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妮
【摘 要】語言學習與思維能力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為此,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對于語言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為例,探討從閱讀的三個時間——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開展有效的活動來開啟、發(fā)展、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品質(zhì);品質(zhì)培養(yǎng)
2014年,我國教育部正式印發(fā)了《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其中提到了“核心素養(yǎng)”。作為一線教師,應該著重深究如何讓核心素養(yǎng)指導、引領學科教學,彰顯學科教學中的育人價值,使之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使“教學”升華為“教育”。
思維品質(zhì)是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因素,沒有良好的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思維方式,語言能力就得不到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教科版廣州小學英語教材從四年級開始雙數(shù)課便是篇章式的閱讀短文。本文將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為切入點,探究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一、閱讀前(Pre-reading):巧妙導入,開啟學生的思維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導入的目的是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為語篇的閱讀做好鋪墊。導入的方法很多,教師可以根據(jù)閱讀文本的特點、教學的重難點、學生的基礎來選擇和應用,還可以將不同的導入方法合并使用,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如“free talk”“sing and chant”“brainstorm”“l(fā)ook and answer”等等。
如教科版廣州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6 See you at the party一課,在閱讀前的導入活動中,教師可以出示課文圖片,讓學生進行簡單的預測:What will Xiaoling and her friends do this weekend? Will they have fun?。學生預測后,教師引入新課:This Saturday is a special day. Its one of the childrens birthday!Lets listen whose birthday it is?。
又如繪本There Should Be Some Rules,閱讀教學前,教師可用提問方式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開啟學生的思維:To keep safety, we have so many rules around our life. Can you say some rules at our school / in the library / in the zoo?。學生說出了很多規(guī)則。這時教師詢問學生是否喜歡這些規(guī)則。有部分學生答:Yes.。也有部分學生答:No, I hate the rules. Theyre terrible.。教師接著說:Some of us like rules, and some of us dont like them. Ben is a ten years old boy. The teacher often tells Ben dont do this and dont do that. Ben hate it. One day, he has a dream. What will happen in his dream? Lets listen.。最后這個問題,給學生設置了懸念,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們期待著繪本內(nèi)容能與自己的預測相符。后面的閱讀活動也就能順利開展了。
二、閱讀中(While-reading):多元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在閱讀前的鋪墊下,閱讀中的活動才能得以順利開展。閱讀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設計多元的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從形象思維過渡到邏輯思維。
(一)巧用語篇插圖,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小學階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語篇中的插圖與語篇內(nèi)容相關且直觀有趣,最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巧妙使用語篇插圖幫助學生獲取語篇信息,這樣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預測能力。
如教科版廣州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6 At the weekend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建構文本。這樣,本課的課文學習也就不難了,尤其對于成績處于中下層的學生,可以降低其學習的難度,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同時也能豐富他們的形象思維。
(二)善用思維導圖,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思維導圖是將文本的知識點串聯(lián)成一幅知識網(wǎng)絡圖(吉桂鳳,2012)。它利用文本中的關鍵詞句、圖像、圖片等將各級主題的關系,以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它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思考和解決文本相關的問題。利用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前提下,抓住文本重點內(nèi)容并進行課文復述。復述是語言的初步輸出。因此,善用思維導圖,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教科版廣州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8 Bens first trip to Beijing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思維導圖為支架,理清文本脈絡。文本內(nèi)容圍繞Ben的北京旅行展開,著重談論了旅行的時間、地點、活動、交通工具等。教師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確定思維導圖的核心內(nèi)容及四個分支,并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找出答案并補充思維導圖的各個分支,完善思維導圖。
隨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借助結構清晰的思維導圖,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嘗試通過關鍵詞復述文本。
三、閱讀后(Post-reading):以讀促寫,拓展學生的思維
閱讀后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運用語言來做事情,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來設計富有思維含量的讀后活動,如續(xù)寫故事、改寫故事或?qū)懗鲎约旱南嚓P事情等,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得以提升。
如上文提到的文本Ben的北京之旅在完成思維導圖復述課文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繪制一個思維導圖來介紹自己的五一假期旅行計劃。
又如,在教科版廣州版英語五年級下冊Mould 1 Seasons的閱讀教學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文本總結出寫季節(jié)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寫,并用思維導圖呈現(xiàn)。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完成思維導圖的各個分支,最后再根據(jù)導圖寫出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
再如在教學繪本There Should Be Some Rules時,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活動下閱讀了Ben不喜歡規(guī)則,于是他做了一個夢,在夢中的四個場景:教室、電影院、動物園、街道在沒有任何規(guī)則的情況下,發(fā)生了一些令Ben沮喪、害怕或生氣的事情,從而說明生活中還是需要一些規(guī)則的,所謂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并續(xù)寫:有了規(guī)矩之后的這四個場景又是怎樣的景象,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然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大膽發(fā)揮想象:想象你夢想中的學校的樣子,它有什么規(guī)則嗎?這時,學生腦洞大開,呈現(xiàn)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有的像Ben一樣不喜歡規(guī)則,有的覺得有規(guī)則才能更自在。這樣的以讀促寫的活動,讓學生有興趣寫,也有話可寫,也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結語
英語課程的學習不僅是語言學習的過程,更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提升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過程。而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是建立在教學活動基礎之上的。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需要在閱讀的各個階段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來開發(fā)學生思維的內(nèi)在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高英語課堂效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尚梅林.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科學論壇,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