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 張銳
關鍵詞:“雙一流”背景;學科化服務;中文圖書;采訪策略
摘要:“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開展學科化服務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文章通過對學科建設、學科化服務、學科資源建設、中文圖書采訪四者關系的解析,針對采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依據沈陽農業(yè)大學中文圖書采訪工作的實際,提出面向學科化服務的中文圖書采訪六項策略,即基于核心出版社的采訪策略、基于學科核心文獻著者的采訪策略、基于館藏建設需求的采訪策略、基于學科導向性的采訪策略、基于滿足讀者需求的讀者決策采訪策略和基于學科資源“采訪團隊”多方協(xié)同的采訪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8)07-0128-04
1背景
繼“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之后,國務院于2015年10月頒布《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雙一流”),決定實施“雙一流”戰(zhàn)略,這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又一重大舉措。清華大學校長王大中指出,學科是大學發(fā)展的核心,對大學的發(fā)展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的影響[1]。山東省人民政府田建國指出,學科是高校發(fā)現(xiàn)、應用、傳播知識的基本單元,是實現(xiàn)各類辦學功能的基礎[2]。由此可見,學科是高校的基本組成單位,是高校極其重要的基礎建設。學科建設對高校發(fā)展具有全面的推動作用,大學建設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學科建設。
2學科化服務
從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開始實施起,學科化服務一直是圖書館界熱議的重要課題之一。學科化服務是一種具備創(chuàng)新性的信息服務模式,是今后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主攻方向之一,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2.1開展學科化服務是高校學科建設的需要
開展學科化服務最重要的體現(xiàn)就是高校的學科建設,其本質是知識創(chuàng)新,核心是“以人為本”,切入點是學科,以學科為主線,直接為教學團隊、科研團隊、研究所、實驗室或個人提供個性化、學科化、知識化服務。開展學科化服務能夠充分發(fā)揮高校圖書館的優(yōu)勢,為高校學科建設提供助力和保障。
2.2學科化服務是高校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的必然體現(xiàn)
網絡環(huán)境下,圖書館的主要職能已不再局限于簡單的對信息資源進行收集和組織,而是轉變?yōu)閷π畔①Y源進行深層次的篩選、提煉、加工、組織、整合和集成,緊跟學科發(fā)展方向和動態(tài),滿足高校師生深層次、個性化、多元化、智能化的信息需求。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已由傳統(tǒng)文獻服務逐漸向為全校師生提供高質量、高水平、專業(yè)化的學科服務發(fā)展,這是高校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的必然體現(xiàn)。
2.3實行學科化服務是高校圖書館自身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定位是面向高校用戶提供學科化服務,滿足高校用戶在學科活動中的信息需求,構建學科化服務體系。這不僅能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服務信譽,而且能提升圖書館的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是高校圖書館自身發(fā)展的必然選擇[3]。
3解析學科建設、學科化服務、學科資源建設、中文圖書采訪四者之間的關系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科研、學科建設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圖書館的學科資源建設是學校學科建設和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和評估條件,對學校的學科建設具有導向作用。學科建設在宏觀上對學科資源建設又具有指導作用,二者相互影響。高質量的學科資源建設是圖書館開展學科化高效服務的基礎,學科化服務又是學科資源建設的價值體現(xiàn),二者相輔相成。開展學科化服務是以為學科建設服務為目標的,學科建設為學科化服務提供服務建議。中文圖書采訪是圖書館學科資源建設中的基礎性工作。面向學科化服務的中文圖書采訪要想更好地滿足學校學科建設的發(fā)展要求,就要滿足學科分布和專業(yè)發(fā)展的圖書資源建設的整體布局,從而提升圖書資源的利用率、讀者滿意度和資源發(fā)展空間,進而提高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的水平和層次,而“采訪團隊”又能為采訪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見圖1)。
4面向學科化服務的中文圖書采訪策略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各高校不斷加大力度,推進專業(yè)結構優(yōu)化和重點學科建設工作。
因此,圖書館采訪的學科文獻應緊跟學科專業(yè)發(fā)展步伐,契合教學科研的需求。但在實際工作中,面向學科化服務的中文圖書采訪也遇到諸多難題,如:圖書采購與教學科研契合度不高、各學科圖書采訪數量不均衡、圖書采訪與讀者需求存在差異等。為解決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了以下六項中文圖書采訪策略。
