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海
【摘 要】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中小學教育必須要將“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作為教育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體育運動中,游泳運動對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和成長,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論文以中小學游泳運動為研究對象,對中小學開展游泳運動的重要性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論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開展游泳運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中小學;游泳運動;重要性;現(xiàn)狀;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8)07-0-01
經過100年的發(fā)展,現(xiàn)代游泳運動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一種體育項目,并成為現(xiàn)代人群最崇尚的生活方式之一,對人體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非常功效,如:強身健體、鍛煉意志、運動休閑、逃生救援等,是一項集知識性、趣味性、功能性于一體的運動。
一、中小學開展游泳運動的重要性
鑒于游泳運動的強大功效,在中小學開展游泳運動,具有相當高的價值和必要性,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四方面:
1、強身健體,提高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
中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fā)育的高峰期,通過開展游泳運動可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中小學生健康的成長。游泳活動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在游泳過程中,人體的各部分器官都能得到更好的鍛煉,不僅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鍛煉肌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肺活量等,在游泳過程中,還能幫助學生排除體內的廢氣、促進脂肪的燃燒,從而有效避免中小學生肥胖。另外,在游泳運動中,學生必須要手腳并用,有效鍛煉了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
2、鍛煉意志,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精神
中小學生正處在成長階段,其心理發(fā)育不成熟,尤其表現(xiàn)為意志不堅定,遇到困難就會產生退縮等負面情緒。通過開展游泳運動,克服怕苦、怕累的心理;在游泳中遇到突發(fā)事件,要克服慌亂的心理。
可以說,通過游泳活動,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了學生頑強拼搏的精神,對學生的成長十分有利。
3、逃生救援,有效避免了學生受到傷害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帶孩子出去旅游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在生活和旅游的途中,不可避免地要與水打交道。無論是在水中游玩、還是失足落水、亦或是乘船發(fā)生意外等,如果沒有掌握游泳的技巧,生命安全就會受到威脅。尤其是在當前,中小學生常見的溺水事故給人們敲響了警鐘,中小學必須要開展游泳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游泳技巧,從而使其有效避免溺水傷害。
4、開展游泳運動,有助于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學生特長
游泳運動不僅是一種常規(guī)的體育運動,更是國際體育賽事中不可或缺的體育項目。在綜合運動會中,素有“得田徑、游泳者得天下”的說法。我國作為體育大國,對游泳運動自然也非常重視。就目前而言,我國每年都要舉行兩次、甚至兩次以上的全國少年兒童游泳比賽,以選擇出具有潛力的游泳人才。中小學正處于在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是選擇游泳人才的關鍵年齡段。因此在中小學開展游泳運動,有助于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學生的這一特長。
二、中小學開展游泳運動的障礙因素
目前,雖然游泳運動已經逐漸走向中小學,改變了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但在現(xiàn)實中,仍存在一定的障礙因素,制約了游泳運動的展開。
(一)意識因素
部分中小學在開展游泳運動時,認識上還存在一定的偏差:沒有充分認識到游泳運動對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而將其作為一項體育技能組織教學。以至于在游泳運動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游泳能力、知識、習慣等方面的培養(yǎng)。
(二)硬件因素
游泳運動的展開,對硬件設施要求相對較高,如:較大的場地、齊全的硬件設施等,但就目前而言,我國大部分中小學在游泳運動硬件上還存在明顯的缺陷,如:游泳硬件設備不齊全、場地受到制約,部分學校沒有專用的游泳館、游泳館開放時間不夠長,以及游泳運動教學中,時間安排不夠合理等,都會對游泳教學效果產生重大影響。
(三)師資因素
在所有的教學活動中,師資力量、教師的專業(yè)水平,直接影響了教學工作的展開,以及教學效果的水平。游泳運動教學也不例外。在具體的游泳運動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掌握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技能,還要對教學實踐中充分掌握和了解相關的教學內容;另外,鑒于游泳教學具有一定的風險,這就對教師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確保學生的安全,必須要擁有一支專業(yè)知識、技能強、素質和能力高的教師。
(四)方法因素
游泳運動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因此中小學在開展游泳運動中,教師必須要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但目前部分中小學中,游泳教師的教學方法還存在明顯的不足,如:缺乏創(chuàng)新,沒有結合學生個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教學、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沒有激發(fā)學生的游泳運動興趣等。
三、推動中小學開展游泳運動的有效措施
針對我國中小學開展游泳活動中的障礙因素,必須要從以下四方面,有針對性地給以解決:
(一)完善游泳教學環(huán)境,加強設施建設
有效推動中小學游泳運動的展開,就必須提供一個良好的游泳環(huán)境,以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中小學必須要適當調整游泳課程的安排,并保證學生能夠進行充分的練習和學習。在調整安排游泳課時,還必須要考慮教學實際需求和其他課程的情況,全面提升游泳館相關設施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針對游泳運動設備不足的現(xiàn)狀,還必須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游泳場地、設施建設,為游泳運動的展開提供良好基礎和條件。
(二)更新和推進游泳教學方式和手段
有效推進中小學游泳運動的展開,就要不斷更新和推進游泳教學的方式和手段。首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理論、技能傳授,可結合一定的教學情境,采用案例、情景、啟發(fā)等方式進行教學;其次,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必須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實際教學情況,利用多媒體等有效手段,對游泳技巧進行生動、詳細的講解,從而使得學生更好地掌握游泳技巧;第三,在具體的游泳運動教學中,要打破年級的界限,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游泳技能掌握程度,因材施教,使得每一位學生都有所發(fā)展;第四,在游泳教學中,還要充分、合理、科學利用教學資源,不斷提升教學效果;最后,在游泳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可采用分組等新穎的教學模式,讓游泳技能好的學生充分發(fā)揮帶頭作用,積極引導基礎不佳的學生。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資隊伍建設情況,直接關系中小學游泳運動順利展開情況。因此,中小學必須要結合游泳運動的相關需求,加強師資隊伍的分析、摸底,并積極做好專業(yè)的培訓工作,不斷提升整個游泳教學隊伍的水平;另外,學校還用積極積極鼓勵教師進修和學習,并且采用多種學習方式,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任課能力;最后,學校還必須要設置相應的評價和激勵制度,以加強對師資隊伍的管理。
(四)不斷豐富游泳課程的教學活動
在游泳運動課的具體教學中,可通過不斷豐富教學活動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其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進而在學習中不斷提升學生對游泳活動的認知水平。另外,學校在豐富游泳課程教學活動時,一定要結合本學校的實際情況,經過積極的調研,做好一些具有社會性的游泳競賽,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學生的游泳運動興趣,并幫助他們樹立終身運動的意識,養(yǎng)成終身運動的好習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小學開展游泳運動,對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長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推動中小學游泳運動過程中,必須結合影響游泳運動展開的因素,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法,不斷推動中小學游泳運動的展開,使得整個學校的游泳運動更加有效、科學的展開。
參考文獻:
【1】朱洲.淺論當前普通中小學游泳運動的普及困境與對策[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3).
【2】馬超波.中小學游泳課開設阻礙因素及應對措施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7(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