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泉
【摘 要】小學《品德與社會》作為小學課程體系中一門重要學科課程,要讓學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識和規(guī)范要求,更要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規(guī)范行為,最終實現(xiàn)教育的本質,將自然人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用的人。真正有效的教學,必須能觸及兒童的內心世界,從而影響他們的心靈。所以《品德與社會》教學必須讓兒童在開放性的教學環(huán)境中,立足生活,回歸生活,自主實踐,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小學 品德 生活化
在教學中,我除了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外,還根據本課程的特征,讓學生走出課堂,在大自然中實踐,在生活中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同時將教學的目的、要求轉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作為一名教師,在品德與社會教學工作過程中,我針對我班學生注重了以下幾點:
一、再現(xiàn)生活情景,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學習活動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道德寓于兒童生活中,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于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fā)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用兒童的眼光看社會,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生活中的社會問題,并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出貼近學生生活的多樣化的活動情景,讓學生在自然和諧的氛圍中,自主參與學習活動,學會把握自己生活的方向,學會把書本知識與生活經驗聯(lián)系起來,從而走進生活,認識社會,健康成長。
學生平日里的生活豐富多彩,生活感受可謂豐富多樣,如果在課堂上再現(xiàn)學生的生活情景、生活場景,學生肯定會情趣盎然,再次得到與生活的親密接觸、體驗、感悟,進一步明確生活中所蘊含的做人的道理。
二、走進真實生活情景,讓學生體驗、實踐生活。
學生的一些認識和新的道德觀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廣泛的認同,這是兒童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實踐產生沖突的根本原因。兒童的一些正確的、善良的思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往往會遇到各種挫折,使學生對品德與社會教學產生懷疑。我們的教育教學所給予學生的不應是一個簡單的結論——“該怎么做?”,而是要讓學生親自去試一試——“你會怎么做?”從而在生活中真正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善惡觀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標準。因此,我認為我們的教學應該向生活開放,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實踐,知行統(tǒng)一才能發(fā)揮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重要作用。
三、課堂教學,多角度地展開
要改變思想品德教育的現(xiàn)狀就要改變過去的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師根據不同題材的主題課程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
小學《品德與社會》中有關歷史與文化題材的內容,都是以某一特定的“散點”事件出現(xiàn)的,選取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來以事帶史、以人帶史,折射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了解我國近代的屈辱史、抗爭史以及人類的文明遺產,沒有系統(tǒng)完整的歷史事件發(fā)展脈絡。對于歷史知識教學,不應教給學生一個個死板的知識點,而應呈現(xiàn)給學生一個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一段段精彩紛呈的故事,一曲曲蕩氣回腸的贊歌。學生通過參與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小學品德教材中的地理應該是生活的地理,人文的地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的社會生活為依托,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學資源,讓學生去體驗身邊的地理,并從體驗中去探索、領悟、學習,最大限度地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問題探究式學習體驗活動的過程。
題材不同,策略不同,教學的方法就有所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前吃透教材,從德育資源庫中搜集必用資料,并布置學生預習,引領學生搜集、整理相關資料,對主題進行初步探究,提出困惑,教師適當指導探究方法。課中老師根據策略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在合作、探究、交流的基礎上有所“感悟”,初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或深化認識,提升情感進而引發(fā)學生生成新的問題,引領學生從課堂走向更廣闊的空間。
新課程指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個生活中。我們的教學要以學生的生活為起點,通過生活學會生活,以提升學生的生活能力。要想真正教好《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教師就應該多想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在探索中求進步、促發(fā)展、我堅信只有自己心中擁有太陽,才能給人以陽光,只有掌握了愛的藝術,你的心血才會澆灌燦爛的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