4.1基于核心出版社的采訪策略
所謂核心出版社,是指在某一圖書出版領域內具有代表性的出版社,其具有“三高”的特點,即出版質量高、利用率高及讀者影響力高。這類出版社能夠較好地把握學科發(fā)展情況,對反映某學科的研究成果、狀況及發(fā)展趨勢方面的圖書能夠在第一時間出版[4]。目前對核心出版社的確定大多采用布拉德福區(qū)域分析法,或者用布拉德福區(qū)域分析法的延伸即“累積80%法”來確定[5]。“累積80%法”是指根據“二八定律”,20%的出版社出版了某一學科領域80%的著作。筆者以沈陽農業(yè)大學圖書館為例,運用“累積80%法”確定農業(yè)類圖書的核心出版社。筆者對湖北三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提供的2017年參與館配的2,628條農業(yè)類書目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分析表明:69.18%的圖書高度集中在極少數的20家出版社,而30.72%的圖書廣泛分散在237家出版社。中國農業(yè)出版社出版農業(yè)類圖書的種類最多,為424種;而出版農業(yè)類圖書種數最少的為1種,共計101家出版社。部分統(tǒng)計結果見表1,排名前20的出版社是農業(yè)院校中文圖書采訪的核心出版社。
4.2基于學科核心文獻著者的采訪策略
每一個學科領域都擁有一批對于該學科的研究和發(fā)展起引領和主導作用的權威學者,他們撰寫的專著往往知識信息量大,造詣較高,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這些權威學者即學科核心文獻著者,他們出版的文獻是采訪館員必采的文獻。這就要求采訪館員在日常工作中要通過多種媒體形式,如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通信網絡等,了解各學科領域的知名學者、各學科獎項的獲得者和暢銷書排行榜的著者信息并加以保存,然后歸納、整理并建成一個單獨的學科核心文獻著者數據庫,作為圖書采訪的主要依據之一。如李天來、鄧秀新、束懷瑞、高東升、張紹鈴、包滿珠、郭仰東等是園藝學核心文獻著者,他們出版的專著是農業(yè)高校必采的圖書。此外,采訪館員還可通過文獻計量學等方法對核心文獻著者進行測定,如:蘇志芳等運用發(fā)文量、h指數和主題研究連續(xù)數相結合的模糊綜合評判法,測定學科領域核心著者,并提出以核心著者為主要依據的中文社科圖書決策系統(tǒng);蔡璐運用層次分析法測定高等教育學科的核心著者,作為采訪館員判斷圖書學術價值的依據之一;沈艷紅、吳信嵐等利用CNKI數據庫,確定食品學科的核心著者,作為制定采購該學科核心書目的依據之一[6]。
4.3基于館藏建設需求的采訪策略
高校圖書館館藏建設的目標是充分了解、掌握與本校學科發(fā)展規(guī)劃相符合的發(fā)展需求,適時調整采購計劃和原則,完善館藏資源建設體系,提高信息資源保障能力。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資源采訪是為了支撐高校的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工作,因此,學科信息資源采訪必須立足現(xiàn)有的館藏結構,結合學校的專業(yè)設置、學科分布及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等,制訂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近期和遠景目標,使館藏結構適應學校戰(zhàn)略發(fā)展的需要。要想完成這一任務,采訪館員就應了解現(xiàn)有的館藏結構。館藏結構主要包括館藏資源的學科結構、等級結構、文種結構、文獻類型結構和時間結構,其中最重要的是館藏資源學科分布。筆者以2017年沈陽農業(yè)大學圖書館入藏圖書的學科分布為例進行說明(見表2)。
從表2可知,沈陽農業(yè)大學中文圖書增長速度最快的是文學類圖書,增長率為8.13%,這與文學名著、世界經典作品備受全校師生喜愛有直接關系。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是農業(yè)科學類圖書和生物類圖書,這是學校重點采訪的圖書,直接與各學科專業(yè)掛鉤,二者合計占當年圖書入藏量的27.2%,加上相關專業(yè)類圖書,當年專業(yè)圖書入藏量也僅占總入藏量的47%左右,遠遠沒有達到專業(yè)圖書數量一般應占館藏數量的70%—75%的比例
[7]。因此,今后沈陽農業(yè)大學中文圖書的館藏結構要不斷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館藏狀態(tài)??茖W、準確的館藏結構分析,可以幫助采訪館員在學科信息資源采訪中對各學科信息資源的采訪比例、復本數量、經費使用等做出合理的分配和適度的調整,使各專業(yè)圖書采訪滿足“采全性高、準確性高、權威性高、特色性高”的“四高”原則。
4.4基于學科導向性的采訪策略
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基于學科導向性的采訪策略可以讓學科館員直接深入教學科研第一線,與重點學科的師生及學科帶頭人進行經常性的聯(lián)系與溝通,對重點學科的歷史沿革、當今學術熱點及前沿課題有較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他們掌握學科文獻的構成體系、品種配置、收藏范圍與收藏級別、復本數量等方面的情況,從而建立起圖書采訪工作與學科文獻建設工作之間的互動關系,保證圖書館重點學科文獻收藏的準確性、連續(xù)性、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對形成本校重點學科的特色館藏起到積極的作用。如:沈陽農業(yè)大學的園藝學、作物學、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獸醫(yī)學四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的“一流學科”建設,因此,圖書館應將采訪工作的重點放在這四個學科的資源體系建設中。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采訪館員和學科館員要負責建設“一流學科”及其下屬的二級學科,實時跟蹤“一流學科”教學科研進展,同時兼顧其他學科的資源建設,不斷滿足教學和科研需求,達到服務全校師生的科研工作的目標。
