的場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迅速而準確的理解詞語。如在對《風箏》一課中“垂頭喪氣”的理解上,可以請孩子上臺表演找不到風箏時低頭失落的樣子。良好的課堂效果表明情境教學能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識記的效率,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識字方法。
四、活用語境,識讀結(jié)合
漢字屬于表意體系文字,在造字之初一個漢字往往只代表一種具體含義,隨著漢字演變,產(chǎn)生了引申義,出現(xiàn)了一字多義、一詞多義現(xiàn)象。在某一篇課文中一個字或詞采用哪種含義,需要結(jié)合具體語境。如“名堂”一詞,字典中有四種解釋分別是:花樣、成就、道理、事情。在《玩出了名堂》一課中,該如何理解還要結(jié)合課文這個大語境,學生在閱讀的基礎(chǔ)上通過“他最早發(fā)現(xiàn)了顯微鏡,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等句子就會意識到課題中的“名堂”指“成就”。多音字的教學更離不開語境,在《掌聲》一課中出現(xiàn)了多音字“落”,它的讀音只要結(jié)合語句“腿腳落下了殘疾”就能明確為“l(fā)ao”。
認識漢字之后還要對其進行記憶,從心理學上分析,識記事物,需要對識記對象進行反復感知。越短時間內(nèi)對識記材料進行再認或重現(xiàn)越有利于信息鞏固。因此,學生掌握了字詞音形義后,可以將字詞帶人到相對應(yīng)的句子或段落中進行朗讀以強化記憶。通過識讀結(jié)合,強化識記效果。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識字評價既要考察學生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掌握漢字基本意義的情況,又要考察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漢字的能力。因此,語境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組詞以及說話寫話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用”的能力。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重要一環(huán),在具體識字方式上,活用四境.便能找準隨文識字的支點,讓學生的識字能力和用字能力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