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加瑪麗·阿布力孜
摘要:朗讀是一項重要的閱讀技巧。朗讀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它能全面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本文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切入點,簡要論述了加強小學漢語文閱讀教學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漢語文;朗讀;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1-0010-01
1.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1 朗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意識
在語文教材中,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特定的寫作背景和寫作目的。當學生朗讀作品時,教師應該掌握教材的情感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意識,讓學生進入佳境。這樣可以加深學生感情的熏陶,促進共鳴。它還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并提高他們的語言技能。
1.2 朗讀有助于加深學生的理解
只有反復朗讀后,學生才能讀出文章的魅力,感悟其中的含義。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語言表達技能,就應該從朗讀開始。只有學生完全熟悉了文章的內(nèi)容,調(diào)動腦中已有的語言背景和經(jīng)驗,才可以實現(xiàn)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齊聲朗讀、輪流朗讀、指名朗讀以及分角色朗讀等形式,一邊讀一邊思考,將讀和思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從而達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1.3 幫助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
作文時學生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是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要想優(yōu)化語文教學效果,必須做好作文教學。然而,作文教學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難題。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朗讀教學與作文教學密切相關。在朗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如何圍繞中心思想,用文字構造句子,安排文章,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
2.如何有效開展小學漢語文朗讀教學
2.1 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激發(fā)朗讀興趣
課文朗讀讓學生覺得這是一種快樂,而不是一種負擔。這就需要運用科學有效的朗讀訓練。首先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積極性,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熱情。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積極性,好勝心理特點,巧妙創(chuàng)造情境,通過各種手段將學生引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中。例如,我們可以在朗讀教學時使用多媒體創(chuàng)建情境,營造氛圍??焖俚丶ぐl(fā)起學生的熱情,讓學生愿讀、樂讀、爭著讀,可以在學生朗讀時放些相應的背景音樂,也可以請學生配配畫外音,還可以把學生的朗讀現(xiàn)場錄音進行比賽等等。人情入境地讀,就能喚起美的共鳴。
例如,教學《丑小鴨》這一課時,當老師聲情并茂地讀到丑小鴨一系列凄慘遭遇時,學生們都為之動容,有的緊皺眉頭,有的屏住呼吸,有些感情豐富的,則為之落淚。直到老師把課文讀完了,學生們這才長長地吸了一口氣,對著老師微笑。學生的這種感受是對老師范讀的最好肯定。當教師問及誰想向老師挑戰(zhàn)時,學生們都表現(xiàn)出躍躍欲試的急切心情,大大提高閱讀的興趣。
2.2 朗讀要注重范讀
模仿是小學生學習的最佳方法。因此,我每堂課上都會范讀,有的課上甚至會多次范讀。我經(jīng)常對學生說:“讀書不是簡單地把文字讀出來就行了,讀書是一件快樂而又享受的一件事情。每篇文章都是由作者精心構思的。閱讀文章要把文章讀得感人,語氣要讀好,如小聲、生氣、高興、憂愁等等。不同的文章要把握住情感。用心聽一聽老師是怎樣讀的,然后模仿老師把人物說的話讀好。”在我范讀的引領之下,學生的朗讀水平每天都會有一些小小的進步。因此,語文老師要擅長把無聲的文字變成聲情并茂的朗讀,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還能讓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范讀是很好的方法,讓學生看得見、聽得真、抓得著。長時間的范讀,對學生學習語文會有很大的幫助。范讀達到了一定的量,學生的朗讀達到了一定的量,讓朗讀變成一件讓人身心愉悅的事情自然就水到渠成。
2.3 重視閱讀,積累語言
朗讀是積累語言的重要途徑。教學應以閱讀為基礎,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讀,反復誦讀,熟讀成誦,隨著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內(nèi)心就不斷掀起情感的波瀾,愛作者之愛,恨作者之恨,入境又人情,達到“語語悟其神,句句見其形”的境界。在讀中自然而然地積累豐富的語文材料。指導學生帶著情感朗讀文章,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動情、生情,主動積極地積累語言。例如《廬山的云霧》這篇課文景美文美,它以優(yōu)美的筆觸,描寫了廬山的景色十分美麗,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師可讓學生聽配樂朗讀,可讓學生觀看網(wǎng)上下載的廬山云霧圖片,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此基礎上配樂讀,反復誦讀,在讀中理解云霧的特點,在讀中想象廬山的美麗景色,在讀中欣賞美麗的圖畫,學生心通其意,必有身臨其境之感,將自己融入優(yōu)美文字之中,就在感情朗讀中順理成章地發(fā)展了語言。
3.結語
閱讀過程是一個咀嚼,品味和消化的過程。教學實踐證明,朗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體驗他們的思想和感受。朗讀可以幫助學生發(fā)展他們的語言。朗讀也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不斷加強朗讀訓練,才能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受到感染和熏陶,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喬娜.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指導策略之淺見[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3):40-40.
[2]崔興偉.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31):72-73.
[3]王雪峰.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訓練[J].小學教學參考,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