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貴斌
摘要:數學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骨干課程之一,其在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小學是學生認知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由于在該階段,學生思維方式正在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所以充分把握學生認知發(fā)展特點以及學科特點,為學生匹配相應的教學模式,才能更加高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簡單介紹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價值,并重點介紹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價值;培養(yǎng)路徑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應面向全體學生培養(yǎng)并提升其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品質,使學生充分融人數學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注重引導和發(fā)揮學生的數學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使其在多樣化的數學教學場景中更好地把握數理關系以及邏輯關系,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由此可見,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必須在數學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為其創(chuàng)設多元化、多層次的數學教學場景,并且聚焦于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只有這樣才能為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奠定堅實基礎。
一、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
小學階段是學生認知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并且是學生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化的關鍵時期。邏輯思維能力是個體成熟的重要標志,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是增強學習自主性的必要條件。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學生透過表面化、形象化的數學現象,深度解構其內在的數理關系以及邏輯,在提升數學思維品質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同時,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數學兼具工具性及理論性,只有通過多樣化的數學實踐活動才能不斷檢驗和驗證所學知識的有效性和適用性。比如在學習相關抽象定理以及數學公式時,通過逐步演算以及驗證,讓學生形成縝密的邏輯思維習慣,這是學生把握抽象思維邏輯點的核心所在,所以基于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為學習高階數學打好基礎。另外,在貫徹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要求教師重點關注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為學生匹配相應的教學資源,以構建更加高效的、交互性極強的小學數學課堂。
二、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路徑
(一)樹立生本理念,充分尊重個體差異實現因材施教
小學生在行為習慣以及認知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在設計邏輯思維能力課程的過程中,必須關注學生的認知差異,基于生本理念開展差異化教學以及分層次教學。讓全體學生都能從教學中獲得與自我認知能力相匹配的思考模式,并結合學生特點,不斷調整和優(yōu)化數學授課模式,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參與性和積極性。在“多邊形的面積”的教學過程中,可鼓勵學生展開聯想和自主思考,實現多路徑、多方式地思考問題,讓學生在思考中感受數學邏輯思維的發(fā)散性,突破傳統(tǒng)標準答案下的思維定式,促使學生能夠從各自視角加深對數學問題的理解,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實現因材施教。
(二)借助情景教學法,增強學生邏輯思維自覺性
小學生主要基于形象思維實現對數學問題的解讀,這是由其心理發(fā)展以及認知發(fā)展共同決定的,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中,需要由形象思維人手,借助多場景教學,增強學生邏輯思維自覺性。例如在“分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完成一個課后的小作業(yè)——收拾房間,引導學生在收拾房間過程中,建立必要的思維路徑,即功能決定位置,通過此類作業(yè)能夠提高學生觀察的細致程度,并逐步建立科學的邏輯思維路徑。另外在“加減法”的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手段,實現數學教學的動態(tài)化和可視化,比如可借助火柴棍的小游戲,讓學生從游戲中進一步領域加減法的要義,并利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充分感受邏輯思維的魅力,以此進一步增強學生邏輯思維自覺性,幫助學生探索日常情景背后的數學魅力。
(三)聚焦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
新課標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置于重要地位,數學核心素養(yǎng)指的是數學應用能力以及在解決數學問題中所體現出來的態(tài)度。由此可見,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需要將能力發(fā)展?jié)B透至數學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由于數學學科的特殊性,能力發(fā)展的核心在于邏輯思維訓練與應用,所以廣大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數學教學理念,為不同學段學生匹配相應的教學計劃以及評估機制,并引導學生開展學科間合作以及小組合作,讓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提升邏輯思維能力。以追及問題的小組討論為例,作為小學數學教學難點內容,學生在審題時容易陷入思維定式,導致其思考不全面造成丟分。因此教師可以此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針對追及問題展開討論,并明確小組成員以及組長的工作,通過小組協作,使學生能夠在小組內部實現思維碰撞,讓各個成員在討論中理解對方的邏輯出發(fā)點以及邏輯漏洞,并以此對自身邏輯進行完善。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充分把握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內容和價值,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融入邏輯思維能力訓練,讓學生都能在既定的目標計劃中選擇自己最喜愛的方式和形式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能力發(fā)展以及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邏輯思維習慣。
綜上所述,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骨干課程之一,在數學教學中聚焦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已經成為廣大教師的普遍共識,因此小學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邏輯思維能力給學生成長帶來的重要價值,同時還需樹立生本理念,充分尊重個體差異實現因材施教;借助情景教學法,增強學生邏輯思維自覺性以及聚焦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更加高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