4.5基于滿足讀者需求的讀者決策采訪策略
4.5.1讀者被動決策采訪策略。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讀者決策采購(PDA),它是指由圖書館列出綱目購書或采選計劃,同時根據讀者的使用情況與實際需求,依據一定的標準或參數由讀者觸發(fā)、圖書館最終確認采購的采訪模式[8]。在這種采購模式下,讀者只能在一定的圖書預采范圍內進行選擇,沒有完全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思想,因此讀者是被動地參與圖書采訪工作。
4.5.2讀者主動決策采訪策略。這是指讀者不受任何約束,只需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意、靈活地向圖書館推薦要購入的文獻。除傳統(tǒng)的薦購方式(即在圖書館服務臺的讀者圖書薦購簿上進行登記)外,讀者主動決策采訪一方面可利用薦購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即時交流軟件來實現(xiàn)。①通過圖書薦購系統(tǒng)薦購。圖書薦購系統(tǒng)是為了方便讀者向圖書館推薦圖書而開發(fā)的軟件或平臺,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tǒng)的圖書薦購模塊。這是指將圖書薦購模塊嵌入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管理系統(tǒng)中,同時在圖書館OPAC平臺上為讀者提供資源推薦入口,讀者只需添加推薦的圖書書目信息并點擊薦購就可完成申請。采訪館員取得薦購信息后,首先進行圖書查重,其次決定是否訂購,最后再將處理信息及時反饋給讀者。二是圖書館主頁上的網絡薦購平臺鏈接。一些圖書供應商先后推出了方便圖書館讀者進行圖書薦購的網絡采選平臺,讀者通過點擊網絡薦購平臺鏈接就可以薦購圖書。如:湖北三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研發(fā)的“田田網”,是面向圖書館的中文圖書紙電同步平臺,其中的讀者薦購服務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讀者通過手機、電腦等多種終端,可隨時隨地向圖書館薦購圖書。②通過即時交流軟件薦購。即時交流軟件是通過即時通信技術以實現(xiàn)多人在線聊天、交流的軟件。圖書館采訪館員可以利用即時交流軟件建立QQ讀者薦購群、微信讀者交流群和圖書館微信平臺的薦書專欄,廣泛搜集廣大師生的薦購信息,并通過這些薦購渠道及時將處理結果反饋給讀者,使讀者真正參與到圖書采訪工作中來。
4.6基于學科資源“采訪團隊”多方協(xié)同的采訪策略
隨著學科化服務的深入開展,為了提高圖書采訪質量,圖書館也經常邀請和組織各院系專家和學生代表采選圖書,因此催生了學科資源“采訪團隊”多方協(xié)同的采訪策略?!安稍L團隊”由采訪館員、學科館員、學科專家和學生代表等組成,各方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團結協(xié)作,共同推進館藏資源建設。學科資源“采訪團隊”多方協(xié)同的采訪策略包括:①“采訪館員+學科專家”策略。在日常的專業(yè)圖書采訪工作中,采訪館員將學科圖書目錄發(fā)送給各院系的采訪聯(lián)絡人,由其向各院系專家征求意見,最后由采訪館員對各院系專家圈選的訂單進行統(tǒng)—整理并實施訂購。同時,采訪館員可以組織各院系教師每年參加一次或多次圖書現(xiàn)采會,使專業(yè)圖書采訪更具針對性,如從2007年開始,沈陽農業(yè)大學圖書館每年至少帶領各院系教師參加一次本地或異地的現(xiàn)采。②“采訪館員+學科專家+圖書采訪小組”策略。在“采訪館員+學科專家”采訪策略的基礎上,圖書館還可以成立“圖書采訪小組或委員會”,負責處理圖書采訪過程中遇到的重大決策問題,如價格昂貴的專業(yè)圖書或成套系列專業(yè)精品圖書是否采購等。③“采訪館員+學科館員+學科專家”策略。學科館員參與采訪與學科建設以及學科館藏的發(fā)展密不可分,負責對口專業(yè)的館藏建設是學科館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職責。利用學科館員加強與各院系專家、教師的聯(lián)系,了解教學、科研人員對專業(yè)圖書的需求,把握各專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可以使采訪的圖書更具有針對性。如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從2010年開始就組織學科館員參與圖書采訪工作。④“采訪館員+學科館員+學科專家+學生代表”策略。為提高采訪質量和讀者滿意度,采訪館員和學科館員還可以在各院系組建由教師和學生代表為主要參與人的選書團隊。
參考文獻:
[1]王大中.大學學科建設和專業(yè)結構調整的實踐和體會[J].中國大學教學,2002(11):7-9.
[2]田建國.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學科高峰[J].山東經濟戰(zhàn)略研究,2015(9):19-21.
[3]黃思玉.泛在知識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體系構建[J].圖書館學刊,2013(10):59-62.
[4]鐘建法.“核心出版社”采購的理論和方法[J].圖書館建設,2003(4):43-44,55.
[5]唐奇.“核心出版社”采購策略研究:以南開大學經管類圖書采購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5(11):104-108.
[6]朱軼婷.面向文獻建設需求的學科核心作者數據庫構建策略研究[J].圖書館,2015(5):79-82.
[7]唐文惠,潘彤聲.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與評價[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93.
[8]吳笑蘭.基于大數據分析的高校圖書館讀者決策采購優(yōu)化策略淺談[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12):133-134,136.
(編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