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聽、說是基礎,讀、寫是目標。作為小學語文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寫作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樞紐。在長期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逐漸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寫作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缺乏真實情感。在寫作過程中,學生詞匯匱乏,中心思想千篇一律,更有甚者描述不具體,難以準確清楚表達出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因此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主動性
通過長期的教學,教師逐漸發(fā)現(xiàn)小學生在面對語文寫作時,詞匯表達不準確,注意力難以長時間的集中,因此通常存在語句不連貫,并且難以表達真情實感等問題。尤其是當教學過程平淡乏味枯燥無奇時,更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嚴重影響學生的寫作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進行引導性的趣味教學,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不僅可以保證學生的聽課效果,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與此同時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還可以構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感情。
一、 借助趣味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外因,學生是內(nèi)因。因此,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方法是尤其關鍵性的一步。俗語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像寫字一樣,如何握筆如何下筆是需要別人教導的,最終字寫的好壞是后天練習多少的差異。在授課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如何教會學生寫作,如何讓學生主動思考,方法掌握之后就可以獨立地進行寫作。趣味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育和學習方式,它從學生的心理情趣出發(fā),通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最大化地滿足每一個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創(chuàng)造欲和幸福欲,其教學過程輕松愉快,教學效果顯著,因此目前廣大教師的教學方式正在逐漸向此轉變。
寫作教學中的重點是讓學生學會觀察與表達,因此教師應在此方面進行引導。如在人物描寫,小嘎子和胖墩比賽摔跤過程,可以讓兩位學生角色扮演,其余學生即時觀察描述表演者的表情動作等并進行記錄,表演之后對學生的描述進行比較和具體修改,表揚學生的優(yōu)點,指正學生的不足,使學生養(yǎng)成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習慣。教師也可以適當?shù)乩铆h(huán)境因素,帶領學生親近自然、了解自然、贊美自然,體會第一場春雨后的萬物復蘇,感受清晨第一縷陽光的春意盎然。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將寫作換一種方式進行傳授,寓教于樂,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且切身實際的表演與描述會讓學生在寫作時印象深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 聯(lián)系生活實際,灌輸學生寫作技巧
教師在指導寫作技巧時,更要讓學生切身實際的體會使用技巧的重要性。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角度的描述是寫作中一個關鍵的技巧。例如在描述春天時,學生一般最先從視覺出發(fā),絢爛繽紛的花草,而當真正帶領學生感受過春天時會發(fā)現(xiàn),除去花草還有可愛的小動物,咚咚的流水聲,溫柔的春風等。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感受必然是不同的。最經(jīng)典的莫過于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倍嘟嵌瓤创挛?,就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美,而多角度觀察描述的同時也解決了學生寫作過程中千篇一律的問題。
在寫作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尤為重要,面對年紀尚小的學生,更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親身感受,開拓他們的視野,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再多的紙上談兵也不如切身體會,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三、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習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有助于語言與語感的形成。缺少足夠的閱讀與語言積累,讀和寫必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詞匯量必然是匱乏的,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時,也要注重幫助學生閱讀。課上授課時遇到精彩片段時可以讓學生大聲朗讀,課下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書籍,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通過讀或背將書上的語言轉為學生自己的積累,引入到寫作中,從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
另一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寫讀書筆記的習慣。筆記代表著思考,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讓學生在閱讀時記錄書或文章中經(jīng)典語句、精彩片段等,通過反復吟誦或背誦記憶在腦海中,長期積累后寫作時的靈感就會源源不斷的涌向筆端。詞匯量越多,描寫越細膩,表達也會越加清晰,學生作文的水平與質量也會更高。例如定期舉行讀書會、閱讀比賽等,交流讀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精彩片段,體會其寫作技巧。
四、 評價與修改
一篇好的作文需要長期的學習與積累,這與個人的基礎有關。教師在審閱學生的作文時對學生的評價需要因人而異,不能“一棒子打死”。教師可以嚴格要求基礎較好的學生,同時也要鼓勵基礎薄弱的學生敢于寫作,增加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有寫作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主動性,這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每個人第一次就可以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一篇普通作文經(jīng)過修改一定會成為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作為寫作中的關鍵一環(huán),在修改文章的過程中,教師更需要與學生密切交流,引導學生如何自主的修改作文,指導學生如何將語言變得書面化的同時潤色文章,這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五、 結語
寫作教學是當代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難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探索與總結經(jīng)驗,尋求寫作教學中的新方法與思路,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投入多、見效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呂火良.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速讀,2016(5):130.
[2]王雪.談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方法[J].赤子,2017(12):94.
作者簡介:
張魁,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雙城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