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政治宣教、大眾教育與社會公益

2018-09-25 01:56:54劉思羽
電影評介 2018年6期
關鍵詞:兒童

劉思羽

20世紀3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環(huán)境急劇變化,尤其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變后,面對日本不斷升級的武力侵略,發(fā)揚民族精神,強化民族認同,成為全社會的輿論主題和時代強音。而隨著商業(yè)電影浪潮的盛極而衰和左翼電影的興起,30年代的中國電影發(fā)生了整體性的巨變,它逐漸扭轉了此前游離于社會進步思潮之外的傾向,第一次與“五四”以來新文化發(fā)展的主流匯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電影院作為當時中國社會新興的公共娛樂空間,也不再是游離于國家機器之外的單純的觀影場所,而日益成為一個與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tài)密切相關的“特殊場所”。這個場所容納的社會生活內容日益豐富,承載的社會責任與義務也不斷強化一—在當時影響力較大的社會事件中,影院作為重要的參與者都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是政府進行政治宣教的重要平臺,也是推行社會教育的一方試驗田。而在災禍頻仍的年代,影院更承擔起社會救助的重任,是輔助社會公益事業(yè)的有效工具之一。影院社會職能不斷拓展和豐富,“非娛樂性”凸顯。但在30年代中國社會特殊的政治經濟環(huán)境中,影院在彰顯其社會責任和公益職能的同時,亦因難以協(xié)調社會各方的利益和價值訴求,而面臨著發(fā)展的阻力和困境。

一、“獻機祝壽”:電影院與政治宣教

有學者曾指出:“民族認同是民族國家合法性的文化來源,國家不能只靠暴力和行政權力,現代民族國家作為一種社會政治組織形式,作為社會化網絡,更依賴以法律、道德、倫理和信仰所構成的文化結構,在這個意義上,民族認同意味著對國家的認同?!盵1]30年代后,由于反帝愛國運動的不斷高漲,同時也出于黨國建設的需要,加強對影院的行政干預,凸顯其政治宣教功能,成為國民黨發(fā)展電影事業(yè)的首要目標。這一點,可以說滲透在這一時期影院經營和管理的方方面面——1930年11月3日,國民政府正式公布實行《電影檢查法》,加強電影的審查力度,強化意識形態(tài)威權;1934年5月20日,中央電影檢查委員會成立。次年4月,電影登記制度開始正式施行,要求“中外各電影制片公司及各電影院一律須向電檢委辦理登記手續(xù),凡已經成立之各影片公司及各地電影院均限于S月31日以前登記,嗣后凡有新設之影片公司及電影院均應即日前來電檢委登記注冊”。[2]1936年,西南各省電影院受命“于開映電影前,須放映孫中山總理遺像,并由拍拉通播唱黨歌國歌以勵民氣”。此時,觀眾要起立,向遺像敬禮和唱國歌。違者將被罰款甚至繩之以法[3];而1936年以“擁戴領袖”“充實國防”為由發(fā)起的“獻機祝壽”運動,作為當時影院界廣泛參與的重要事件,折射出社會政治權力對影院空間的滲透和控制,在當時的電影界引起了較大反響。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因我國空軍的飛機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比不上日本空軍,因而戰(zhàn)爭的制空權—直掌握在日軍手中?!熬?—八事變后,隨著日軍步步緊逼,有識之士強烈意識到空軍建設的重要性。全國各地紛紛創(chuàng)建民間航空組織,并發(fā)起捐款獻機活動。南京政府于1933年5月組織“全國航空建設協(xié)會”,側重于“黨政軍警及各機關公務員飛機捐之征收”,以“集合全國官方力量,努力于航空建設”。[4]抗戰(zhàn)前兩年,空軍停止了新機補充,其日常訓練的飛機多已陳舊,處于超齡服役的狀態(tài)。于是,1936年初,國民政府決定向美國訂購100架“霍克-3型”驅逐機,以更新空軍的作戰(zhàn)飛機。而如何解決購買這批飛機所需的巨額經費,是當時國民政府面臨的首要問題。

