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王尚文教授曾經說過, “聽,是語文學習的精髓?!眱A聽,是教育的一種言說,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有時,傾聽本身就是處理教育事件的藝術和智慧。
如何讓傾聽習慣“落地生根”,帶著這樣的思考,我走進南校區(qū)的每個班級,潛心觀察每位學生的傾聽狀態(tài),并用心聆聽每位教師的引導、提升與評價過程,用心觀察每一次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間的交往狀態(tài),在師生、生生語言切磋、思維碰撞中去觀察他們的傾聽狀態(tài),深深感到學生的傾聽習慣及傾聽能力令人堪憂!
故此,我一邊聽課,一邊思考,一邊與科任老師們商量切磋,并根據學生心理成長的規(guī)律制定出了“傾聽習慣階梯臺”與“傾聽能力階梯臺”。
三月份的一個下午,九原區(qū)沙河第二小學在南校區(qū)舉辦了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活動。所有低年級語文教師觀摩并聆聽了盧萌老師的課堂。這節(jié)沒有經過雕琢的“原生態(tài)”課結束后,老師們都被二年級學生良好的傾聽狀態(tài)深深震撼:目光明堂,眼神閃亮,安靜有序,耐心有禮,專注投入,回應積極!
課后,我們一起交流并探尋,學生這樣的傾聽狀態(tài)何以形成?盧萌老師是怎么培養(yǎng)孩子們的傾聽習慣,提高孩子們的傾聽能力的?這些好習慣如何落地生“根”,從而轉化為學生的“行”?
這是我們每個教師都在思索的問題!
研討進入高潮階段,我順勢將盧萌班捕捉到的“傾聽好習慣教學語言集錦”一一分享了出來,并一起分析這即興的語言背后隱含著的教育秘訣。
盧萌老師的“傾聽好習慣教學語言集錦”:
1.“你的眼睛亮亮的,閃著智慧的光芒!”
2.“漂亮!小眼睛真亮!”
3.“眼神要對接!”
4.“小眼睛,聚光燈!給我以明星般的感覺!”
5.“眼睛化作小手,在字里行間滑動!”
6.“寶貝們的眼睛真亮,能夠關注標點符號!”
7.“不要用你的語言干擾他人,要用你的小手爭奪發(fā)言權!”
【感悟:“眼睛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課堂上,優(yōu)秀的教師會善于捕捉學生雙眼的靈光進行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用目光傾聽”的能力不僅可以讓學生有安靜傾聽的好習慣,更讓智慧的雙眼中含著一份聆聽時自信大方的儀態(tài)美。】
8.“大家一邊書寫,一邊把剛才學到的筆順規(guī)律給自己講一講?!?/p>
【感悟:意在培養(yǎng)“用耳朵傾聽”的復述能力,聽的能力是需要訓練的,認真用耳朵傾聽,能夠把別人的話簡要復述下來,這是低中年級學生應該擁有的能力,需要我們教師“慢慢來”,給學生時間和空間,“停一?!?,教給學生如何傾聽“主要思路”,如何傾聽“主要觀點”,并讓學生把老師的話,把發(fā)言精彩的同學的話重新復述一遍,這是一種急需要培養(yǎng)的傾聽能力?!?/p>
9.“認真傾聽,和你的觀點一樣嗎?如果和你一樣的話,蹙蹙你的眉毛,瞪瞪你的眼睛,點點你的頭?!?/p>
10.“已經有了總結的意識了!我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點頭了!誰還有補充? 我從你的小眼睛中看出了你在思考啊?!?/p>
【感悟:意在培養(yǎng)“有回應地聽”的習慣,這不僅僅是對發(fā)言者的一份尊重,更是聆聽的承諾,當發(fā)言者表達時,作為聽眾的我們用眼神、眉頭等情態(tài)語言或動態(tài)語言做出回應,發(fā)言者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親切與信賴,更是智慧靈光的回響。聽懂時,點點頭;不懂時,皺皺眉。一顰一蹙間會讓課堂中的師生、生生形成無言的默契,教師可根據回應狀態(tài)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而學生合作學習時,可根據回應狀態(tài)及時作出補充和解釋。所以,這一習慣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
在聽課過程中,去觀察學生的傾聽狀態(tài),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眼神容易飄移,心神容易“開小差”,教師要通過評價語引導學生去專注傾聽,法寶之一就是將目光聚焦到發(fā)言中心區(qū),并能及時作出傾聽的反應?!?/p>
11.“我們把掌聲送給他,是的,好的故事就有這樣的功效,一邊聽,一邊就可以變成豐富的畫面!”
【感悟:意在培養(yǎng)學生用心靈傾聽,能聽出畫面,入境!能聽懂情感,入情。一邊聽,一邊就可以通過平仄相諧的音律、生動形象地描述在腦中回旋出豐富多彩的畫面,“音聲相和,前后相隨”,音波就會揣著一幅幅動人的畫“滲”進傾聽者的心田,就會含著一股股感人的情流“淌”進傾聽者的心房?!?/p>
【反思】
觀察學生整節(jié)課的學習狀態(tài),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眼睛是亮亮的,小臉是紅紅的,充滿童氣的評價語言、提示語言已經“入心”,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
當我們教師蹲下身子,用一顆童心潛入娃娃們的內心,用他們特別熟悉的,聽得懂的“童語”去具體地、直觀地“教”給他們怎么做時,孩子們竟欣然接納。例如,盧萌老師的“小肚皮,不打折”,很貼心地、很幽默地就把“坐直”這一常規(guī)悄然間落實到位。
傾聽習慣需要這樣充滿童趣的“評價語”“提示語”“指導語”,表達習慣呢?思考習慣、讀書習慣、書寫習慣呢?一二年級的學生們處在培養(yǎng)習慣的關鍵期,我們需要給孩子們準備充滿詩意的、充滿幽默的、充滿情趣的“聽得懂、入得心”的童語,讓孩子們隨時關注自己的習慣養(yǎng)成,從而形成自己一生的教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