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學文
摘 要:對于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而言,學習初中數學一時之間會難以適應,甚至有些學生開始對數學產生畏難情緒,對數學逐漸失去興趣。小學數學學習的內容比較簡單,計算量也較小,而初中數學的內容開始變得愈加復雜,計算量也開始變大。所以讓學生一下子從小學數學過渡到初中數學,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為了調動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對數學的興趣,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提出問題的方法來展開教學。這樣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到數學課堂上來。
關鍵詞:情景教學;初中數學;有效性;策略
情景教學法就是旨在于讓學生置于一個情景中,并從這個情景中引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從而慢慢地過渡到教學中。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一個認知發(fā)展特點,也能鍛煉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使得他們積極開動腦筋,帶著問題去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然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在應用情景教學法時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課堂效果。教師只有加強對情景教學法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將其應用到教學中。
一、情景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缺乏深入而系統(tǒng)的研究
由于一直以來我國的教育都屬于應試教育,所以教師的教學思想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上還是偏向于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展開教學,所以教師就缺少這個時間和熱情去研究情景教學法。再加上情景教學法應用在我國教育教學的時間還不算久,很多教師都對其認識不夠,以為情景教學只是一種虛有其表的事情。此外,數學本身就是一門理科學科,充滿了嚴謹性和抽象性。所以很多教師會覺得使用情景教學法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學生的注意力都被各種形式的情景教學所占領。正是因為教師有著這樣的思想,才導致沒有人去仔細地深入研究情景教學。
(二)沒有形成相對成熟的教學模式
在我國,對于情景教學法并沒有相關的明確規(guī)定,這就容易導致教師在使用情景教學法展開教學時缺少一定的指導,不利于教師進行備課工作,也不利于教師更好地將情景教學法應用到數學課堂上。除此之外,由于情景教學法在我國的發(fā)展時間較短,所以國內也不能為數學教師提供可以借鑒的情景教學法案例。這些因素的存在會增加教師在數學課堂上使用情景教學法的困難,最終使得教師沒有足夠的信心在數學課堂上使用情景教學法。
(三)矯枉過正偏離原有的教學目的
一些教師對情景教學存有一定的誤解,所以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會設置各種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的做法確實是可以讓學生積極投入到數學課堂上,但是吸引他們的不是數學知識,而是各種教學形式。這就會造成本末倒置,本來應該占據主體地位的教學內容,卻被作為輔導作用而存在的教學形式所代替。那么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真正學到的數學知識沒有多少,懂得的卻只有各種各樣的教學形式。
二、情景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的應用策略
(一)根據學生認知水平靈活設置問題
教師在利用情景教學法展開教學時,應該根據班上學生的具體學情來展開。在一個班級中,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當然,他們每個人之間的數學基礎和水平也不一樣。而情景教學法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學生在更好地中學習數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設置情景教學,進行問題的設問。這樣才能讓全班的學生都積極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參與討論,在課堂上形成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
(二)結合數學典故進行情景教學
對于初中數學而言,其涉及的數學知識比較復雜,而且其中涉及的計算量也比較大。再加上數學學科本身具備的嚴謹性和抽象性的學科特點,所以相對于其他文科學科而言,數學課堂難免會枯燥一點。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結合數學典故進行情景教學,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知道數學學科中也是蘊含著有趣的數學知識的,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到“有理數乘方”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經典的情景來展開教學:以前,一個大臣和國王進行象棋比賽。國王答應大臣如果贏了,就給他賞賜大米。具體的賞賜形式是這樣的:在象棋的第一個格子放上一粒大米,在第二個格子上放上兩粒大米,第三個格子上放上四粒大米……以此類推,前后格子的大米數量達一倍之差。假如你是大臣的話,你贏了國王,將會得到多少粒大米呢?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就會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從而積極思考,教師便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慢慢地過渡到教學中去。
伴隨著教育的改革,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更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而情景教學法正是滿足了這一點。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應用情景教學法,不僅是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數學學科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所以教師應該針對目前情景教學法存在的問題,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來解決,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數學學科。
參考文獻:
[1]玉孔總.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策略探微[J].中學教學參考,2012(13):90-91.
[2]司明義.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微[J].甘肅教育,2015(4):49.
[3]施俊芳.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實施策略探微[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