1936年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的前夕,而這一年又恰逢蔣介石的50歲壽辰。中國航空協(xié)會于是倡議:號召全國各界捐獻資金為空軍購買飛機,并以此作為給蔣委員長的壽禮。6月10日,“蔣公壽辰獻機紀念委員會”昭告國人:“除獻機外,無須致送禮物及開會慶祝,以彰謙德。”在此背景下,全國各省各地的報紙、電臺加緊了宣傳鼓動的力度。上海、南京、武漢、廣州、西安、重慶、成都等大城市中,臨時搭起的“獻金臺”隨處可見,電影界也加入了這場聲勢浩大的活動當中。翻開1936年6月前后的國內各大報紙,關于“獻機祝壽”的各種演出消息比比皆是,30年代紅級一時的電影明星如黎明暉、袁美云、胡萍、舒繡文等人的名字都以粗體字赫然登在“獻機祝壽”演出的廣告欄里。①據1936年6月15日《申報》的一則消息稱:……茲聞黃金榮氏,會同辦處總干事李大超,于昨日午假黃家花園,宴請本市電影界,商討電影界方面擴大購機祝壽運動,到張石川、歐陽予倩、邵頓人、吳幫藩、李一鶴(江青,筆者注)等二十余人。之后,時任上海市長的吳鐵城,親自召集上海各大影片公司老板,要求他們定期組織“獻機祝壽游藝會”。[5]1936年5卷第46期《電聲》雜志對于這一事件有詳細的記載:

今年為蔣委員長五十大慶,各界發(fā)起獻機祝壽,表示敬意。電影界方面,會舉行游藝大會,募集捐款,成績尚佳。關于娛樂場所,如各大戲院,電影院,游藝場所及跳舞場所等,先后定期一天舉行,十月三十一日,為委員長壽辰之期,購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宣傳,并表示敬意起見,制定委員長肖像,及購機祝壽標語。又中央攝影場祝壽影片,派員攜滬,分請各電影院開映,全市電影院,均依照放映。

而既然是募捐活動,電影票價自然不菲。1936年9月27日上?!敖鸪谴髴蛟骸迸e辦獻機祝壽的募捐游藝會,當時的票價分10元、5元、3元、2元、1元半數檔。而從30年代上海不同階層人員的收入情況來看,當時一般商店職員月薪僅10-40元,一般工廠工人月薪20-30元,警員最低的不過10元。[6]

關于國民黨為蔣介石謀劃的“獻機祝壽”活動,或還有一個重要背景。1936年4月19日柏林,德國總理希特勒47歲壽辰盛典,德國退伍軍人聯合會將以飛機一隊奉獻,以留紀念。據首倡這一行動的上海市長吳鐵城在《航空雜志》上撰文:“為蔣委員長五十壽辰募款獻機有兩種深刻重大的意義:一是在充實國防,二是在擁戴領袖。”[7]而在全面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國內局勢危在旦夕、國內階段矛盾激化。在此背景下,這場經過精心謀劃,最后決定以發(fā)動各方捐款獻飛機的壽誕慶典,美其名日“充實國防”,實際上也是蔣介石以穩(wěn)固和抬高自己政治地位的重要手段。因此國人慷慨解囊捐款獻機用于抗戰(zhàn),對當時的空防建設確乎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因其“法西斯”意味而引來了社會多方的爭議和責難。例如,廣東在“獻機祝壽”的活動過程中,就有“二三大縣縣長罔識大體自恃其力雄勢足,對于籌款進行置諸不聞不問”。[8]在上海,并非所有的影院都對此政府當局的這次募捐表示支持,如南京、國泰、大光明等電影院“雖經該委員會迭次派員勸導,亦表示拒絕……中央亦派專員來滬查辦,決定制裁,并予警告云”[9]。

