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蕓
摘要:晚期浪漫主義“死亡”主題音樂相較于前期展現出更多哲學思辨性,音樂對死亡內涵展開深入哲理化的思考。本文以三首運用末日經《憤怒的日子》(Dies Irae)曲調的作品,即圣桑《骷髏之舞》、馬勒《第二交響曲》、拉赫瑪尼諾夫《死亡島》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同一個曲調、同一個主題在不同人手中表達方式,探尋作曲家對死亡的哲學思考以及晚期浪漫主義“死亡”主題音樂的內涵。
關鍵詞:“死亡”音樂? ?憤怒的日子? ?晚期浪漫主義
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1-0003-03
19世紀末的西方音樂家們的創(chuàng)作深受當代哲學的影響,不約而同的在作品中用末日經《憤怒的日子》旋律強化“死亡”主題。例如:馬勒《第二復活交響曲》《亡兒之歌》、圣?!恩俭t之舞》、理查德·施特勞斯《死與凈化》、拉赫瑪尼諾夫《升c小調前奏曲》等。由此,筆者展開討論:為什么同一個曲調、主題在不同作品中的差距如此顯著?這一已經被語義化的象征著“死亡”的主題音調背后又蘊藏了作曲家對死亡的何種思考?
一、前人研究現狀
對于“死亡”主題的作品研究,已有一部分碩士論文研究。例如:朱連理《從馬勒的交響作品看西方音樂中的“死亡”母題》①一文,通過對馬勒的人物分析與交響樂創(chuàng)作技法分析,提煉總結出“死亡”母題在西方音樂中的成因、內涵的歷史變遷以及藝術表現。
再如,李靜思《死亡主題在浪漫主義時期,音樂作品中的表現——以三部作品為例》②一文,通過解讀威爾第、勃拉姆斯、李斯特三人“死亡”主題作品的表現手法,分析浪漫主義時期“死亡”主題音樂的獨特特征與人文關懷。還有幾篇涉及“死亡”主題的碩士論文,但相較而言,其核心內容基本以以上兩篇表述為主,故不在此贅述。
除碩士論文外,也有一些期刊論文針對具體作品展開分析或歸納總結時代特征。本文在以上研究基礎上,選取晚期浪漫主義為研究的時間范圍,通過分析三首運用末日經《憤怒的日子》(Dies Irae)曲調作品的表達方式,嘗試分析晚期浪漫主義“死亡”主題的內涵。
二、“死亡音調”的多種表達
筆者選擇三首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分析其表達方式,以下將展開具體分析。
(一)魔鬼戲謔式——圣?!恩俭t之舞》
圣桑嚴格來說不算是晚期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但其《骷髏之舞》的作品中的死亡表現卻預示了之后死亡主題內涵的轉變。這首作品完成于1874年,圣桑在作品中部部分(173-205小節(jié))使用了末日經《憤怒的日子》(Dies Irae)的曲調,具體使用情況如譜例1。
譜例1③:
圣桑用“死亡音調”描繪了死神在墓地里為一群骷髏拉小提琴的“派對”場景。從骷髏之舞的藍本——法國詩人亨利· 扎里斯的詩看,“暗處閃忽著骷髏的白色身影,他們裹著寬大的壽衣狂奔亂跳,個個驚聲尖叫”?!恩俭t之舞》的故事是一個鬼神擬人化的故事,在這個故事里魔鬼會和人一樣舞蹈,在夜里狂奔,魔鬼在圣桑的筆下仿佛變得頑皮可愛了起來。“死亡”這個主題在《骷髏之舞》中變得幽默戲謔,死神敲著基石,骷髏跟著節(jié)拍起舞,這一場骷髏舞會,從深夜跳至黎明。
這樣敘述魔鬼與死亡非常的不嚴肅,陰陽怪氣的調子反而使得氣氛變得輕松?!恩俭t之舞》的題材不嚴格受限于民俗或任何社會或者道德信息,所以藝術家在演繹這一主題時更多是自己對這一主題的解讀與思考。而圣桑用這種表現方式傳遞給我們一個訊息:“如果魔鬼做著與我們一樣的事,開著和我們一樣的玩笑,我們還會懼怕這樣的死亡嗎?”圣桑希望通過此表達出對于死神非神的“無神論”傾訴。
(二)壓抑逼迫式——馬勒《第二(復活)交響曲》
如果說圣桑的死神是戲謔頑皮的瘋小孩式表達,那么馬勒的死神則是壓抑難耐的病態(tài)自身的化身。童年過分的不幸使他過早地產生了對死亡的敏感或所謂的“強迫意識”,而“死亡”與“歡樂”這對矛盾可以相安無事的安放于馬勒的思想中,仿佛是馬勒的兩個人格。
《第二復活交響曲》創(chuàng)作于1894年。馬勒曾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上說:“這部交響曲我要埋葬的是第一交響曲的主人公……而我的答案就在第五樂章。”第一樂章“死亡的勝利”,其中蘊含著對生存還是死亡的深層思考——“為什么要活著?”“為什么要受苦:生活難道只是一個可怕的笑話?”④馬勒在第五樂章給出了回答,人的死而復生。
馬勒《第二交響曲》中“死亡音調”的運用具體體現在第一、第三和第五樂章,對此有碩士論文做出詳細分析⑤,故此挑選出第五樂章中的一例說明,詳見譜例2。
譜例2⑥:
馬勒曾在給愛爾瑪信中,對《第二交響曲》有一段具體的描述:“地動山搖,墓穴全部裂開,死神都站起身,漫山遍野地魚貫加入行進之列?!蘼曈鷣碛撸闭鹛祀H——我們的感官棄我們而去;意識隨著永恒圣靈之逼臨而消殞?!?/p>
這段話體現了馬勒運用“死亡音調”所希望達到的效果。在這里,“死亡音調”依舊是表現死神,但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死神不是人,他的力量所有人都不可抗拒,不論相信與否,人終將走向死亡。他的創(chuàng)作,從一開始就來自死亡之美的誘惑,在他34歲完成《第二交響曲》的時候,就已經認定了死即生這樣的意境。
