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歸屬感是影響學生生活與學習的重要元素,學生對學校歸屬感的強弱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心理成長。當前,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與轉型,外來務工人員流動較為頻繁,學校的外來生占比逐漸增大,教師采取何種策略實現(xiàn)外來生的學校歸屬感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從筆者教學經驗出發(fā),從四個方面探究如何實現(xiàn)外來生的學校歸屬感。
關鍵詞:初中教學;外來生;學校歸屬感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校的外來生越來越多,外來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學校歸屬感問題日益突顯。為此,我們以“外來生學校歸屬感問題及對策研究”為課題展開研究,并成功被立項為福建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課題。我們通過營造如家的班級氛圍,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聯(lián)合促進學生成長,力求強化外來生與學校、教師及同伴的良好互動,在集體融入過程中增強外來生的主人翁責任感。
一、 精心營造如家的班級氛圍
外來生大多來自外鄉(xiāng),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很容易產生不適感,難以融入班集體中,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注重營造班級如家的氛圍,通過加強班級文化建設,開展課外活動等讓外來生在輕松良好的班集體里有歸屬感。
首先,教師要在“生本理念”的引領下創(chuàng)造溫馨的氛圍,比如,通過開展黑板報開辟專欄宣傳班級如家的理念,利用主題班會向學生滲透集體主義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其次,教師可以通過改進教學管理方法,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淡化外來生的概念,消除本地生與外地生之間的隔閡,調動班級氛圍的前提下減輕外來生的自卑感,讓他們能夠愉快地融入本地的教育環(huán)境中。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集體課外活動,通過布置任務,讓學生分小組完成,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培養(yǎng)學生的歸屬感。
二、 努力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培養(yǎng)學生歸屬感的重要途徑。在現(xiàn)代教育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讓學生更加信任依賴教師,讓學生對學校形成積極情感,促使學生在學校有良好的適應,逐漸產生歸屬感。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不僅對培養(yǎng)學生歸屬感有重要影響,對實際教學效果也起到關鍵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能夠尊重和關心外來生,關愛和了解外來生,欣賞和信任外來生,以平等民主的教育態(tài)度促進師生良好關系。
以關愛和了解外來生為例,教師要認真分析每一位外來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前提下為管理學生奠定基礎。比如,針對每一位學生建立個人檔案,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挖掘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點開展教學管理,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獲得自信。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多關心和幫助他們,比如,天氣轉涼了,提醒學生多添衣,生病了慰問,在互動中增進了解,加深師生感情。
三、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學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期的邊緣階段,加上環(huán)境的變化,很多外來生存在課堂上跟不上課,環(huán)境不適應等多方面的問題,在長久壓力下很多學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表現(xiàn)較為明顯的是自卑心理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分析外來生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給出正確的指導,不斷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比如,我們班里的小穎同學,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上初中后轉學到我校。初來乍到,小穎與親近的小伙伴分離兩地,環(huán)境的陌生感時常讓她感到不安,總是對人懷有戒備心理,不善言談,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自以為同學不喜歡她,上課經常發(fā)呆。我在家長處了解到,小穎在原來學校學習一直名列前茅,性格活潑開朗。針對這種情況,我跟小穎談心,在心理方面疏導她,才明白原來她的普通話不標準,同學經常聽不懂,英語課堂上也不會讀課文,學習壓力很大。我利用小穎寫作能力強的優(yōu)勢鼓勵她參加寫作比賽,還與語文老師、英語老師溝通給她“開小灶”,由于學習基礎較好,小穎很快就跟上了教學進度,也逐漸樂于融入班級活動,學校歸屬感也增強了。
四、 家校聯(lián)合促進學生成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學生有重要的啟蒙作用。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外來生的父母大部分都是因為打工將孩子帶在身邊,他們或每天忙于生計無法顧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更妄論關心孩子的心理變化。教師應該及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除了對子女的情感上施以關愛外還要能及時與學校取得聯(lián)系,了解子女的情況,家校互相合作共同促進外來生更好地融入學校集體生活中。
比如,我校通過《家校聯(lián)系手冊》引導家長關注孩子在校情況,填寫反饋在家情況,建立班級家長微信群,緊急重要事情電話及時聯(lián)系,周三固定為家長開放日,班主任定期家訪,多種途徑家校聯(lián)合互動,共同陪伴外來生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對外來生學校歸屬感的培養(yǎng)不僅是提升學校教學質量的要求,更是培養(yǎng)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的必要途徑,教師要能夠轉變傳統(tǒng)思想,通過營造如家氛圍、建立良好關系、開展心理教育和注重家校聯(lián)合等四個方面促進外來生建立學校歸屬感。
參考文獻:
[1]包克冰,徐琴美.學校歸屬感與學生發(fā)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學探新,2006(2):51-54.
[2]謝玉蘭,陽澤.影響中學生學校歸屬感的因素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2(11):43-46.
作者簡介:
吳榮榮,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晉江市新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