二、推行兒童電影:電影院與大眾教育

20世紀30年代后,面對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和復雜的國際國內政治形勢,為強化其自身的政治統(tǒng)治,國民政府逐漸認識到了教育重要性,并提出“現在救國語復興民族的途徑,惟有第一注重教育”。②l931年,教育部在關于全國社會教育設施概況的報告中確定了社會教育的范圍,將“偏于情及德”的社會教育事業(yè),如公園、劇場及電影場、美術館、貧兒教養(yǎng)院、養(yǎng)老院、孤兒及私生兒教養(yǎng)院、感化講演等,作為了社會教育的重要內容。30年代初,時任國民黨市黨部主任委員的方治發(fā)表《中央電影事業(yè)概況》—文。在談到電影事業(yè)發(fā)展現狀時,他說:“迄最近期間,國內電影事業(yè)之推展,已由萌芽時期進而至于實際建設之時期,電影不僅為娛樂,實為輔助教育之良好工具,倘運用得當,發(fā)揚國家文化,啟迪民族意識,關系甚巨。”[10]由此可見,當時國民黨政府對電影的宣傳教育功能已有很深刻的認識了。而當時一些影人在給電影公司的提案中也曾提及“請中央通令各縣縣黨部于各縣至少須設立民眾電影院一所,盡量放映國產影片,以灌輸國民智識,陶冶國民德性,扶助社會之發(fā)展”[11]這樣的建議。

兒童教育是社會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民族危亡的時代背景下,許多人提出復興民族首在重視兒童教育的觀點。因此這一時期,從政府到民間,成立了許多倡導和從事兒童社會教育的組織。同時,為增強對兒童的重視程度,在國家行政院的批準下,還于1932年專門設立了兒童自己的節(jié)日一—兒童節(jié),并將1934年4月21日至1935年7月31日被定為民國首個“兒童年”,舉辦了若干重要的兒童活動。而看電影對于兒童而言無疑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活動之一。然而遺憾的是,這一時期的電影院,因市場不景氣,加之競爭激烈,大多選擇情節(jié)刺激、畫面香艷的影片以招徠觀眾,適合兒童觀看的電影并不多見。在廣大內陸地區(qū)的許多影院,“所映名片,多為腐爛不堪之古董,與荒誕怪離之武俠,對輔助教育宣揚文化,全無意義”。[12]1935年1月1日,長沙遠東電影院在《大公報》刊出電影《萬獸之王》的廣告,用了“人獅肉搏”“獅虎惡斗”“虎吃美人”等宣傳詞;同年5月7日,長沙青年會電影院在《大公報》介紹電影《木偶寄情》時,則以“歌舞香艷絕倫”作為噱頭吸引觀眾眼球。這些影片從其廣告詞就可看出內容是多么“傷風敗俗”了,但它們對于大眾的吸引力卻是非凡的,來觀影的人絡繹不絕,以至于“長沙各電影院,每多男女雜坐,黑暗之中,一般青年男女,因一時性欲沖動,捫私接吻,時有所聞,匪特有關風化,抑且有礙治安,影響社會。實非淺鮮,若不從嚴查禁,不足以儆奸邪云”。[13]于是,在1935年5月10日,湖南《大公報》刊登了中央的禁令,稱6歲以下小孩,禁止進入任何電影院。可見這一時期的電影放映雖未實行分級制度,但政府當局也開始關注到了這類影片對于兒童的不良影響。

鑒于此,全國兒童年實施委員會于1935年12月提出推行兒童電影的建議,在討論會上,決定組織上海市兒童電影推行委員會負責辦理,并期望確立兒童電影日。此決議在會上一致通過。1936年1月,兒童電影推行委員會舉行首次會議,通過了委員會組織規(guī)程,并決定每星期日放映一次兒童電影,第一次放映時間為1月26日,分東南西北中五區(qū)舉行。宣傳組編印影片介紹小冊進行分發(fā),內附各種常識,在放映電影的同時也給兒童以知識的普及和教育。為使兒童電影順利推行,教育局還責令各學校呼吁學生觀看兒童電影,并在市電臺播放電影的宣傳廣告。在此背景下,各地影院的兒童電影放映活動竟相展開。1935年,素以“選片尚佳”著稱、享有俄片第—放映權的天津光明大戲院,“開映米老鼠五彩炭畫大會,減費招待兒童及其家長。并隨票附送教育玩具。以灌輸兒童智識”。[14]1936年,時任上海市長的吳鐵成曾提議各電影制片公司于本年度起“每年至少攝兒童影片二部”,并代表市政府就經費補貼、設立兒童電影院等作出承諾。[15]

