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燕
摘要: 數學教學到了高中階段,除了要教會學生掌握數學的知識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具備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是現在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之一,高中數學學科只有在立足于核心素養(yǎng)進行展開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的進行數學課程的知識理解。因此,本文在立足于高中數學課程教學的基礎上,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課程理解與評價展開討論。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高中數學教學;課程理解;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9129(2018)09-0272-01
Abstract:? Mathematics teaching to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age, in addition to teaching students to master mathema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to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the cor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Core accomplishment is one of the core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nly based on the core accomplishment can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be better understood. Therefore, based on the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Key words:? core literacy;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urriculum understanding; evaluation
隨著我國對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學校教育也越來越投入對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于數學這一門學科來說是十分看重學生的思維嚴密性和邏輯性的,特別是在高中數學學習教學中。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懂得利用核心素養(yǎng)知識點,將核心素養(yǎng)與高中數學學科結合起來,從而展開對學生的數學課堂教學。畢竟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好數學知識不僅能夠成為科學的基礎和工具外,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形成一種十分重要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精神。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特別強調科學技術的時代和社會里,數學素養(yǎng)能夠很好的使學生去判斷和識別正確與錯誤,方便學生更好的去認知現在的世界和社會。所以正是因為數學有著這樣的意義,才更需要教師去幫助學生建立這樣的一種素養(yǎng)體系。在數學學科中的核心素養(yǎng),實際上是包括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數形結合的能力以及空間思維等。對于高中數學教師而言,教師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將這些核心素養(yǎng),與高中數學課程相融合。本文將以人教版高中數學材料為例,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課程理解與評價展開討論。
1 立足于核心素養(yǎng),設計教學過程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想要融入核心素養(yǎng),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兩種,第一是根據新課程標準中給出的相關的核心概念去進行課堂教學的設計;第二是根據本班學生的思維方向和基礎情況,從而去設計課堂教學過程。在我看來,第二中方式比第一種方式更值得采納,第一種方式,雖然也可以讓學生掌握和理解核心素養(yǎng),但是太過于生硬,也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很有可能導致課堂效果并不是學生所喜歡的。而第二方式,是既結合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又加入的核心素養(yǎng)。這樣構建而成的課堂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更容易理解,學生自己對于其中所涵蓋的核心素養(yǎng),吸收起來也更快。
以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集合》的時候,這節(jié)課程的教學要求是:第一讓學生通過實例,了解集合的含義,從而體會元素與集合之間的關系是“屬于”關系;得人讓學生能歐牢記常用的數集及其專用的記號;第三讓學生理解集合中的元素是具有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第四讓學生能夠選擇自然語言、圖形語言、集合語言,即列舉法或者描述法,去描述不同的問題;第五通過集合實例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的特征,從而深入理解集合的含義;第六通過讓學生自己歸納本節(jié)的知識點,使得學生能歐感受到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增加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根據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設計的教學過程的時候,便可以著重將教學重心放在第四點和第六點上。讓學生通過練題從而能夠用數學語言描述出集合問題,在學生描述完成之后,教師在讓學生自己嘗試進行歸納和總結知識點,教師在學生總結完之后進行查漏補缺。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便能夠潛移默化的接受到核心素養(yǎng)。
2 將核心素養(yǎng)融入教學結果
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中,許多教師往往會很重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是教師往往容易忽視一個環(huán)節(jié),便是教學結果,換句話說就是對學生的教學評價。在現在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做的習題也好,或者是試卷也好,經常采取的評價就是打分制度。但是分數是死的,在簡單的分數上面,學生自己沒有辦法能夠了解清楚自己的數學能力還有哪方面的缺失。而當學生能夠知道,自己哪方面掌握的不夠,就會往這方面努力,從而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好,或者是學習成績也好,都會有一個質量的提升。
以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為例,教師在教授《集合間的基本關系》的時候,這節(jié)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第一讓學生了解集合之間的包含與相等的含義,并能使用Venn圖去表達它們之間的關系;第二讓學生知道子集、真子集和空集的概念;第三通過對照實數的相等于不相等的關系,類比出集合之間的包含和相等關系;第四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生體會使用集合語言,發(fā)展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從而感受集合語言在描述客觀現實和數學問題中的意義。根據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相對應的讓學生做一些習題的練習。然后教師在收上批改,在批改的時候,教師還要寫上一定的評語。比如有些學生他的運算能力可以,但是理解題目的能力不強,教師就要及時指出,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潛意識里面重視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標。
3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既需要重視對學生知識的掌握,同時也需要重視對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喻平.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課程目標與學業(yè)評價[J].課程.教材.教法,2018(1):80-85.
[2]李曉霞,張勇.淺談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J].數學教學研究,2017,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