(三)沉悶悲劇式——拉赫瑪尼諾夫《死亡島》
19 世紀末的俄羅斯正處在一個動蕩的過渡時期。在面對動蕩的社會、迷茫的前途以及破碎的家庭時,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常常表現出一種“悲劇性”氣息。拉赫瑪尼諾夫的大部分作品都運用了末日經《憤怒的日子》的主題,例如:《第一交響曲》、交響詩《死亡島》、晚期作品《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及絕筆之作《交響舞曲》⑦等。
交響詩《死亡島》是拉赫旅居德累斯頓時期的作品。在看到瑞裔德籍象征主義畫家阿諾德·勃克林(Arnold Bocklin 1827-1901)極享盛名的一幅油畫《死亡島》(Die Toteninsel)后,拉赫感受到了來自死亡的冷峻、靜穆,于是創(chuàng)作了交響詩《死亡島》。
這首作品對于“死亡音調”的運用在描寫海的弱音響中,由單簧管和大管在低音區(qū)陰郁地奏出《憤怒的日子》的主題,詳見譜例3。
譜例3⑧:
拉赫瑪尼諾夫在曲中反復運用“死亡音調”的旋律骨干音,表現出沉悶的氣氛和壓抑的痛苦,但壓抑的苦悶和悲劇性的體驗過后,更多的則是深邃的思索。在逐漸激烈的音調中,人們認識了死亡沉重而肅穆的美。正如同悲劇一般,悲劇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但不是為了喚醒人們心中的痛苦,而是希望人們能更加正面、嚴肅的對待這些問題。拉赫瑪尼諾夫希望帶給聽眾的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與對死神的敬畏,而是人對死亡的思考。
三、“人終將走向死亡”——死亡主題的內涵
19世紀的歐洲,正值社會變革的重要階段,社會政權動蕩、經濟危機、人心惶惶。而在此時出現了這樣一群“世紀?、帷被颊?,他們孤獨、憂郁,與現實世界格格不入,他們在現實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快樂的源泉,找不到生存的意義。
在這樣的時代下,“死亡”這個由來已久的話題在文學界、藝術界再一次掀起高潮熱議。并且相較于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它有了新的內涵與新的表達。褪去“神性”關照的尼采高呼著“上帝死了”,被上帝照耀著的人們卻身處絕望,無法得到救贖,人們逐漸意識到“人終將走向死亡”?,F代后現代的死亡主題直指人本身,人的存在。
三位作曲家同用“死亡音調”,表達了不同的思考。圣桑用戲謔玩笑的口吻刻畫了一個與我們一樣的“活生生”的死神,他帶領我們重新認識了魔鬼與死亡,重新看待死亡。而馬勒則在死神的壓迫與緊逼中最終爆發(fā)、怒吼的發(fā)出“復活”的音調,引發(fā)我們由死而生的思考。拉赫瑪尼諾夫則在死亡的靜穆中走進“死亡”,煥發(fā)出死亡的悲劇之美,讓我們鄭重而嚴肅的思考與面對死亡。
晚期浪漫主義死亡主題音樂更加具有哲理性,在脫離“神性”庇佑下的人們如何真正救贖自己,成為了人們思索問題的關鍵。而人最無法拒絕的是直面死亡,在面向死亡時人們看到了死亡的對立面——人自身的存在。音樂就在對死亡內涵不斷深入哲理化的思考中,叩問人存在于世的意義。
注釋:
①朱連理:《從馬勒的交響作品看西方音樂中的“死亡”母題》,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②李靜思:《“死亡”主題在浪漫主義時期音樂作品中的表現——以三部作品為例》,西安:西安音樂學院,2014年。
③譜例轉引自尹婷:《圣·桑<骷髏之舞>音樂分析》,《藝術教育》,2016年第3期。
④閆威:《憤怒的日子及其在浪漫主義時期的世俗流變》,沈陽:沈陽音樂學院,2015年,第22頁。
⑤閆威:《憤怒的日子及其在浪漫主義時期的世俗流變》,沈陽:沈陽音樂學院,2015年。
⑥譜例轉引自閆威:《憤怒的日子及其在浪漫主義時期的世俗流變》,沈陽:沈陽音樂學院,2015年。
⑦趙馨:《論拉赫瑪尼諾夫音樂中的“死亡”主題》,《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0年第3期。
⑧譜例轉引自高嵩:《拉赫瑪尼諾夫交響詩“死亡島”悲劇性探究》,《臨沂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
⑨“人有時會覺得頭發(fā)倒豎。老百姓說那是死神從你頭頂經過,但從我頭頂經過的并不是死神。那是世紀病,或者這個姑娘本身就是世紀病。而正是她,臉色蒼白,面帶嘲諷,還帶著那副沙啞的嗓子,走到酒館盡頭的我的面前坐下來?!薄娙兑粋€世紀兒的懺悔》。
參考文獻:
[1]李秀軍.西方音樂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
[2]趙馨.論拉赫瑪尼諾夫音樂中的“死亡”主題[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0,(03).
[3]李晶.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對死亡主題的藝術性表現[J].音樂創(chuàng)作,2013,(03).
[4]李秀軍.國際國內對馬勒研究的歷史與現狀的回顧[J].中國音樂,2001,(02).
[5]李晶.思索死亡的漫漫歷程——從另一個視角認識西方音樂[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