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香
[摘要] 目的 觀察宮頸癌篩查管理中網絡信息化平臺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該院進行宮頸癌篩查的80名已婚女性作為對照組,選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進行宮頸癌篩查的另外80名已婚女性作為研究組,對照組未實施網絡信息化平臺,研究組實施網絡信息化平臺,對兩組篩查結果展開比較。結果 研究組的受檢率、活檢與病理診斷符合率高于對照組,其陰道鏡檢查后的活檢率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宮頸癌、宮頸上皮內瘤變的檢出率、治療率進行比較,研究組略高于對照組,但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宮頸癌篩查管理中實施網絡信息化平臺對提高篩查管理效率和疾病檢出率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借鑒和全面推廣普及。
[關鍵詞] 宮頸癌篩查;網絡信息化平臺;管理效率;疾病檢出率
[中圖分類號] R737.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2(b)-0166-02
宮頸癌作為女性群體十分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其屬于全球性疾病。對于好發(fā)年齡段的宮頸癌婦女,定期組織其進行篩查,對宮頸癌、宮頸上皮內瘤變(CIN)進行確診,并及時采取規(guī)范化的治療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發(fā)病率和病死率。相關研究曾指出[1],宮頸癌普查項目執(zhí)行和落實后,我國宮頸癌的死亡率相比于之前降低明顯。目前臨床主要通過HPV檢測、陰道鏡檢測以及巴氏細胞學等方法篩查宮頸癌,但因為不同地區(qū)的醫(yī)療水平各有差異,多數基層醫(yī)院依賴的是陰道鏡和巴氏細胞學,而這會相應地降低宮頸癌的檢出率。如何在當前現有的醫(yī)療條件和資源下促使宮頸癌檢出率進一步提高,是臨床方面和研究學者重點需要探討的問題。而網絡信息化平臺的提出和運用,為臨床篩查宮頸癌帶來了新的選擇。該文2015年6月—2017年9月選取網絡信息化平臺實施前的宮頸癌篩查80名已婚女性和實施后的宮頸癌篩查80名已婚女性進行比較,現進行以下分析和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該院進行宮頸癌篩查的80名已婚女性作為對照組,患者最小年齡21歲,最大年齡73歲,平均(49.86±5.27)歲;選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進行宮頸癌篩查的另外80名已婚女性作為研究組,患者最小年齡23歲,最大年齡74歲,平均(50.14±5.06)歲。兩組受試者均具有清晰的意識,不存在子宮切除史、妊娠史、盆腔放療史、其他禁忌證。在一般資料對比上,組間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展開該次比較。
1.2 方法
①篩查方法包括電子陰道鏡檢測、病理活檢、巴氏細胞穴、液基細胞學、HPV檢測等。②宮頸癌篩查中網絡信息化平臺的具體應用方法:在患者就診以后主管醫(yī)師需要及時向宮頸癌篩查網絡信息平臺中上傳其病歷資料和全部篩查結果,以便其他得到信息平臺授權的醫(yī)師可及時查閱患者的信息,并盡快提出針對性建議。網絡信息化平臺需要設定專門負責的質控醫(yī)師,其主要職責是再次復核診斷經信息平臺篩查患者的所有篩查結果,防止發(fā)生誤診或漏診情況。質控醫(yī)師在完成再次復核后需要向主管醫(yī)師告知復核結果,主管醫(yī)師以質控醫(yī)師反饋的復核結果作為依據,再次審查患者,對于結果顯示為陽性者,需要通知其再次進行復診或前往更加權威的上級醫(yī)院進行轉診治療。③以篩查結果為依據,制定科學合理的處理措施:針對CIN I級、II級、III級等宮頸癌前病變患者或確診為浸潤性宮頸癌的患者,需要立即告知患者接受規(guī)范化、專業(yè)性的臨床治療,盡可能避免發(fā)生宮頸癌。針對已經確診為宮頸癌的患者,可通過LEEP刀手術進行治療,術前手術醫(yī)師需要仔細回顧患者的篩查資料,尤其是對于電子陰道鏡檢查確診的患者,需要對環(huán)切的深度、范圍進行明確,結束手術后主治醫(yī)師需要盡快完善患者病歷,對手術過程進行填寫,并對后期復診時間進行設置。主治醫(yī)師需要將上述治療信息及時向網絡信息化平臺上傳,方便其他醫(yī)師參考和借鑒。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受檢率、陰道鏡檢查后的活檢率、活檢與病理診斷符合率、宮頸癌、宮頸上皮內流變的檢出率、治療率進行計算,且組間需要進行統計比較。
1.4 統計方法
全部相關數據均借助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所有觀察指標均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受檢率、活檢率、活檢與病理診斷符合率
研究組的受檢率、活檢與病理診斷符合率均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其陰道鏡檢查后的活檢率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活檢后宮頸癌、癌前病變的檢出率及治療率