不可否認,30年代以來的兒童教育活動在政府和民間的雙重推動下,兒童社會教育的內容與方式都呈現出新的面貌,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兒童的社會地位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特別是兒童電影的推行,極大地豐富了兒童的精神生活,在娛樂的同時也起到了教育和啟蒙的作用。但由于這一時期的兒童教育是在“三民主義”教育的宗旨之下進行的,帶有強烈的黨化教育色彩,而電影經營畢竟屬于商業(yè)性行為,以追求市場利潤為最大目的。一些影院為了招徠觀眾,關注的多是兒童電影帶來的商業(yè)利益而非社會價值,而將其作為一個特色或賣點大加“炒作”,政府所寄望其達到的社會教育的作用可以說收效甚微。比如1935年夏,在廣州的電影院,由于天氣炎熱,觀影人數驟減。而廣州的電影院中除金聲一家以外,皆無冷氣。有影院管理者看到此時來影院觀影的多以學生群體為主,“于是多方結識學校管理員由管理員取得學生名單及地址寄送優(yōu)待券數張”。更有添設“學生日”“婦女日”“大眾同樂日”者,一逼此日,該項人員便有享受半價優(yōu)惠的特權。此舉一可免去影院在新聞廣告之巨大費用,二又可收營業(yè)上之實效。[16]1936年,南昌明星大戲院為增加觀眾興趣起見,每逢星期_上午九時起舉行“市民電影周”,簡稱“市民周”,選映“有關市民個人智識之影片”。星期日則為“兒童幸福周”,簡稱“兒童周”,選映“兒童教育影片”。票價皆為兩百文。然而,“兒童周”名義上是專為兒童舉辦,成人卻占到八九成,所映影片也無所謂“有關市民個人智識”或“兒童教育”者,甚至十年前之古裝片,亦美其名為“適合市民兒童”參與放映。而南昌的觀眾因票價低廉,競相前往,一時間頗為火爆。[17]

三、“提成助賑”:電影院與社會公益

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認為,公共空間是政治權力之外,作為民主政治基本條件的公民自由討論公共事務、參與政治的活動空間。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進入空間的人們在其中進行的交流、互動過程。一般來說,公共空間的利用具有公益性、共享性等特點。對于上個世紀初的國人而言,電影院這一新興的社會公共文化機構,不僅僅是電影機制運作和電影傳播的重要載體,且在彰顯自由、平等,想象力的解放,以及促進人與人之間交流互動等方面都曾發(fā)揮過巨大作用。而在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其公益性、共享性等特征不僅僅停留在休閑娛樂層面,而往往有著較為強烈的社會現實意義。例如在這一階段,影院除了在放映電影之外,還充當了戰(zhàn)時臨時避難場所一一“1936年,南京舉行防空大演習,南京各機關都停止辦公,娛樂場所,也臨時停止辦公。在防空時間內,電影院與劇場的門外都貼著一張“臨時避難所”的招牌,等到警報一傳,在路上走的人,統(tǒng)統(tǒng)逃入附近的影院中避難?!盵18]

30年代,中國社會不僅經歷了戰(zhàn)爭帶來的巨大災難,且自然災害頻發(fā)。這一時期的南京國民政府,正處于從傳統(tǒng)“統(tǒng)治者”向現代“服務者”轉型的過程之中,其在社會救災方面也確有一些努力,但由于國內復雜的政治局勢,“官賑”有名無實。填補政府的低效和不足的,是民間的一些慈善團體。這一時期由民間自行組織勸賑、自行募集經費,并自行向災民直接散發(fā)救災物資的慈善救助團體甚多,如同鄉(xiāng)會、書畫會、青年會、紅十字會等等,還有臨時為賑災而組織的義賑會、慈善團、聯合會等,賑災事實上已成為民間慈善團體的經常性活動。而電影院作為這一時期重要的社會公共機構,自然也成為政府和各賑災機構輔助其慈善救助的重要工具之一。