研究組活檢后的宮頸癌、癌前病變檢出率及治療率與對照組相比,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宮頸癌與宮頸癌前病變均是臨床婦科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特別是宮頸癌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威脅廣大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一殺手[2]。隨著近年來醫(yī)學科技和篩查技術的不斷完善與發(fā)展,目前臨床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診治宮頸癌的能力,通過宮頸癌篩查,可盡早發(fā)現和確診患者的病情,并在最佳治療時間內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提高宮頸癌的治愈率,同時達到及時防治宮頸癌前病變的目的[3]。
網絡信息平臺應用于宮頸癌篩查工作中,可促使宮頸癌篩查人群的積極主動性得到顯著性提高,并可幫助更多的授權醫(yī)師借助平臺對患者篩查結果進行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可以充分明確陰道鏡檢查結果,以免患者出現重復檢查的情況,幫助其減輕精神負擔和經濟壓力,并為其提供就診便利性,避免醫(yī)師和患者浪費不必要的檢查時間。除此之外,通過網絡信息化平臺,患者自身也可以更快速地獲知檢查結果,切實提高其對臨床檢查工作效率的滿意度和認可度[4]。
網絡信息化平臺在應用過程中通過安排質控醫(yī)師負責二級質控復審患者的篩查結果,并將信息及時反饋給主管醫(yī)師,可對需要進一步活檢的人員加以確定,避免不必要活檢的患者接受活檢,這不僅可以幫助患者減輕身心痛苦,還能降低漏檢發(fā)生率,使活檢和病理診斷結果的符合率得到明顯提高[5]。
相關研究發(fā)現[6],在宮頸癌篩查中應用網絡信息化平臺,可顯著提升篩查人群中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的檢出率,進而顯著提升宮頸癌前病變患者的治療率。這亦充分證實,網絡信息化平臺對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的篩檢、治療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鑒于資源條件的影響和限制,基層醫(yī)院宮頸癌篩查手段比較有限,多以電子陰道鏡和巴氏細胞學為主,應用網絡信息化平臺以后,宮頸癌篩查結果的質控管理較之前明顯加強,即使是基層醫(yī)院的醫(yī)師也可通過這種方式促使自身的專業(yè)業(yè)務水平、診治能力明顯提升,同時對目前較前沿、尖端的科技進行了解,降低篩查工作中誤診、漏診發(fā)生危險??梢哉f,在基層醫(yī)院醫(yī)療條件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網絡信息化平臺依然可顯著提高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檢出率[7-8]。
該次實驗得到如下結果,研究組的受檢率、活檢與病理診斷符合率高于對照組,其陰道鏡檢查后的活檢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宮頸癌、宮頸上皮內瘤變的檢出率、治療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宮頸癌篩查管理中實施網絡信息化平臺可為患者就診提供方便,改善篩查質量,確?;颊弑M早得到規(guī)范化的治療,其對提高篩查管理效率和疾病檢出率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借鑒和全面推廣普及。
[參考文獻]
[1] 黃華勇,彭學鳴,周萍,等.宮頸癌前病變患者電子檔案的建立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討[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8, 32(5):32-35.
[2] 趙利利.網絡信息化平臺在宮頸癌篩查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8,15(10):151-152.
[3] 吉秋進,徐慧,劉小琴.網絡信息平臺的延續(xù)護理在中晚期宮頸癌患者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90):263,275.
[4] 李賽娟.網絡信息化平臺在女性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7,25(7):181-183.
[5] 湯永華,張祥榮.基于信息平臺支撐下的宮頸疾病防治雙向轉診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34):54-55.
[6] 周文婧,陳英,黃文英,等.基于信息隨訪平臺的延續(xù)護理在宮頸癌PICC帶管出院患者中的應用[J].蛇志,2016,28(3):359-360.
[7] 任祥芳,郁慧敏.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應用[J].中國校醫(yī),2015,29(1):55-56.
[8] 陳秀娟,黃光梅,張雪麗,等.網絡信息化平臺在宮頸癌篩查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172-174.
(收稿日期:2018-11-18)