1935年,上海地區(qū)發(fā)生水災,上?;I集各省水災義賑會,一日起就全市電影場征收救災捐,每日每場每人加征救災捐一角,一月為期。上海電影院共有四十家左右加入了這場募捐活動。[19]1936年,南京各界舉辦冬賑①[20]聯合會,首都電影院應冬賑聯合會之請,自二十四日至三十日共一星期,捐數分百分之三,即每百元中提出三元作為賑災捐。[21]1939年,北京地區(qū)發(fā)生了嚴重的水災,其災害程度有人稱其為五十一年一見,也有人稱其為“八十年來所僅見”。據《大公報》載:“最近北方各地,淫雨成災,自本月初,水勢即漸上漲,而二旬以來,各方報告,情勢愈趨嚴重,其災區(qū)之廣,災情之重,殆為數十年所僅見……通縣且全部被俺,自北平南郊至保定,茫茫無邊際。津西各村全俺,楊村以西,永定河、北運河、龍鳳河已經連成一片汪洋……”[22]此次水患波及整個華北地區(qū),災情發(fā)生后,重慶國民政府先后撥款萬元賑濟各地災情,其中分給河北的賑款為20萬元。10月16日成立華北水災急賑委員會,專司其事,并發(fā)行華北水災救濟公債300萬元。但由于當時包括北京在內的華北地區(qū)處于日軍的控制之下,國民政府可謂鞭長莫及。因此包括電影院在內的社會力量捐款就成為這一時期捐款的重要來源。

1939年9月18日,日偽政府秘書處函請內外城各區(qū)署號召各界為救濟近畿十五縣水災進行捐募,并在市內各影院輪流舉行電影賑災會:

四日特選中日名片,以饗觀眾,中國影片為《母親的秘密》,系上海明

星公司最新出品,到京放映尚屬第一次,該片系張石川導演,孫敏,袁紹梅,

龔稼農,謝俊,陸露明,譚志遠,姚萍等男女明顯所合演,劇情離奇曲折,出人意外,真不可多觀之影片。票價每張五角,在電影賑災會期間歡迎各界購用,既飽眼福,復成善舉,誠一舉而兩善備焉。[23]

賑災大會舉行后,現場觀眾情緒極為激烈。當銀幕上映出“織文懷孕,伯陶墜樓而死”的一幕鏡頭時,觀眾均發(fā)出嘆氣之聲,并引發(fā)了他們對受災群眾的憐憫和同情,認為其“均有盡力捐金救災之義務也”。2419月17日,北京市米市大街芮克電影院,傾為熱心賑濟水災難民,決定將今(十七)日早場電影票款所得全部交付北京市新聞協(xié)會,充作賑款,各方聞訊,對之頗表滿意云。[25]據統(tǒng)計,僅9月一個月,北京地區(qū)共捐款八萬三干元。其中包括電影院在內的各娛樂場所附加捐全月半數洋六干零二十三元八角六分。[26]

在當時中國的許多地方,電影已是一個較大的市場,因此,通過一個治理有序的行業(yè)以獲得更多更穩(wěn)定的捐稅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這在戰(zhàn)后非常時期尤其如此。不可否認,這一時期由影院承擔的各種公益性的救助活動,對當時的中國社會而言無疑具有積極意義,但其對于影院自身發(fā)展造成的阻力卻是始終存在的。30年代,中國的城市娛樂業(yè)歷經戰(zhàn)爭摧殘和世界經濟危機的重擊。盡管在一些沿海開放城市,如上海、廣州的影院業(yè)發(fā)展曾取得了十分輝煌的成就,但在輝煌的表象背后,卻也面臨著諸多深層次的問題和困境。日軍侵華戰(zhàn)爭給中國電影業(yè)帶來巨大損失?!耙?二八戰(zhàn)火的破壞,直接摧毀了上海虹口等多家電影院和攝影場,30多家電影公司停止營業(yè)。上海當時39家電影院中有16家被炮火摧毀,不能復業(yè)。再加上隨之而來的世界性經濟蕭條,使中國影院業(yè)陷入低潮。1934年,廣州影院市場傳來全部停業(yè)的消息,其主要緣由在于影院市場經營不景氣:一方面營業(yè)收入寥寥,影院負擔甚重,入不敷出。僅就捐稅—項而言,已負擔有五種之多:一為餉,其征收辦法:系分特等、甲等、乙等、丙等四種。映頭次影片之影院為特等院,每月須繳戲餉九百余元,映二次片之影院為甲等院,每月須繳四百余元,其最下之影院每月至少亦繳百余元。二為娛樂捐,其征收辦法系由影業(yè)工會收包繳者,年餉為二十萬元,由各院依照等級勻分攤繳。三為娛樂印花,每院戲票,值一元以上者,貼用娛樂印花兩分。一元以下者,則貼用一分。四為廣告捐,每院每月約征繳百余元。五為營業(yè)稅,為干分之一,但=十三年以前未經申報者,則須追繳。平均每院須補繳萬余之營業(yè)稅。各影院每月既有五項捐稅之負擔,加以房屋等開支,平均每院每月開支須至萬金以上,至少亦須數干金。[27]1938年,上海大光明、國泰、南京、大上海等四大電影院,因電力加價,煤又漲價,故支出增加。為減少開支起見,不得不設法增加收入,以資抵債。[28]可以看出,開支如此浩大,以至于當時很多影院已經難以為繼,而各種經常性的公益性救災捐款,對于這一時期掙扎在生死存亡一線的影院業(yè)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結語

電影院作為影院媒介機制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實踐共同作用下的產物,其屬性是多方面的一一從政治的角度看,電影院是國家意志與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載體和傳播陣地;從經濟的角度看,電影院是資本流動、運作的重要平臺;從文化的角度看,電影院是觀眾觀影活動中感情、趣味、心態(tài)得以充分展現的場所。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力量的博弈一一既對立又彼此滲透,相互制衡,可以說貫穿于中國影院發(fā)展的始終。在20世紀30年代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電影院在凸顯其現代媒介感知特性的同時,亦以其獨具特色的多重身份,呈現出強烈的時代參與感和社會責任感,進而成為那個年代社會政治意識形態(tài)、民族文化精神的一個制高點和風向標。但由于國民黨日益強化的“威權”統(tǒng)治,以及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全面惡化的經濟形勢,使得影院發(fā)展缺乏相對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和良好的經濟環(huán)境。因此,影院在彰顯社會責任和公益職能的同時,亦因其難以協(xié)調社會各方的利益和價值訴求,面臨著發(fā)展的重重阻力和困境。例如,1936年由國民政府推行的、電影界廣泛參與的“獻機祝壽”募捐活動,得力于官方主導,自然也要順從黨國意志。實際上它已成為國民黨當局以意識形態(tài)輔助“威權”,以控制、改造社會之策略的一部分,其“法西斯”意味引來了社會多方的爭議和責難,電影院自然也不例外;而國民政府在國民經濟面臨癱瘓,軍費密增的背景下,以期藉電影“灌輸國民智識,陶冶國民德性”,但肩負如此歷史重任的電影在普通觀眾的心目中可能僅僅只是一種“聲色之娛”,其推行的一系列兒童電影教育活動對影院經營者也不過是一種推廣營銷的手段而已。誠如有論者指出的那樣:“自上而下的官方立場用‘娛樂政治化的思維方式確定了電影的政教功能,反之的民間立場則用‘娛樂的非政治化心態(tài)顛覆了這層加諸于已的厚重寶頂。因為對于觀眾來講,電影文化就是性與暴力。”[29]

①冬賑,也稱冬令救濟,時間從當年11月到第二年的3月。冬賑的參加者非常廣泛,一般由市政府社會局、國民黨南京市黨部、三民主義青年團南京支團部、首都衛(wèi)戍司令部、警察廳、憲兵司令部、市參議會、商會、錢業(yè)公會、慈善團體、新聞組織及其他有關單位的代表,組成本年度“首都各界冬賑聯合會”,負責辦理貧戶調查、經費籌募及救濟款物的查放、監(jiān)核等事宜。冬賑對于貧民是最直接有效的賑濟方式,也是國民政府時期南京市比較常規(guī)的和較大范圍的救濟。

參考文獻:

[1]徐迅民族、民族國家與民族主義[M]∥李世濤.知識分子立場一民族主義與轉型期中國的命運[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18.

[2]顧倩.國民政府電影管理體制[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0: 182.

[3]西南電影院一一播唱黨國歌[J].電聲,1936,5(3).

[4]熊斌.抗戰(zhàn)前后中國航空建設協(xié)會探析[J].山西檔案,2016 (2).

[5]吳市長昨招待電影界明星游藝會定期舉行咖.大公報,1936-09-06.

[6]沈楠.上海公立高校教師工薪收入及生活狀況考察(1930年代——19 50年代)[D].華東師范大學,2007.

[7][8]唐富滿,歐陽湘.抗戰(zhàn)時期廣東捐款獻機運動(上)[N].南方都市報,2015-12-16.

[9]拒絕參加購機祝壽捐募運動,南京、國泰、大光明等電影院將受制裁[J].電聲,1936,5(46).

[10]方治.中央電影事業(yè)概況[M]∥楊燕,徐成兵.民營時期官營電影發(fā)展史.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36.

[11]電影院與影片[J].電聲,1934,3 (13).

[12]濟南的電影院[J].電聲,1935,5(43).

[13]咄咄怪事,長沙電影院禁止男女同坐[J].電聲,1934,3(50).

[14]天津電影院檢閱[J].電,1935,4(40).

[15]吳市長提倡兒童電影[J].電聲,1936,5(5).

[16]幻鴻.不景氣中,廣州戲院的新戰(zhàn)術[J].電j1935,4(36).

[17]南昌電影院之生意經:用過門票可換贈品,舉行市民周兒童周[J].電聲,1936,5(30).

[18]首都防空演習,電影院變?yōu)楸茈y所[J].電聲,1935,4(50)。

[19]電影院征收救災捐,本月一日施行一月為期[J].電聲,1935,4(40).

[20]王倩,宋紅梅.192 7-1937年南京社會保障事業(yè)初探[J].石家莊學院學報,2006(4).

[21]京影院提成助賑[J].電聲,1936,5(2).

[22][23]本報自今日起舉行電影賑災大會選映中日名片以饗觀眾現已開始售票請襄義舉[N].新民報,1939-09-03(晨刊,第三版).

[24]本報電影賑災大會昨日開始舉行[N].新民報,1939-09-04(晨刊第3版).

[25]芮克影院義舉今早演賑災片收款交新聞協(xié)會施放[N].新民報,1939-09-17(晨刊第7版).

[26]何北明.民國時期北京地區(qū)水、旱、傳染病等災害災荒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4-05-12.

[27]廣州各影戲院,全部停業(yè)之危機,備受五種苛捐雜稅之壓迫[J].電聲,1934,3(24).

[28]四大電影院將增價[J].電聲,1938,9(4).

[29]柳迪善.政教、娛樂、宗教:民國時期電影身份的三重性[N].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6 (6).

猜你喜歡
兒童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202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199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197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201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200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198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174
少兒美術(2019年8期)2019-12-14 08:07:00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169
少兒美術(2019年3期)2019-12-14 08:02:56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兒童
察隅县| 藁城市| 义马市| 江津市| 桐城市| 唐山市| 平南县| 松原市| 乐昌市| 容城县| 措美县| 龙江县| 哈尔滨市| 德格县| 甘谷县| 柏乡县| 伊吾县| 大渡口区| 荆门市| 潢川县| 揭西县| 安陆市| 兴隆县| 九龙县| 固始县| 光泽县| 阿瓦提县| 棋牌| 平度市| 石家庄市| 来凤县| 玛沁县| 阿拉善右旗| 西乌珠穆沁旗| 宝坻区| 阳西县| 长顺县| 镇安县| 江达县| 长宁县| 监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